第一章 商务环境 1
1.1 引言 3
1.2 三个引据示例 3
1.2.1 购买生日礼物 3
第一部分 3
1.2.2 发送会谈备忘录 4
1.2.3 小企业的使用者 5
1.3 人与信息技术 7
1.4 企业的管理者 7
1.5 竞争 8
1.6 速度/时间就是市场 11
1.6.1 财务服务 12
1.6.2 实例:时装工业 12
1.8 客户服务 13
1.8.1 实例:国内保险 13
1.7 质量 13
1.6.3 实例:办公用品公司 13
1.8.2 汽车售后市场 14
1.9 生产率的提高 14
第二章 组织与文化的变化 15
2.1 从缩小规模到合理化 15
2.2 商务流程重组 16
2.3 什么是商务流程重组 16
2.5 信息技术与授权 18
2.4 文化变革 18
2.6 商务流程重组在何处失败 19
2.7 商务流程重组在欧洲 20
2.8 口号或策略 20
第三章 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的影响 22
3.1 背景 22
3.2 有效地改善 22
3.2.1 实例--Hawker Siddeley航空公司 23
3.3 个人效益 23
3.4.3 实例--Benetton公司 24
3.4.2 实例--美洲医院供应公司 24
3.4.4 实例--DHL公司 24
3.4.1 实例--AA Sabre系统 24
3.4 竞争优势 24
3.5 新时代 25
3.6 信息社会 25
3.6.1 欧洲的初创者 25
3.6.2 美国的初创者和Intemet 26
3.6.3 远东的初创者 27
3.7 Intemet决定信息技术策略 27
3.8.1 终端用户的计算机应用 30
3.8 信息技术动态 30
3.8.2 分布式计算机应用 31
3.8.3 网络连接 31
3.8.4 多媒体与万维网 32
3.9 变化与信息技术 32
第四章 电子商务的发展 34
4.1 引言 34
4.1.1 实例--零星银行服务 35
4.2 电子商务的诞生 35
4.3 信息传输技术 36
4.4 电子邮件(E-mail) 37
4.4.1 实例--通用电气(GE)公司 38
4.5 电子数据交换(EDI) 38
4.6 应用系统的信息传输(AM) 40
4.6.1 电子商务的特点 42
4.7 从信息技术看电子商务 43
4.8 远程工作 43
4.9 信息技术功能的外部采办 44
4.10 Intemet--消除障碍 45
4.11 家庭和商业应用之间的交汇点 45
4.12 增值网服务 46
4.13 Intemet服务提供商 47
4.14 创建市场的万维网 47
第二部分 51
第五章 传统的商务通信 51
5.1 用信息工作 51
5.2 媒体选择 51
5.2.1 历史的展望 52
5.2.2 影响媒体选择的因素 52
5.3 商务通信的方式 54
5.4 邮政 56
5.6 电话 57
5.5 电传 57
5.7 语音邮件 58
5.8 传真 58
5.9 发展中的公司信息传输 60
第六章 电子商务引论 62
6.1 背景 62
6.2 个人电子邮件 63
6.3 标准的发布 64
6.4 电子邮件与电传、传真和邮政投递 65
6.7 计算机应用系统间的电子数据交换 67
6.5 通用邮件信箱 67
6.6 可进行电子邮件传送的应用系统 67
6.7.1 EDI的优势 68
6.7.2 EDI的特殊性质 69
6.7.3 EDI标准 69
6.7.4 传送EDI信息 72
6.8 应用系统的信息传输和CORBA 73
6.9 信息管理(Notes、Exchange和Web) 75
6.10 目录服务 76
6.11 企业的考虑 77
第七章 Internet对电子商务的统治 79
7.1 什么是Internet 79
7.2 Internet技术概述 80
7.3 企业的Intranet和Extranet 81
7.3.1 各种实例 82
7.4 Intemet商务的演进 84
7.5 电子市场与万维网 86
7.5.1 基本模式 86
7.5.2 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86
7.5.3 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 89
7.6 Internet上的EDI 93
7.7 EDI的万维网形式 94
7.8 安全 95
第八章 电子商务的企业战略 96
8.1 扩展的企业 96
8.2 战略管理和信息技术 97
8.3 信息系统开发框架 98
8.3.1 宏观计划 98
8.3.3 信息分析 99
8.3.2 微观计划 99
8.3.4 系统开发过程 100
8.4 商务与信息技术战略集成的途径 100
8.4.1 集成概要 102
8.5 电子商务战略开发 103
8.5.1 促进商务活动 103
8.5.2 以客户为中心 103
8.5.3 扩展的企业 103
8.6 支持信息技术战略的关键 104
8.5.6 信息与知识 104
8.5.5 系统集成 104
8.5.4 保持适应性 104
8.6.1 坚实的体系构架 105
8.6.2 应用软件包 105
8.6.3 联网 105
8.6.4 电子信息传输 106
8.6.5 桌面策略 106
8.6.6 安全性 107
8.6.7 支持信息技术战略的重点提要 107
9.1 引言 111
第三部分 111
第九章 开放式系统 111
9.2 世界性的问题 112
9.3 为什么使用标准 113
9.4 什么是标准 114
9.5 公用/开放式标准制定者 115
9.6 Internet标准化过程 116
9.7 什么是开放式系统 117
9.8 操作系统 118
9.9 UNIX标准的制订者 119
9.10 网络 120
9.11 开放式系统的新含义 120
第十章 通信基础 121
10.1 引言 121
10.2 计算机通信 122
10.3 电话模拟 123
10.4 传输文件 123
10.5 网络构架 124
10.6 通信和标准 125
10.8 国际互联网的ICP/IP网络构架 126
10.7 OSI网络构架 126
10.9 连接的类型 127
10.9.1 终端连接 128
10.9.2 调制解调器连接 128
10.9.3 数字交换技术 128
10.9.4 普通的调制调解器标准 129
10.9.5 持久连接 130
10.9.6 异步与同步通信 131
10.10.1 综合服务数字网(LSDN) 132
10.10 网络的类型 132
10.10.2 全球网 133
10.10.3 局域网(LAN) 133
10.10.4 广域网(WAN) 134
10.11 交互工作 134
10.11.1 文件传输 134
10.11.2 终端仿真 134
10.11.5 电子信息传输 135
10.12 协同工作能力 135
10.11.4 远程登录 135
10.11.3 文件共享 135
10.13 微波和卫星通信 136
10.14 高性能的网络 136
10.14.1 快速分组交换 136
10.14.2 异步传输模式 137
10.15 概要 138
第十一章 桌面计算 139
11.1 引言 139
11.2 摩尔定律和硬件发展 139
11.3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 140
11.4 网络的作用 142
11.4.1 Intemet的影响--潘多拉的盒子 143
11.5 软件发展 143
11.5.1 MS-DOS的出现 144
11.5.2 弥合认识差距 144
11.6 网络操作系统 146
11.6.1 国王(David)与巨人(Goliath) 146
11.7 其他操作系统公司 148
11.8 软件套装 149
11.8.2 劣势 150
11.8.1 优势 150
11.8.3 软件套装的发展 151
第十二章 成组工作 152
12.1 引言 152
12.2 群件的演变和成长 152
12.3 群件环境 153
12.3.1 Intranet的来临 155
12.4 工作流软件或计算 155
12.5 与商务流程重组(BPR)的衔接 156
12.6 工作流的演变 156
12.7 智能元 157
12.8 信息巨流 158
12.9 会议与意见交流软件 158
12.10 进度安排与日记软件 158
12.11 进程安排软件面临的挑战 159
12.12 证实和实施群件系统 160
12.13 群件系统--普遍接受 160
12.14 视频会议系统 161
12.14.1 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 161
12.14.3 视频会议系统--改进了的视频电话 162
12.14.2 桌面系统上的视频会议系统 162
12.14.4 视频会议应用系统 163
12.14.5 视频会议系统的价值 164
第十三章 安全性 165
13.1 安全性探迷 165
13.2 引言 165
13.3 计算机诈骗 166
13.4 口令 167
13.5 保证电子商务安全 168
13.7 密钥的使用 169
13.6 什么是密码体系 169
13.8 算法 171
13.8.1 数据加密标准(DES) 171
13.8.2 DSA算法 171
13.8.3 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 172
13.9 验证与完整性检验 172
13.10 数字签名与否认 173
13.11 查找密钥--一个管理问题 173
13.11.1 证书、证书授权和解除名单 174
13.11.2 某些法律的影响 175
13.12.1 “Clipper”芯片 176
13.12 CAPSTONE计划 176
13.12.2 数字签名标准 177
13.12.3 安全混列标准(SHS) 177
13.13 Internet的安全 178
13.13.1 Internet强化保密电子邮件 178
13.13.2 MIME(S/MIME)的安全 179
13.14 网络安全 180
13.14.1 安全套接字层(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协议 180
13.13.3 精良专用加密法(PGP) 180
13.14.2 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 181
13.14.3 保证信用卡交易安全 181
13.15 防火墙技术 181
13.15.1 隔离路由器 182
13.15.2 网关 182
13.15.3 屏蔽的主网关 182
13.16 未来的安全 183
13.16.1 生物安全技术 183
14.2 电子邮件 185
第十四章 电子商务标准(一) 185
14.1 引言 185
14.3 X.400--个人间信息传输 186
14.3.1 邮政的类比说明与X.400 187
14.3.2 X.400术语 188
14.4 Internet标准 189
14.4.1 SMTP/MIME--电子邮件 189
14.4.2 POP--中转局协议和IMAP--信息访问协议 190
14.4.3 DNS--目录名服务 191
14.5 Internet与X.400服务模式 192
14.6 Internet与X.400电子邮件共存 193
14.7 EDI标准 193
14.7.1 EDI通信结构 193
14.7.2 EDI作业 195
14.7.3 EDI标准摘要 196
14.8 EDI与X.400 196
14.9 EDI与Internet 199
14.10 X.500目录与LDAP 200
15.1 引言 202
15.2 神话 202
第十五章 电子商务标准(二) 202
15.3 对象链接与嵌套 203
15.4 OpenDoc标准 203
15.5 ODA(开放文档结构) 204
15.6 Mark-up语言 204
15.6.1 SGML 204
15.6.2 HTML 205
15.9 合作环境 206
15.8 平台交换 206
15.7 翻译工具 206
15.6.3 XML 206
15.10 开放式合作环境(OCE) 207
15.10.1 信息接发 208
15.10.2 目录服务 208
15.10.3 安全服务 208
15.11 压缩技术 209
15.11.1 无损压缩 209
15.11.2 有损压缩 210
15.11.3 压缩技术的发展 210
15.13 多媒体代码中的标准 211
15.12 多媒体标准 211
16.1 未来的云游者 213
16.2 新一代硬件 213
第十六章 移动式计算机 213
16.3 电子个人助手(Personal Assistants) 214
16.4 PCMCIA-便捷卡 217
16.4.1 PCMCIA卡的增长 218
16.5 切断临时控制线缆 218
16.5.2 无线局域网 219
16.5.3 无线城域网或广域网(Metropolitan/Wide Area Network) 219
16.5.1 分页式网络 219
16.5.4 蜂窝式技术 220
16.5.5 卫星技术 220
16.6 谁在使用无线网络,且为什么 220
16.7 远程访问 222
16.7.1 远程控制 222
16.7.2 远程客户终端(RC) 224
16.8 无线网络未来 225
第四部分 229
首字缩略词和词汇表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