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柯文慧 1
科学主义之前世今生 3
什么是科学主义? 3
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 5
绝对正确 8
天国的学术 12
科学文化:超越斯诺与回归斯诺——有感于《两种文化》新译本之出版 14
关于科学精神的随想 17
当代“两种文化”冲突的意义——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23
“科学大战”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31
科学话语权的争夺及策略 34
超越人文主义:“敬畏自然”论战的启示与挑战 42
我们“消费”得起“科学主义”吗? 48
科学传播 53
是拓展科普概念的时候了! 53
从普及到传播,从信赖到理解 62
公民立场何以可能? 65
科学传播主体的结构分析 71
论科普的立场与科学传播的信条 76
约翰·杜兰特对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研究——缺失模型 82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及其困难 89
科学传播也有负面效应 103
造桥,还是挖沟?——评《第三种文化》 106
谣言、阴谋与公民立场 109
不要轻信自己拥有真理——《敬畏自然》序 112
科学辨伪 117
反科学种种:一种语义分析 117
再说“反科学” 130
好的归科学,坏的归魔鬼 135
唯科学·反科学·伪科学 142
科学的迷信与迷信的科学 152
过度美化就是一种歪曲 155
不要随意将“反科学”阵营扩大化——与肖显静先生商榷 160
不要去和伪科学踢没有裁判的足球 163
如何辨别身边的伪科学? 165
报纸的良心——以彩票中奖预测为例 168
“老中医绝食”事件的二阶考察:激情与科学的态度 170
另类科学的历程——《中国类科学》读后 177
穿越不确定性花园 180
学术打假与法治观念 183
价值理性 187
皮罗的梨树 187
论科学与正确之关系——以托勒密与哥白尼学说为例 189
理智的魔鬼抑或狂妄的天使:科学是否需要监督和制衡? 196
风险社会中的科学与民主 200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 205
美国版“水变油”:反科学的CIA?——从《链式反应》想到《天使与魔鬼》 208
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 211
商业化科学有时很可怕 214
现代化与“妈的奶最腥” 217
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 219
只是一场假想的骗局吗?——《摩羯星一号》和美国“登月造假”公案 222
科学与幸福 227
《天龙八部》和9·11事件——科学技术和文化关系的反思 227
要年薪多少才能日日欢歌? 230
在自己的家乡失去意义 234
金花银朵的夜晚 237
机器复制时代的生活 240
非典型的人生 243
抗SARS病毒与战争模型 246
发言遥控器——有关用拇指发言的幻想 248
树立你的“人死观” 251
人死观:必然与自由 255
记录好不好?隐私留不留?——影片《最终剪辑》引起的遐想 257
科学之外 263
遥远的罪恶与你我有关 263
生产力概念需要重新界定 266
当星空不在 268
《黑客帝国》:一个越讲越差的故事 271
感受印第安人的疼痛 274
未来的天空:有没有阳光?——《羚羊与秧鸡》序 277
我们还能不能有后天?——《明日之后》序 282
博物之路 286
“关切”然后“认识” 288
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科学 291
“NGO”的学术 294
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佛性——读《西望梵天》 297
科学主义与宗教神学结合的非典型配置——读《上帝与理性》 299
摩托车保养与禅有何相干?——技术时代的求道之路 302
《黑客帝国》的宗教启示 306
代跋:岭树重遮千里目——第四次科学文化研讨会备忘录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