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和刚度校核 1
9.1 概述 1
9.1.1 变形和位移 1
9.1.2 位移计算的目的 2
9.2 杆件的变形与位移 3
9.2.1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和位移 3
9.2.2 圆截面扭转杆的变形及其刚度条件 5
9.2.3 平面弯曲杆的位移及刚度条件 7
9.3 虚功原理和单位荷载法 13
9.3.1 实功和虚功 13
9.3.2 虚功原理 14
9.3.3 单位荷载法 16
9.4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18
9.4.1 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18
9.4.2 图乘法 23
9.4.3 温度变化时的位移计算 30
9.4.4 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 33
9.5 互等定理 34
9.5.1 功的互等定理 35
9.5.2 位移互等定理 35
9.5.3 反力互等定理 36
学习指导 37
学习要求 37
习题 38
第十章 超静定结构分析 39
10.1 概述 39
10.1.1 超静定结构概念 39
10.1.2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40
10.1.3 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 43
10.2 力法 44
10.2.1 力法的基本概念 44
10.2.2 超静定梁和刚架的计算对称性的利用 49
10.2.3 超静定桁架和超静定组合结构的计算 59
10.2.4 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65
10.2.5 支座移动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68
10.2.6 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71
10.3 位移法 75
10.3.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75
10.3.2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77
10.3.3 位移法计算示例 79
10.3.4 位移法对称性的利用 86
10.4 力矩分配法 89
10.4.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89
10.4.2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94
10.5 剪力分配法 98
10.5.1 剪力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98
10.5.2 用剪力分配法计算等高铰接排架 100
10.6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103
10.7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106
学习指导 107
学习要求 107
习题 107
第十一章 移动荷载作用下静定梁的计算 111
11.1 概述 111
11.1.1 问题的提出 111
11.1.2 影响线概念 112
11.2 单跨静定梁影响线 112
11.2.1 静力法作影响线 112
11.2.2 机动法作影响线 117
11.2.3 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 119
11.3 最不利何载位置 121
11.3.1 利用影响线求量值 121
11.3.2 利用影响线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 122
11.4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 128
11.4.1 简支梁的内务包络图 128
11.4.2 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130
学习指导 132
学习要求 132
习题 132
第十二章 压杆稳定 134
12.1 概述 134
12.2 基本概念 欧拉公式 135
12.2.1 稳定性概念 135
12.2.2 临界力欧拉公式 136
12.2.3 临界应力欧拉公式 137
12.2.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138
12.3 临界应力总图 138
12.3.1 压杆的屈曲失效试验 139
12.3.2 临界应力的经验公式 139
12.4 压杆的稳定计算 142
12.4.1 稳定条件 142
12.4.2 稳定计算 143
学习指导 146
学习要求 147
习题 147
第十三章 梁的极限荷载 149
13.1 基本概念 149
13.1.1 极限状态 极限荷载 149
13.1.2 基本假设 150
13.1.3 极限弯矩 塑性铰 150
13.2 用极限平衡法计算极限荷载 153
13.2.2 破坏机构 153
13.2.2 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154
13.2.3 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156
13.3 用机构法或试算法计算极限荷载 157
13.3.1 比例加载时判定极限荷载的几个定理 157
13.3.2 机构法 试算法 158
13.3.3 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159
学习指导 161
学习要求 162
习题 162
附录A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64
主要参考书目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