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农业之起源 1
第二节 农业问题与农业经济学 3
第三节 农业与粮食问题 6
第四节 农业与绿色革命 11
第五节 农业与生态均衡 13
第六节 农业与环境污染 20
第七节 几个基本概念 21
第二章 农业生产 27
第一节 生产要素 27
第二节 生产函数 29
第三节 生产函数之范例 33
第四节 生产之三个阶段 34
第五节 生产效率 38
第三章 农业土地 43
第一节 土地之意义 43
第二节 土地之类别 44
第三节 土地之分级 46
第四节 土地之供给与需要 49
第五节 地租之产生与地租理论 51
第六节 农地优劣之判定 58
第七节 空间位置与土地利用 65
第八节 土地利用之趋势 67
第九节 台湾土地改革 69
第四章 农业金融 87
第一节 农业金融之意义 87
第二节 农业金融之特徵 88
第三节 农业信用之类别 92
第四节 农业资金之供需 94
第五节 农业投资意愿与资本限制 98
第六节 农业金融之组织体制 107
第七节 农业金融之经营方式 113
第八节 农业金融之法令问题 115
第九节 农业金融制度之趋势 119
第十节 台湾农业金融业务之检讨与改进 121
第五章 农业劳动 129
第一节 农业劳动之意义 129
第二节 农业劳动之特性 130
第三节 农业阶梯 131
第四节 劳动效率之提高 133
第五节 农业劳动与适度人口 135
第六节 农业劳动移动理论 142
第七节 台湾地区人口移动问题 149
第六章 农场管理 157
第一节 农场之定义 157
第二节 农场之类型 158
第三节 农场管理之意义 160
第四节 经济法则在农场管理上之运用 161
第五节 农场经营之型态 168
第六节 农场业务之组合 175
第七节 农场经营之测度 180
第八节 农场管理决策 185
第九节 农场管理会计 186
第七章 农产运销 197
第一节 运销释义 197
第二节 运销通路 199
第三节 运销商结构 202
第四节 运销职能 205
第五节 运销合作 210
第六节 运销合作社之经营原则 214
第七节 运销合作社之价格政策 218
第八节 运销成本 227
第九节 农产运销之实例 234
第八章 农产价格 243
第一节 农产价格之意义与特质 243
第二节 农产品之需要与供给 244
第三节 农产价格之决定 249
第四节 农产价格之时间变动 252
第五节 农产价格之市场变异 261
第六节 市场区域与价格分布 262
第七节 农产保证价格制度 264
第九章 农业保险 279
第一节 农业保险之功能与特性 279
第二节 农业灾害 285
第三节 作物保险 290
第四节 家畜保险 310
第五节 农民意外与疾病保险 319
第六节 农业保险组织 325
第七节 再保险 330
第十章 农业推广 339
第一节 农业推广释义 339
第二节 农业推广之目标 342
第三节 农业推广之重要性 344
第四节 农业推广之基本原则 345
第五节 农业推广计划 347
第六节 农业推广之基本认识 350
第七节 农业推广之任务 354
第十一章 农业机械化问题 363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之意义 363
第二节 利用机械实施一贯作业 365
第三节 机械利用与作物栽培 367
第四节 机械之选择与采用 369
第五节 工作能量之计算 370
第六节 机械利用经费之计算 372
第七节 农业机械之投资决策 376
第八节 台湾农业机械化之发展 381
第十二章 农民所得 389
第一节 所得分配之测度 389
第二节 农民所得相对偏低 392
第三节 提高台湾农民所得之有效途径 395
第四节 美国提高农民所得策略分析 402
第十三章 农业发展 411
第一节 农业与经济发展 411
第二节 农业发展对全国经济之贡献 419
第三节 农工平衡发展问题 421
第四节 台湾农业发展之经验 429
第五节 台湾农业发展基金 432
第十四章 台湾农会 449
第一节 台湾农会之创立 449
第二节 台湾农会之沿革 451
第三节 台湾农会组织之演进 456
第四节 台湾农会之改组及成果 459
第五节 台湾农会发展阶段及其贡献 462
第十五章 农民生活 47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71
第二节 生活品质释义 472
第三节 农家与非农家所得及生活水准之比较 478
第四节 我国农民生活问题 481
第五节 台湾农民生活之点滴 483
第十六章 农业政策 489
第一节 农业政策之意义 489
第二节 农业政策之制订 491
第三节 农业政策之重点 493
第四节 台湾农业政策与措施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