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中国茶道溯源 1
□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 1
毋庸置疑,中国茶已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流淌在这个古老民族躯 1
体里的悠久而青春的血液。 1
中国茶道,就是中国人的良心和普遍人性。 1
□一份人类文化的形成,取决于生命意志的积淀和历史时空的传承。 1
一部中国茶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茶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人观感世界与佛道儒一起顿悟的历史。 1
从神农氏开始的咀嚼,到陆羽的形神发展,我国就一直生活在茶香氤氲、茶道悠扬之中 1
□《茶经》是一条漂满色、香、味和气的河,“茶圣”陆羽所用的惟一原料就是茶,他让《茶经》“千古流芳”,突破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的茶道境界,陆羽用他的生命写成,中国茶文化从此更加鲜活起来。 1
□《茶经》是一部茶学百科全书,因为它囊括了有关茶的基本思想和知识;《茶经》是中国茶道美学的开始,因为它奠定了有关茶的科学和艺术的基础。 1
三卷《茶经》,三棵长盛不衰的中国茶树,三杯溢满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清灵香茶,三轴透视中国人性和民族意志的宏伟画卷。 1
□中国茶的历史,也是中国诗的历史,词的历史。 1
茶叶里浸润着唐诗的典丽浪漫,茶香就是宋词的灵润缠绵。 1
如果说读《诗经》是品茶,那么欣赏《茶经》就是读诗了。 1
“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自古以来文人学者的生命属性。 1
□一个时代的茶风体现着该时期的社会风骨。 1
唐宋的富丽鼎盛,衍生着茶风的奢华繁琐;元代的粗犷奔放,诉说着茶道的简约明快; 1
明朝的朴质素雅,凸现着中国茶的清丽典约;清初的丰实雍容,表现着中国茶文化的婉转流畅;清末的衰败萎靡,导致茶道的一蹶不振。 1
复兴茶道茶艺,势为今日! 1
第二章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81
□何谓茶道?茶道是艺术、礼仪、修行还是技术手段?不同的国家、学者,不同的传统文化群体,对茶道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81
由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可以窥见什么? 81
□茶是一份神秘的领悟,是一种奇妙的想象。 81
实际上,正如茶艺的丰富繁盛,茶道也是茶人多样的心灵感受。茶道是心。 81
□日本茶道严格谨慎,是军事,是宗教。 81
中国茶道自然谦和,是山水,是晚霞。 81
有人能喝出刀光剑影、金戈铁马,有人却喝得行云流水、风调雨顺;有人对茶而当歌,有人饮茗如苦药不同的思想人格,将是不同的茶道。 81
□中国茶道有“四谛”:和、静、怡、真。“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81
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大佛大道大儒三家思想杂糅的具体体现。 81
□“静”是中国茶道灵魂能以奠立和实现的凭藉,“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是一份残缺的心灵。 81
“怡”是“静”的怡,“和”的怡,因为“怡”是灵魂的跳动,是脉搏,是瞬间的人生顿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丝丝感动和一次次颤抖。 81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是品茶人的心灵宗教,是白开水中的人生况味,是无字书里的千言万语,是情侣眼眸的默默对视。 81
“真”是“和”的真,“静”的真,“怡”的真。“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真”是参悟,是透彻,是从容,是圆寂,是宇宙,是八卦 81
第三章 中国茶道与佛教 101
□心即佛,而茶是心,则茶即佛。青灯古寺,佛法无边,茶清如露,心洁如佛,佛者,茶也。禅茶一味,共参禅机、茶理。 101
静为佛之首,空为佛之本,苦为佛之身,隐为佛之理,欲守佛道,必参苦禅,欲破苦念,必习苦茶,茶者,真佛也! 101
□佛僧自古习文诵经品茗,佛文化中凝铸着深沉的茶文化。 101
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 101
佛为众生,茶蕴万象;佛度俗人,茶净苍生,一佛一茶,如水光山影,自然相生。 101
□茶味是诗词的神韵,而诗词无佛,则诗词无灵、无境、无气、无味,茶道与为文之道为佛之理密切相关。 10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茶、文,至此极境,功名、利禄、色欲、俗念,何以再求? 101
□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佛与茶的共同诉求和凭藉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 101
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茶则是洗净上面的污垢,不留一丝细痕。茶是人、神、佛共同的饮品,是天堂、人间、地狱一致的灵魂净化精、身体洗礼水。 101
第四章 中国茶道与道家 101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茶道的灵魂。品茶无我,我是清茗,清茗即我。 121
高境界的茶事活动,是物我两忘的,如庄周是蝶,蝶是庄周。 121
气为万物之源,万事之首,茶为心灵之声,自然之羽。自然化人,人化自然,都是茶与道家的人类自我超越,突破物我的界限,走向理想中的自然境界。 121
□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茶具也是,他们与人共座,同论人生。 121
曹松品茶时一句“靠月坐苍山”,郑板桥的“一片青山入座”,均写尽茶的人格化风情。 121
在茶人眼中,山水风云,野鹤杜鹃,尽皆有情,人性化的世界纷然呈现。 121
□中国茶道与道学对人的尊重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121
道家尊人为“万物之灵”,茶道尊人为培育之母,功劳最大。 121
所以茶人之为人,宜自尊其尊,自贵其贵,自重其重,自大其大,自爱自信,与茶同饮。 121
□茶有健体养生、怡情养性之功,而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更是渊远流长,二者惊人相似。道法自然,返璞归真,也是茶道与道家的共同要义。 121
第五章 中国茶道与儒学 135
□儒学是中国的主体文化,品味人生、忧患生命是茶道与儒家的共同主题。 135
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烟一榻拥书眠”,道心文趣兼备,其心可鉴。 135
□封建儒家文化的专制统治,必然产生无数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学士,从而感时伤世,忧患人生。 135
在品茶中怀有忧国忧民情怀的代表人物有陆游、文天祥、袁高、蔡襄等人,他们著有《茶山诗》、《试茶》、《茶录》等,以茶为喻,大声疾呼。 135
□儒士不能一日无茶,其文也不能不以茶为喻。闲适人生也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 135
“平生茶炉为故人,一日不见心生尘”,“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无数美文佳句,写尽茶情风骨。 135
□传统儒士有两种最高境界的生命价值观:学而优则仕,不仕而后隐。但无论为仕还是隐逸山林,茶却是他们的忠实伴侣。 135
“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惟有淡淡茶香,可以使自己心平气静,偷闲一时。 135
□儒学独创茶道以“清”为美意识,升华了中国茶道的美学意境。 135
清于俗尘,清于高洁,清于香馨,清于明哲,两袖清风,清心寡欲,方可脱逸超然,感悟自然,寄情山水。 135
第六章 中国茶道与养生 161
□茶,一可解毒,二可健体,三可养生,四能清心,五能修身。 161
“神龙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此为解毒也! 161
《神农本草》、《本草纲目》中对茶都有“药用”的记载。茶何以被尊为“万病之药”呢? 161
□茶可使人健康长寿。“茶圣”陆羽活了72岁,“茶僧”皎然活了81岁,“五十斤茶”和尚活了130多岁,“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活了88岁。 161
“尝尽天下之茶”的袁枚活了82岁,女茶人冰心活了99岁不能说这些“寿星”就是因为喝茶,但确实他们都是著名的茶人。 161
□茶于养生最大的价值,是养性。中国对养性与养气的重视,远甚于对身体是否健康的重视。养性为本,养身为辅,修养性情好,才是真正的养生目的。 161
茶道与中国养生,是一种内在的认同和本质的联系。 161
□现代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等对茶的研究表明,凡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许多有益成分,茶叶中大多具备。 161
茶能抗癌、防衰老,能提高人体生理活性。目前已分析出茶叶中的化学物质多达600多种,包括生物碱类、芬多酚类、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与氨基酸类等。 161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茶则是对这份天性的最好满足。“品茶者,独品得神”,一人品茶,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奇妙意境。 161
两人对品“得趣”,众人聚品“得慧”,茶的心理功效成为保持人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 161
□茶的生理功效不胜枚举。提神益思,提高效率;降脂降压,保持健康;保肝明目,防辐射抗癌变;抗衰老以延年益寿等。 161
茶道是人类的最佳养生之道。但“天人合一”理念表明,只有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因时而宜,因人而宜,注意某些饮茶禁忌,才能健康长寿,更好地养生。 161
第七章 中国茶道美学 181
□茶道源于中国却发展于日本,形成日本茶道“美的宗教”。 181
日本茶道对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很大。 181
首先是学习引进中国唐朝茶文化阶段,风靡日本;而后借鉴中国茶道,融入禅宗思想和日本的艺术哲学,独创日本茶道。 181
□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是一份深沉的思想积淀。自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奠基,到唐宋元明时期的充分发展; 181
由释、道、儒三教的理念吸收,到李贽、葛洪等大批思想家的推动,淡淡的茶汤已是中国哲学的美学表现之一。 181
□中国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它表现为四大理念: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是哲学基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人文思考; 181
涤除玄鉴、澄怀味象是审美诉求;道法自然、保合太和是茶道美学的基本法则。四大支柱互相依存,共同构筑着茶道美学大厦。 181
□中国茶道虚静空灵,美学境界深幽恬明。茶人的品茶审美过程其实是茶人修身养性的过程,是茶与心灵的对话,也是茶人的返璞归真 181
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是中国茶道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181
□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其表现形式也奇峰兀起。 181
茶道即人道,表现人的气质神韵美;对称照应,体现协调统一的整体美; 181
阴阳动静,成为茶艺变化的节奏美;调和对比,多样统一等,茶道中的辩证思想包罗万象,俯拾皆是。 181
□茶人们既创造美,也可欣赏美;与其说是欣赏茶艺茶道,不如说是在感悟自己的人格和超越自我的情操风骨。 181
茶道精神审美的本质是对“道”的体验,物我同根,应目会心,随想妙得。物质审美有三品:目品其形,鼻品其香,口品其味。 181
第八章 中国茶道与品茗艺术 219
□大相无形,大音稀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品茶艺术花样百出,五彩缤纷。茶文化的核心即茶艺茶道,茶艺主技,载茶道而成艺,茶道主理,因茶艺而得道。 219
□“喝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仅《中国茶经》所录,中国天然名茶即达180余种。 219
茶以名山秀水为宅,以清风明月为伴,钟山川之灵秀,得天地之精和; 219
茶叶清灵秀巧,有无限美感。赏茶有“五品”,耳品目品鼻品口品心品;品茶有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极尽身心感觉之能事,方为欣赏茶艺。 219
□水是茶文化的溶解和寄托。水只是身体之需,而茶则为灵魂之饮。 219
好茶必有好水,好水更有好茶,清泉配佳茗,如佳丽许才子,珠宝嵌璧玉。发茶人清幽之思,念苍生天地之忧,必凭晨露暗泉、世外桃源。 219
□茶艺是茶的艺术,是水的艺术,还是壶的艺术。“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于茶而言,形而上者,茶道也,形而下者,茶技也,水也,壶也。 219
文以字载道,茶以壶载道,以壶演道,以茶具明道。诸多茶具之中,紫砂壶为器中极品、茶艺奇葩。 219
□情因境生,境由茶来。品茗环境,一日静,二日人,三曰心。以静品茶,茶品人生;以心品茗,丝竹之声为人声,松涛之啸为人啸,篁林之幽为心幽; 219
与人品茗,人茶共品,出神,出趣,出慧,出智,心为茶之初雪,茶为人之甘露。 219
□心境是品茗艺术的基本要义。 219
一羽白鸽,与茶香共翔,一袭轻云,与茶色相映,白石清泉,如心香一瓣,与茶味共鸣。 219
茶之道,在心,在艺,在魂;茶之理,由境,由人,由品。 219
念天地之悠悠,观古今之来者,一壶清茶煮历史,一席静淡出宇宙,善哉善哉,一生何求? 219
第九章 红袍茶艺 291
□花茶是诗。诗言志,花茶融志趣一体,花香茶味浑然如一,珠联璧合,志心不已;诗求韵,花茶冲泡程序如诗韵,烫赏冲闷,敬闻品谢,无不成韵。 291
诗平仄,花茶花心茶道如平仄,节奏井然铿然怡然如音律。 291
□绿茶是词。词明心,绿茶晶莹剔透,彻然净悟,如一方碧玉,悬于心畔,芳心尘心,一目了然。 291
词求繁,绿茶不厌其繁,极尽繁盛之能事,焚香除妄,冰心去尘,玉壶养静,清宫迎娇,甘露润莲,凤凰点头,碧玉沉江,观音托瓶,春波荡漾,慧心顿悟,平淡是真 291
□功夫茶是散文。散文在神,在韵,在隽,功夫茶功夫在文外,在茶外,在心外。散文游神天下,归于一理,功夫茶占尽阴阳,起于四合,散于八荒,而集于身心。 291
有孔雀开屏,高山流水,有乌龙入海,祥云行雨,似散非散,有神无神,似功非功,有茶无茶,似气非气,而气贯长虹 291
□红茶是剧。剧表人生,红茶如人生百态,世态芸芸,可清饮辄止,可加糖暴食,可杂烩拼合,可献浪漫情愫。 291
剧求变,矛盾统一,红茶变化万端,机关迭出,时色艳,如樱桃之汁,时晕红,如少女之唇,时清黄,如徐娘之貌。 291
开水泡红茶,水满瓷壶,如春潮暴起,剧情突兀;红茶荡漾水晶杯,如月夜箫声,丹桂花开,演尽人生情境。 291
□禅茶是经。经言禅机,求四大皆空,天地合一,天人共生。禅茶力排世俗,以清静昭示,以虚空隐喻。 291
净手焚香,禅茶空灵;面壁向佛,我口我心;赏投冲洗,泡闻观品,圆通妙觉,大智若愚,大彻大悟。 291
第十章 附录 323
□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诗经》,茶宗教的《圣经》。陆羽阐述着茶“之源”,从其字、其地、其用、其艺,廓开了“南方之嘉木”的源头;茶“之具”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极言其 323
详。这是茶经的奠立基础,也是茶文化的第一要义。 323
□《茶经》“之造”、“之器”、“之煮”、“之饮”是茶经的核心。“之造”是讲述从采茶到制造茶叶、封藏茶叶的程序; 323
“之器”,即为茶具之器,全面阐明器之优劣高下;“之煮”是冲茶技巧,用水法度;“之饮”是赏茶技法,品茶艺术; 323
《茶经》中“之事”、“之出”、“之略”、“之图”,是茶道内蕴,是茶的升华,陆羽用此四节,阐发形而上的茶事艺术。 323
□苏东坡《叶嘉传》再现闽人叶嘉的传奇性茶事活动,为中国茶文化的积淀更增风采。叶嘉的神奇,是茶的神奇,叶嘉的风光,是茶的风光,叶嘉的传记,其实就是中国茶道的又一传记。 323
□我国茶联浩如烟海,由茶联可见中国茶风、茶道、茶艺、茶理之一斑。或文采风流、理趣横生,或辞意隽永、内涵深切; 323
或茶楼明志、茶亭写意,或名人唱和、互致信念。中国茶联是中国茶文化的集中缩影。 323
□世事多纷繁,茶中有真义。茶香的淡,却是人心的酽;茶叶的小,却是心灵的大;茶壶是物,却成人们心中的性灵;山泉是水,人们以为玉浆; 323
茶艺是技,而为人类茶道。 323
茶就是沧桑,茶就是生命,茶就是人生和人性。 323
后记 林治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