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网络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形成 1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 1
一 局域网(LAN) 1
二 广域网(WAN) 2
三 国际性的广域网——因特网(Internet) 3
四 基于因特网的内联网(Intranet) 4
五 专用网和公共网 5
第二节 网络平台 5
一 信息交通平台撑起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的舞台 5
二 支撑网络的社会需求 11
三 支撑网络的产业政策和社会投资 13
四 支撑网络的社会教育和技术装备 16
第三节 网络社会的形成 17
一 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系的社会——网络社会 17
二 网络社会的特点 23
三 信息霸权社会——各国对信息资源控制与利用水平的差异 25
第二章 网络社会——一个特殊的社会 28
第一节 数字化社会 28
一 数字化的身份 28
二 数字化犯罪 29
三 数字化图书馆 30
四 数字化军队 31
第二节 虚拟的社会 32
一 虚拟现实 32
二 虚拟生存 34
第三节 跨国跨文化即时交流的社会 38
一 跨国交流的社会 38
二 跨文化交流的社会 39
三 即时交流的社会 41
第四节 网络社会规范 41
一 网络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含义 42
二 网络社会规范的结构与功能 43
第五节网络社会传播的特点——网络媒体的特点 46
第三章 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 51
第一节概述 51
一 什么是传播和传播学 51
二 网络传播(学)的产生 53
第二节 传统传播的基本特性 54
一 人际传播的特点 54
二 组织传播的特点 55
三 大众传播的特点 56
第三节 网络传播的特殊性 58
第四节 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
第四章 跨文化网络传播 64
第一节 网络时代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65
一 抵御迫在眉睫的文化侵略 65
二 抓住机遇,准确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 67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68
一 双方文化共享性差 68
二 无意识的先入为主 83
第三节 跨文化网络传播工作研究 84
一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84
二 跨文化传播工作的特点 86
三 跨文化网络传播中应注意的问题 88
第五章 网络传播研究与发展 92
第一节大众传播业的变革 92
一 新闻工作者工作方式的变革 92
二 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 93
三 编辑方式的变革 94
四 新闻出版产品发行和传送方式的变革 94
五 受众地位及其与媒介关系的变革 95
六 媒介角色的变化 95
七 传统媒体的变革 96
第二节 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现状 97
一 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兴起 97
二 我国对互联网研究的现状 97
三 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现状 99
四 网络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 102
第三节网络传播的研究对象 103
第四节网络传播学的基本框架 104
第六章 网站 108
第一节 网站的分类 108
第二节 网站建设 111
一 类型定位 112
二 浏览群定位 112
三 特色定位 113
四 栏目主题定位 114
五 网站建设人员 117
第三节 网站设计 117
一 站名与主页的设计原则 117
二 栏目设计与选题内容 120
三 刊出内容的选择原则 122
四 表达 方式 124
第四节网站维护 125
一 更新周期 125
二 网络安全 126
三 技术升级 137
第七章 网页设计 138
第一节 页面设计通则 138
一 醒目原则 138
二 美感原则 139
三 超链接原则 149
四 精练原则 151
五 交互原则 152
六 检索原则 152
七 精品意识原则 154
第二节 页面设计 155
一 页面组成 155
二 文字排版与图片安排 156
三 文字内容编辑 157
四 动画、视频安排 159
五 音频安排 160
第三节 链接设计 161
一 超链接的思维特点 161
二 超链接的组成 163
三 超链接的分类 164
四 页面链接关系 165
五 内容表达组织方式 166
第四节 页面艺术设计 168
一 版式布局 168
二 色彩的运用 173
第五节主页议计 177
第八章 祝频音频设计 189
第一节 动画设计 189
一 动画的运用原则 189
二 动画原理 193
三 Web动画设计与制作 197
第二节 影像视频设计 206
一 视频运用 206
二 视频设计 207
三 视频工具 209
第三节 音频设计 210
一 音频运用 210
二 音频设计 211
三 音频工具 213
第四节 多中媒体的综合运用 214
一 多种媒体综合运用效果与原则 214
二 多媒体素材的特点 215
三 多媒体编辑与合成 216
四 多媒体处理与传播技术(单媒体使用) 218
第九章 交互性设计 220
第一节 交互性在网站功能中的作用 220
一 交互性与参与感 220
二 交互性与链接设计 221
三 交互性在网站中的作用 222
第二节 交互性总体设计 224
一 网页交互类型 224
二 栏目交互性设计 225
三 交互内容设计 226
四 交互时机设计 227
五 交互控制设计 227
六 交互视觉特性 228
第三节 页面交互性设计 230
一 用户控制性 230
二 页面设计“傻瓜化” 232
三 页面设计要统一化 232
第十章 论坛设计 234
第一节 论坛的种类 234
一 新闻组 Usenet及其应用 234
二 电子论坛BBS 237
第二节 BBS的功能及特点 237
一 BBS的分类 237
二 BBS的功能及特点 238
三 BBS的文化特点 240
第三节 BBS内容设计 241
一 BBS内容定位 241
二 把握论坛方向 242
第四节 BBS站点迸站的方式 244
一 远程登陆方式 244
二 WWW形式访问BBS 244
第五节 建立BBS 245
一 建站 245
二 站点管理 246
第十一章 网站工具 252
第一节 网页制作工具 252
一 主页制作软件 252
二 图像处理软件 254
三 3D文字控制软件 254
四 Java程序 255
第二节 用户网络工具 255
一 网络浏览工具 255
二 电子邮件工具 257
三 下载工具 259
四 网上交流工具 260
第三节 网站管理工具 262
一 网络管理 262
二 网络管理系统 264
三 文件传输工具 265
四 收发邮件工具 266
五 网络安全工具 266
第十二章 网站经营管理 273
第一节 经营网站要求具备的条件 273
一 技术创新能力 273
二 经营管理能力 273
三 信息源开发和加工能力 274
四 资本运作能力 274
五 公司决策层的协作能力 275
六 公司章程的作用 275
第二节 网站特色的建设 275
一 内容为王 275
二 个人化服务 278
第三节 网站商业运作 279
一 风险投资 279
二 网络广告 280
三 电子商务 285
四 咨询服务 290
五 公司股票上市 291
第四节 网站人力资源 292
一 人力资源开发 292
二 内部机制建立 293
第五节 网站推厂 294
一 脱机宣传 295
二 网上宣传 297
三 定向宣传 298
第十三章 网站评价 300
第一节网站的评价标准 300
一 网站评价机构的评价标准 300
二 用户对网站的评价标准 301
三 网站的商业价值标准 303
第二节 网站的评价方法 304
一 网站内部的评价方法 304
二 第三方统计机构的评价方法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