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概述 5
第一章 宗教与学术 17
第一节 隋唐佛教的传播 17
一 隋唐佛教概说 17
二 佛教宗派 19
三 佛经的翻译和撰述 23
四 密教与藏传佛教 24
五 高僧与名刹 29
六 佛学的中土化 30
七 禅学的兴盛 32
八 禅宗高僧 34
九 禅与士大夫生活 38
十 禅对文学艺术的渗透 40
第二节 三教融合与新儒学的展开 44
一 三教交融 44
二 道教地位的提高 47
三 佛学的隆盛与排佛 50
四 三教互动与新儒学的展开 52
第三节 宋明理学 55
一 唐代的儒学复兴 55
二 宋代的新儒学 58
三 理学的流派 59
四 理学的思想与精神 60
五 北宋五子 63
六 陆九渊和鹅湖之会 68
七 元代理学 73
八 明前期理学 76
第四节 朱熹与王阳明 79
一 朱熹 79
二 《四书章句集注》及其影响 83
三 王阳明 86
第二章 文学的全面繁荣 93
第一节 唐宋古文运动 94
一 古文与骈文 94
二 韩愈和柳宗元 95
三 唐代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兴 97
四 宋代古文运动和“文以载道” 99
第二节 唐诗 101
一 诗歌的繁荣 101
二 唐诗的时代风貌 104
三 近体诗的确立及其审美影响 104
四 唐代诗歌的演变 105
五 著名诗人 108
六 宋代诗坛的新变 115
第三节 曲子词 116
一 曲子词 116
二 词的兴起和鼎盛 117
三 著名词人和词的几度创新 119
第四节 小说和说唱文学 127
一 传奇 127
二 变文 128
三 话本 129
第五节 杂剧和南戏 132
一 元杂剧 133
二 南戏 138
第三章 艺术 141
第一节 恢弘雄浑的唐代艺术 141
一 唐代书法 141
二 唐代的绘画 151
三 雕塑与石刻 159
四 音乐和舞蹈 164
第二节 崇尚意趣的五代、两宋艺术 171
一 五代绘画 171
二 宋代画院与文人学士画 175
三 崇尚意趣的五代、两宋书法 191
第三节 以古为雅的元代至明代前期书画艺术 196
一 元至明前期的书画艺术 196
二 赵孟頫的书画艺术及其影响 197
三 以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崇古画风 199
四 崇唐宗晋的书法艺术 202
五 明代前期绘画“浙派”与“吴派”的对立 204
第四章 生活方式 207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精神世界 207
一 建筑和居室 207
二 茶文化 209
第二节 风俗娱乐 212
一 赏牡丹 212
二 送别折柳 213
三 下棋 215
第三节 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女性 217
一 女性的立世精神 217
二 一代女皇武则天 219
三 女性之美 220
四 开放的大唐女性 222
第五章 经史学术与学校教育 225
第一节 经史之学与相关辅助学科 225
一 经学的演变 225
二 唐初官修史书 228
三 刘知几的《史通》 230
四 杜佑的《通典》 231
五 宋元史学名著 232
六 地方志与金石学 234
七 类书的编纂 236
八 目录学 238
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 241
一 唐宋教育概观 241
二 唐宋的科举考试 243
三 官学 245
四 国子监 246
五 范仲淹与王安石 247
六 私学 251
七 蒙学的发展 252
八 宋代蒙学的课本与教学 253
第三节 书院的兴盛 257
一 讲学的场所 257
二 书院教育体制 259
三 思想的摇篮 261
四 宋明理学对书院的影响 262
五 北宋六大书院 263
第四节 理学家的伦理教育 267
一 聚众讲学的伦理教育 267
二 针对社会的伦理教育 268
三 蒙学教育中的伦理观 268
四 淡泊功名,为人师表 269
第六章 中外文化交流 271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271
一 草原、戈壁上的丝绸之路 273
二 丝绸之路向西南延伸 274
三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 276
四 西行取经的高僧 277
第二节 长安与敦煌:东西文化的交汇点 281
一 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长安 281
二 东西文化交流的驿站——敦煌 285
第三节 与东亚国家的文化交流 287
一 与日本的文化交往 287
二 与朝鲜的文化交往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