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1.布里渊区概念的起源 1
§2.单电子模型 2
目录 3
序言 3
第一章 一维周期势 4
§3.薛定谔方程的解 4
§4.本征值与波数之间的关系 7
§5.本征值及波函数的普遍性质 9
§6.Kronig-Penney模型 11
§7.边界条件和态的计数 16
§8.可用于三维情况的另一处理方法 17
§9.对称性质 21
§10.特殊情况:近自由电子 22
§11.V(x)作为实函数对ε(к)的对称性所起的作用 25
第二章 布里渊区 27
§12.布拉菲点阵和平移群 27
§13.倒易点阵 30
§14.布洛赫波函数 32
§15.布里渊区中ε(к)的对称性 35
§16.布里渊区中ε(к)的连续性 37
§17.等能面的性质.费米面 40
§18.参考于能量的态密度 46
§19.三角点阵的布里渊区 51
第三章 电子态的分类.点群及其表示 56
§20.点群的对称操作 57
§21.极射赤面投影 61
§22.标志点群的Ilermann-Maugnin记号 65
§23.乘法表和群的类 68
23.1 类的乘积 71
§24.正则表示 72
§25.正则表示的约化.群特征标 73
§26.特征表的计算 76
26.1 包含反演的点群 81
§27.若干主要点群的特征表 82
27.1 立方晶系.全对称点群m3m 84
27.2 立方晶系.点群432和?3m 87
27.3 三角晶系.全对称点群?m 89
27.4 正交晶系.全对称点群mmm 91
27.5 四角晶系.全对称点群?mm 92
27.6 六角晶系.点群?m2 94
§28.布里渊区中高对称点上态的分类 95
28.1 简单立方点阵 97
§29.相容性关系 101
§30.自由电子的能带 105
30.1 简单立方点阵 106
30.2 体心立方点阵 110
30.3 能带和对称化自由电子波函数 112
30.4 面心立方点阵 115
30.5 对称点L 115
30.7 能带和对称化波函数 117
30.6 对称点W 117
第四章 空间群中含有滑移反映和螺旋位移操作的晶体的 121
电子态 121
§31.空间群记号 122
§32.空间群和波矢群 126
§33.密集六角结构 129
33.1 波矢群和特征表 129
33.2 A点和Г点的波矢群 132
33.3 M点和L点的波矢群 135
33.4 Σ的波矢群 136
33.5 自由电子波函数与能带 136
§34.金刚石结构 142
34.1 X点的波矢群 147
34.2 X点的对称化自由电子波函数 150
34.3 L点的波矢群 152
34.4 △轴上的态 153
§35.α铀的电子态 154
35.1 波矢群和特征表 156
35.2 能带和对称化自由电子波函数 159
§36.体心立方点阵作为氯化铯结构的极限情况 163
第五章 广延k空间.大能区 167
§37.势能的富里哀系数 168
§38.近自由电子近似 174
§39.二级近似下简并化的消除 177
§40.结构因子 179
§41.二维正方点阵k空间的约化 180
§42.三维大能区的约化 184
42.1 密集六角结构 184
42.2 金刚石结构的大能区 186
42.3 金属铋结构的大能区 190
§43.对称化平面波的一级能量 193
§44.合金相的大能区 198
44.1 大能区的几何性质 199
44.2 γ黄铜结构 200
44.3 γ黄铜结构的波矢群 203
44.4 状态密度 204
第六章 波函数及能量的定量计算 207
§45.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法(LCAO法) 208
45.1 基于原子s态的能带 210
45.2 基于原子P态的能带 211
45.3 具不同对称性原子轨道的迭加 216
§46.正交化平面波方法 220
46.1 正交化平面波方法中的困难 223
§47.元胞法 224
47.1 边界条件的另一形式 225
47.2 实际计算中的近似 229
47.3 借助于一个面积分修正本征值 231
第七章 自旋-轨道耦合效应 236
§48.双群 236
§49.晶体中电子能级的自旋-轨道精细结构 244
§50.布里渊区中一般点上的自旋-轨道效应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