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按摩疗法的基本知识 1
第一节 按摩简史 1
第二节 按摩概述 3
第三节 按摩的治疗特点 6
第四节 按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7
第五节 按摩后的反应 8
第六节 按摩的施术原则及操作要领 10
第七节 按摩的治疗原理 12
第八节 保健按摩的作用 17
第九节 按摩的治疗原则 20
第十节 按摩的注意事项 25
第二章 经络与腧穴的基本知识 27
第一节 经络与穴位的分布 27
第二节 经络与穴位的作用 33
第三节 穴位的主治功能 34
第四节 配穴规律及方法 36
第五节 十四经腧穴 39
一、手太阴肺经 39
二、手阳明大肠经 42
三、足阳明胃经 46
四、足太阴脾经 54
五、手少阴心经 59
六、手太阳小肠经 61
七、足太阳膀胱经 65
八、足少阴肾经 77
九、手厥阴心包经 83
十、手少阳三焦经 86
十一、足少阳胆经 91
十二、足厥阴肝经 100
十三、任脉 104
十四、督脉 109
十五、经外奇穴与经验穴 116
第六节 腧穴歌赋 119
第三章 按摩常用手法及其作用 136
第一节 按法及其作用 136
第二节 摩法及其作用 137
第三节 推法及其作用 138
第四节 拿法及其作用 139
第五节 揉法及其作用 141
第六节 搓法及其作用 143
第七节 弹筋法及其作用 143
第八节 拨筋法及其作用 144
第九节 振颤法及其作用 145
第十节 拍打法及其作用 146
第十一节 运动法及其作用 147
第十二节 指针法及其作用 149
第十三节 捏脊法及其作用 150
第十四节 动压法及其作用 151
第十五节 脚踩法及其作用 152
第十六节 器械按摩法及其作用 158
第一节 望诊 165
第四章 按摩常用诊断方法 165
第二节 闻诊 167
第三节 问诊 168
第四节 切诊 170
第五节 功能检查 174
第六节 压痛检查 174
第七节 经络穴位诊断法 174
第八节 触压诊断法 176
第五章 骨伤科疾病按摩法 184
第一节 落枕 184
第二节 颈椎病 188
第三节 肩关节扭挫伤 194
第四节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196
第五节 肩周炎 198
第六节 肘关节扭挫伤 203
第七节 网球肘 205
第八节 桡骨小头半脱位 207
第九节 腕关节急性扭挫伤 209
第十节 指间关节扭挫伤 212
第十一节 腱鞘炎 213
第十二节 腱鞘囊肿 214
第十三节 肋软骨炎 216
第十四节 岔气 217
第十五节 背肌劳损 219
第十六节 急性腰扭伤 221
第十七节 腰肌劳损 226
第十八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228
第十九节 腰椎骨质增生 233
第二十节 尾骨挫伤 235
第二十一节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235
第二十二节 骶髂关节损伤 238
第二十三节 腹股沟韧带捩伤 241
第二十四节 髌骨软化 243
第二十五节 膝关节骨质增生 245
第二十六节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247
第二十七节 膝关节副韧带损伤 250
第二十八节 腓肠肌痉挛 252
第二十九节 踝关节扭伤 254
第三十节 足跟痛 257
第六章 内科疾病按摩法 261
第一节 头痛 261
第二节 感冒 264
第三节 支气管炎 267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 269
第五节 高血压 271
第六节 低血压 274
第七节 阵发性心动过速 276
第八节 冠心病 277
第九节 膈肌痉挛 279
第十节 胃痛 280
第十一节 胃下垂 284
第十二节 急性肠胃炎 288
第十三节 腹泻 291
第十四节 便秘 292
第十五节 慢性肝炎 294
第十六节 慢性胆囊炎 298
第十七节 阑尾炎 299
第十八节 肠粘连 300
第十九节 泌尿系感染 301
第二十节 前列腺炎 303
第二十一节 前列腺肥大 305
第二十二节 糖尿病 307
第二十三节 阳痿 309
第七章 神经科疾病按摩法 311
第一节 神经衰弱 311
第二节 三叉神经痛 313
第三节 面神经麻痹 315
第四节 肋间神经痛 317
第五节 偏瘫 318
第六节 坐骨神经痛 323
第七节 股外侧皮神经炎 325
第八节 腓总神经麻痹 326
第八章 妇科疾病按摩法 329
第一节 更年期综合征 329
第二节 乳腺增生病 331
第三节 女阴炎 333
第四节 盆腔炎 334
第五节 子宫下垂 336
第六节 白带过多 339
第七节 闭经 341
第八节 痛经 342
第九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 344
第十节 乳汁不足 346
第十一节 急性乳腺炎 347
第十二节 妇女尿失禁 349
第一节 小儿发烧 352
第九章 儿科疾病按摩法 352
第二节 小儿消化不良 353
第三节 小儿斜颈 355
第四节 夜尿症 356
第五节 小儿麻痹后遗症 358
第十章 五官科疾病按摩法 361
第一节 近视眼 361
第二节 夜盲 365
第三节 眼帘下垂 366
第四节 鼻炎 367
第五节 口腔炎 369
第六节 咽喉炎 372
第七节 牙痛 374
第八节 牙龈萎缩 375
第九节 内耳性眩晕症 376
第十节 耳鸣耳聋 378
第十一节 老花眼与视力疲劳 380
第十一章 急救 383
第一节 中暑 383
第二节 休克 384
第三节 触电 385
第四节 溺水 387
第一节 足部反射区健康法 389
第十二章 其它疗法 389
第二节 手针疗法 403
第三节 第二掌骨侧按摩法 405
第四节 对应取穴法 409
附录一 提高临床按摩疗效之刍议 412
附录二 膝顶法的临床应用 420
附录三 论按摩疗法的基本性质 422
附录四 沙发与健康 425
附录五 高枕有忧 426
附录六 养生歌赋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