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篇 先秦时代的农学 37
第一章 先秦时期传统农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37
第一节 中国农业的起源 37
一 有关农业起源的传说 37
二 考古发现所见的原始农业 38
三 中国农业起源和原始农业的特点 42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43
一 耒耜和青铜农具 44
二 沟洫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45
三 作物构成与农业结构 46
四 井田制及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制度 48
第三节 春科战国时期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变化 49
一 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农业结构、地区布局的变化 49
二 粮食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52
三 农民经济独立性的加强及其身份地位的变化 55
四 封建地主制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 58
第二章 农家的出现与先秦时期的农学文献 61
第一节 农家和农书的出现 61
一 农家的出现及其出现的条件 61
二 先秦农家的两个派别 62
一《禹贡》的主要内容 63
二 关于《禹贡》的写作时代 63
第二节 最早的土壤学著作——《禹贡》 63
第三节 最早的生态地植物学著作——《管子·地员》篇 65
一《地员》篇的主要内容 65
二《地员》篇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65
第四节 最早的关于水利科学的著作——《管子·度地》篇 68
一 《度地》篇的主要内容 68
二《度地》成篇的时代背景 69
一 最早的历书——《夏小正》 70
第五节 与农时有关的一些文献 70
二《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 72
第三章 传统农学的奠基作——《吕氏春科·上农》等四篇 75
第一节 《吕氏春秋》和《上农》等四篇在《吕氏春秋》中的地位 75
一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75
二《上农》等四篇在《吕氏春秋》中的地位 76
第二节《上农》等四篇的取材及其时代性 77
一《上农》等四篇的取材 77
二《上农》等四篇所反映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79
一《上农》篇的思想体系 82
第三节《上农》等四篇的结构、内容和农学体系 82
二《任地》等三篇的农学体系 83
第四章 农时理论和农时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89
第一节 对“时”重要性的认识 89
一 对“时”的重要性的论证 89
二 农时意识的全民性 90
三 农时内涵的诸方面 91
第二节 从物候指时到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手段和方法的发展 93
一 物候指时 93
二 天象指时的开始——星象指时 95
三 阴阳合历与标准时体系 96
四 二十四节气与三十时节 100
五 中国传统农学中的指时系统及其特点 103
第三节 对“时”的本质的认识和关于反常气候的知识 107
一 对“时”的本质的认识 107
二 关于反常气候的认识和对策 108
第五章 传统农业土壤学的建立和发展 111
第一节 土宜论 111
一 土宜概念的出现 111
二 土宜概念的内涵 112
一 土壤分类理论 116
第二节 土壤分类和对土壤与动植物关系的认识 116
二 《管子·地员》在土壤分类和生态地植物学方面的贡献 118
第三节 土脉论及改造土地环境的理论与实践 123
一 土脉论 123
二 对土壤环境的改造 125
第六章 农业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133
第一节 农业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33
一 品种培育和对农业生物遗传变异性的认识 133
二 对农业生物体形态、生理特性及生物体内部相关性的认识和利用 136
三 对生物群体中彼此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和利用 139
四 对农业生物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和“物宜”概念的提出 141
第二节 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 142
一 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理论的基本内容 142
二 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理论形成的基础及其意义 144
第七章 “三才”理论与传统农学思想的形成 148
第一节 “三才”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148
第二节 农业实践与“三才”理论的形成(一) 150
一“三才”理论形成的条件和出现的时期 150
二 关于“天时”及相关观念的形成 152
三 “地利”的原始意义和人们对农业生产中土地因素认识的发展 154
第三节 农业实践与“三才”理论的形成(二) 156
一 农业实践中“人”的发现 156
二 “人和”与“人力” 158
三 对农业生产中“人”的作用的认识的拓展和深化 159
四 从帛书《经法》看“三才”理论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推广 161
第二篇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 168
第八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农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168
第一节 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农业地区布局的变化 168
一 牛耕的普及与农田水利发展 168
二 农业生产全方位的发展 171
三 多元交汇体系下农业地区的变化和农业文化的交流 175
第二节 社会经济制度、文化思想与农学发展的两个问题 180
一 封建地主制下的地主、农民与国家 180
二 关于“三才”理论 184
第九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书 191
第一节 农书概况和已佚农书介绍 191
一 概况 191
二 已佚农书简介 191
三《南方草木状》及“志录”类著作 196
一 氾胜之和《氾胜之书》 199
第二节《氾胜之书》 199
二《氾胜之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学术价值 203
第三节《四民月令》 208
一 崔寔与《四民月令》 208
二《四民月令》的内容、性质及其在农学史上的地位 212
第十章《齐民要术》 220
第一节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写作的若干问题 220
一《齐民要术》写作的时代和所反映的地域 220
二 贾思勰的写作《齐民要术》的态度和方法 224
一《齐民要术》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227
第二节《齐民要术》的内容 227
二《齐民要术》中的掺杂部分和失佚部分 229
第三节《齐民要术》所反映的贾思勰的思想 232
一 贾思勰的重农思想 232
二 贾思勰的农学思想 234
三 商品性农业的经营规划和经济核算 236
第四节《齐民要术》在农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流传和研究 238
一《齐民要术》在中国和世界农学史上的地位 238
二《齐民要术》的流传和整理研究状况 241
一《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系统记载 245
第一节 二十四节气的完备与规范化 245
第十一章 “农时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45
二 历法的改进和二十四节气与农历月序的协调 246
第二节 在农业生产中对农时的掌握 251
一 确定播种期的指时手段 251
二 播种期掌握的若干原则 255
三 耕作和收获时机的掌握 257
第三节 农业气象学的进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59
一 对云雨风等气象现象的观测 259
二 对气象和物候的规律与成因的解释 262
三 气象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265
第十二章 合理利用与改善土壤环境的理论和技术 267
第一节 土壤分类,土宜论和土脉论 267
一 土壤分类 267
二 土宜论与土地利用 270
三 土脉论的发展 272
第二节 从“耕-摩-蔺”到“耕-耙-耱-压-锄”——北方旱地土壤耕作技术体系的完善 275
一 对防旱保墒认识的深化 275
二《氾胜之书》的土壤耕作技术体系 276
三《齐民要术》的土壤耕作技术体系 278
一《氾胜之书》的施肥原理与方法 285
第三节 施肥与灌溉—进步与局限 285
二《齐民要术》的施肥原理和方法 289
三 农田灌溉技术及有关问题 293
第四节 代田法和区田法 296
一 代田法 296
二 区田法 299
第十三章 农业生物学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能力技术的发展 305
第一节 对生物遗传变异的认识和农业生物的繁育 305
一 对生物遗传变异的认识和生物进化的思想 305
二 作物种子选育和处理的理论与方法 309
三 果树林木的繁育 314
四 家养动物的选种和繁育 317
第二节 对农业生物特性的认识和利用 320
一 对植物根茎花实特性的认识和“因物制宜”的农业措施 320
二 对生物体内部关系的认识和利用 325
三 对生物群体中彼此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和利用 329
四 对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和利用的若干问题 335
第三节 家养动物饲养中对环境与物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 339
一 畜禽饲养 339
二 对家蚕家鱼饲养中环境与物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 342
第一节 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农业政策 348
一 唐、宋时期的战争和北方农业的破坏 348
第十四章 隋唐宋元时期农学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 348
第三篇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学 348
二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南方的开发 349
三 农业政策和措施 350
四 租佃制的形成 357
五 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对农学的影响 359
第二节 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61
一 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361
二 科学技术的昌盛 364
三 中外交流的发达 367
四 民族交融,衣食和生活用品的变化 369
第三节 农业生产状况 371
一 人口的增加与土地利用多样化 371
二 农田水利的兴修 376
三 农具和动力的创新与发展 381
四 农业结构和耕作制度的变化 385
五 垦田面积的增加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405
第十五章 农学著作 406
第一节 农学著作总数量空前增多 406
一 农学著作的数量及作者的构成 406
二 南方农学著作首次出现 409
三 专科农书——“谱录”多 410
四 官修农书和劝农文的出现 410
五 耕织图的出现 411
六 山居农书的兴起 413
七 南北农业技术的交流与比较 415
第二节 农学著作的特点 416
一 蚕桑著作的出现 416
二 农具著作的出现 416
三 药草进入农书 417
第三节 农书种类 418
四 花木有了专谱 418
一 茶叶类 420
二 花卉类 423
三 果树类 428
四 蔬菜类 433
五 农具类 434
六 畜牧兽医类 439
七 气象类 439
八 蚕桑类 440
九 救荒著作 442
一《四时纂要》 443
十 综合类 443
第四节 几部重要农书介绍 443
二《陈旉农书》 451
三 元代的三大农书 456
第十六章 农时学的发展和时宜的掌握 465
第一节 天时与农时 465
一《四时纂要》中的占候 465
二 陈旉对于天时的论述 466
三 隋唐宋元时期与农业有关的历法改革思想 467
四 因地为时 472
五 农时标志 475
六 掌握农时的原则与方法 478
第二节 天气和天灾 483
一 农业气象预报 483
二 气候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486
三 天灾及其预防 488
第十七章 土地利用、土壤耕作和土壤肥料学说 500
第一节 土地利用和地宜问题 500
一 地势之宜和粪壤之宜 500
二 对于地宜问题的一般看法 501
三 地宜论 503
四 王祯对于土地利用技术的论述 504
五 水的问题 510
第二节 耕作制度 512
一 南方耕作制度的发展 512
二 北方耕作制度的发展 515
三 桑间种植的发展 516
四 多熟制的理论 517
第三节 土壤耕作 517
一 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理论 518
二 宋元时期对于水旱轮作的论述 526
三 旱地保墒耕作认识的深化 528
第四节 土壤肥料学的发展 531
一 重视肥源和肥料积存 531
二 土壤肥料学说的发展 535
第十八章 对农业生物学的认识与实践 538
第一节 农业生物品种的多样化 538
一 品种多样化的表现 538
二 品种多样化的原因 544
三 品种的分类 545
四 品种的命名 547
一 农业生物的生理认识与实践 548
第二节 农业生物学的认识与实践 548
二 对变异的认识和繁殖技术 557
三 对农业生物生态的认识与实践 567
第三节 对植物器官的认识与实践 569
一 根 569
二 茎 571
三 叶 574
四 花 575
五 果实 577
一 作物栽培学的新成就 579
第四节 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利用的新成就 579
二 动物饲养及对经济昆虫的利用技术 589
第十九章 农学思想与农学理论 596
第一节 对农业主体人的认识 596
一 人天关系:从顺到胜 596
二 人地关系:财力之宜 597
三 生产与生活:节用之宜 599
四 人际关系:人和 600
五 人与神:祈报 602
六 劳动保护和消防 603
一 有关耕作栽培的理论 605
第二节 农学理论的发展 605
二 有关经营管理的理论 607
第四篇 明清时期的农学 612
第二十章 时清时期传统农学进展的历史背景 612
第一节 时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612
一 封建土地关系的延续形态 612
二 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化历程 615
三 人口、耕田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618
第二节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成就与问题 622
一 农业生产力增长的动因 622
二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制约 626
三 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与布局变化 630
第三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学发展的文化背景 633
一 与农学有关的学术思想之演化 633
二 文化学术成就的历史总结 639
三 传统农学的局限与生命力 641
第二十一章 明清时期的农书撰刊与流传 642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书撰著、辑校与刊刻流传 643
第二节 明清时期农书述要 646
一 明清时期农书 647
二 明清时期农业历史文献 679
一 经济植物分类的发展 685
第二十二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学的进展与成就 685
第一节 农业生物学知识的积累与著录 685
二 栽培植物形态和习性知识的积累和著录 689
三 栽培植物的名实辨析 698
第二节 地力增进技术的总结与其内在机理的探讨 705
一 土壤耕作 706
二 地力培育与合理施肥 713
第三节 兴办农田水利主导思想及相关技术的总结 724
一 农田水利开发整治的主导思想逐步深化 725
二 农田水利开发技术的系统总结 732
三 水土保持问题的初步认识 737
第四节 主要农作物增产关键技术的创新 740
一 稻麦持续增产技术的创新 740
二 棉花、甘薯栽培推广技术的探索 746
第二十三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学思想的演化 752
第一节 以阴阳五行理论阐释农事内在机理的成就与局限 752
一 马一龙的农学思想 754
二 杨屾师徒的农学思想 756
第二节 循依科学程序修正传统观念的农学思想之探索 761
一 宋应星的农学思想 762
二 徐光启的农学思想 766
第三节 农本思想的扩展与运用 773
一 张履祥的农学思想 774
二 包世臣的农学思想 778
第二十四章 明清时期中外农学的交流与融汇 783
第一节 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与农学融汇动词 783
一 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 783
二 西方近代实验农学形成的条件与时机 788
三 中西传统农学历程的对比 791
四 近代实验农学引进的契机与开端 798
第二节 明清时期传统农学的东传与西被 800
一 日本对中国传统农学的引进与摄取 801
二 朝鲜之引入中国传统农学及其成就 808
三 耶稣会士之向西方介绍中国农学的历程及影响 811
第三节 明清时期实验农学之引进与推广 830
一 晚清洋务运动中之初步引进西方近代实验农学 831
二 清末务农会等之通过日本全面译介近代农书 835
结束语:中国传统农学的若干问题 845
参考文献 859
索引 894
总跋 895
后记 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