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人生与人生观 1
一 人生 1
二 人生观 4
第二节 当化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 7
一 80年代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 8
二 90年代大学生面临的人生选择 11
第三节 人生理论的学习与实践 16
一 人生的理论与实践 16
二 《人生理论与实践》课程 18
三 学习《人生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及方法 19
第二章 人的本质 22
第一节 人类思想史留下的思考 22
一 中国思想史上的人本质理论 22
二 西方思想史上的人本质理论 24
三 评析与思考 2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28
一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不同 29
二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31
三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3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 36
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的方法 36
二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人的本质 38
三 剖析“人的本质自私论” 40
第三章 人的主体性 43
第一节 主体和客体 43
一 主体和客体的规定性 43
二 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及相互作用的途径 4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思想 47
一 主体性的涵义 47
二 主体性的发展演化过程 49
三 主体性的发生和发展的机制 50
四 主体性的表现 52
第三节 主体性与人生 53
一 正确理解和掌握主体性原则 54
二 主体性思想为奋发有为的人生奠定理论基础 55
三 改革开放为主体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舞台 57
第四章 人的需要 60
第一节 人的需要及其基本特征 60
一 需要是人的“内在必然性” 61
二 需要的实质 61
三 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63
第二节 人的需要的种类和层次 66
一 需要的种类 66
二 需要的层次 68
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评介 69
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需要与社会实践 71
第三节 人的需要与当今社会实践 71
二 大学生的需要及其特点 75
三 正确对待需要问题 76
第五章 人的价值 78
第一节 价值与人的价值 78
一 什么是价值 78
二 人的价值问题提出的历史过程 79
三 人的价值的基本特征 81
第二节 人生价值观 82
一 人生价值观的涵义 82
二 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84
三 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 85
第三节 人生价值取向 88
一 人生价值的评价 88
二 人生价值选择与价值实现 90
第六章 人生目的 94
第一节 人生目的的形成及作用 94
一 人生目的及其形成 94
二 人生目的的作用 95
三 实践是实现人生目的的根本途径 97
第二节 人生目的的类型及选择 98
一 人生目的的类型 98
二 人生目的的选择 104
一 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的科学依据 109
第三节 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109
二 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的主要内容 111
第七章 人生理想 113
第一节 人生理想的形成及作用 113
一 人生理想及其基本特征 113
二 人生理想的形成 116
三 人生理想的作用 117
第二节 人生理想的内容及层次 119
一 人生理想的内容 119
二 人生理想的层次 122
第三节 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实现 124
一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24
二 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 126
三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条件 129
第八章 人生选择 132
第一节 人生选择的必然性 132
一 什么是人生选择 132
二 人生选择的特点 133
三 人生选择的意义 134
第二节 与人生选择相关的几个范畴 136
一 人生选择与人生冲突 136
二 人生选择与人生自由 138
三 人生选择与人生责任 141
四 人生选择的双重结构 143
第三节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144
一 职业和职业选择 145
二 科学地进行职业选择 146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新特点 148
第九章 人生道路 151
第一节 人生道路及其特点 151
一 何谓人生道路 152
二 人生道路的特点 154
第二节 人生发展的必由之路 156
一 “两个结合”是人生发展的必由之路 156
二 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经验 158
三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正确道路 159
一 顺境与逆境 162
第三节 正确处理人生道路的矛盾 162
二 命运与机遇 165
第十章 人生与道德 167
第一节 道德概述 167
一 道德的涵义与特征 167
二 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 170
三 道德评价 171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174
一 “克已奉公,精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传统 175
二 推崇仁爱好礼,强调人际和谐 175
三 提倡人伦价值,强调道德责任 177
四 “修已慎独”与“勇毅力行”的道德实践传统 177
一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大学生的要求 179
第三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79
一 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时期 180
二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181
三 道德品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83
第四节 攀登道德境界的高峰 185
一 道德使人生质量提高 186
二 道德使人幸福、快乐 187
三 在改革的浪潮中勇攀道德境界的高峰 188
第十一章 人生与审美 190
第一节 美的本质 190
一 人类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90
二 美的形态 193
三 美和真、善的统一 195
第二节 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197
一 审美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
二 人生审美的标准 199
三 大学生审美的特点 202
第三节 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塑造美的人生 203
一 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203
二 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 205
三 培养理想人格,塑造美的人生 206
第十二章 人生与爱情 207
第一节 爱情的本质与特征 207
一 什么是爱情 207
二 爱情的基本特征 210
一 树立正确的择偶观 211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11
二 爱情生活与道德 212
三 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 214
一 正确选择恋爱时期 215
第三节 大学生的恋爱与爱情 215
二 爱情与学业 216
三 爱情与友谊 217
四 爱情与失恋 219
第十三章 人生与人际关系 221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涵义及类型 221
一 人际关系的涵义 221
二 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意义 223
三 人际关系的类型 226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及其原则 229
一 建立人际关系的条件 229
二 影响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若干因素 231
三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238
第三节 人际关系协调的艺术和技巧 239
一 优化个人形象的艺术和技巧 239
二 倾听的艺术和技巧 240
三 谈话的艺术和技巧 241
四 非语言沟通的艺术和技巧 244
第十四章 人生与心理健康 250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50
一 心理健康对人生的意义 250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253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简要分析 255
一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258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 258
二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261
第三节 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 264
一 清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264
二 培养健康心理的途径 266
第十五章 人生与成才 270
第一节 人才概述 270
一 人才及其特征 270
二 人才的基本要素及类型和层次 272
三 成才对人生的意义 273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人才特征及其成长规律 274
一 社会主义人才的基本特征 275
二 社会主义人才的成长规律 277
第三节 大学生的成才之路 279
二 大学生成才的基本因素 281
三 大学生成才目标的设定与实现 28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成才 286
一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人才 286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287
三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奋发成才 289
后记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