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1
第一章 先秦时期:中国史学的童年 1
第一节 远古的传说 1
一 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 1
二 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 4
第二节 从卜辞到国史 5
一 卜辞和金文的记载 5
二 《尚书》和《诗经》 6
三 周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9
四 宗周晚年和春秋时期的国史 11
第三节 孔子和《春秋》 14
一 孔子修《春秋》 14
二 《春秋》的属辞比事 16
三 《春秋》尊王道重人事 17
第四节 战国时期私人撰述的发展 19
一 《左传》和《国语》 19
二 《竹书纪年》、《世本》和《战国策》 23
第二章 秦汉时期:中国史学的成长 27
第一节 秦汉史学和秦汉政治 27
一 秦焚书和秦刻石 27
二 汉初君臣论历代兴废 28
三 尊儒和阴阳五行说、谶纬说的流行 29
第二节 司马迁和《史记》 36
一 司马迁的家学 36
二 司马迁著《史记》 38
三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 40
四 《史记》的续补 53
第三节 刘向、歆和典籍校雠 54
一 刘氏父子生平 54
二 刘氏父子的史学思想 55
三 刘氏父子在典籍校雠上的贡献 56
第四节 班固和《汉书》 60
一 班固的家学 60
二 班固断代为史 61
三 《汉书》的博洽 67
四 《汉纪》的继出和《汉书》的专门之学 73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史学的发展 78
第一节 时代的特点及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78
一 时代特点与史学发展趋势 78
二 史书数量的剧增和种类的丰富 80
三 地方史、民族史和关于域外情况的记述 82
四 家史、谱牒和别传 87
五 通史撰述和历史笔记 90
第二节 皇朝史撰述的兴盛(上) 94
一 皇朝史撰述的兴盛 94
二 陈寿和《三国志》 97
三 司马彪《续汉书》八志、袁宏《后汉纪》和范晔《后汉书》 100
四 沈约、萧子显和魏收的皇朝史撰述 108
第三节 皇朝史撰述的兴盛(下) 113
一 历史意识的强化和史馆的设立 113
二 五代史纪传和《五代史志》 115
三 新修《晋书》和《南史》、《北史》 119
四 附论 吴兢和《贞观政要》 122
第四节 史学理论的发展——刘知几和《史通》 125
一 刘知几著《史通》 125
二 《史通》的史学批评理论 127
三 刘知几论“史才三长” 132
第五节 典制史的崛起——杜佑和《通典》 133
一 杜佑著《通典》 133
二 《通典》关于国家职能认识的新发展 135
三 杜佑的史学思想和朴素的历史进化观 137
第六节 历史思想领域的成就 141
一 神灭论与兴亡论 141
二 封建论与民族论 144
三 《人物志》与帝王论 146
第七节 历史文献学的成长 154
一 史书部类趋于定型 154
二 史注的突出成就 155
三 文献整理、总集和类书 160
第四章 宋元时期:中国史学的继续发展 162
第一节 宋元时期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162
一 宋元时期史学的特点 162
二 民族史、地方史和域外史 165
三 宋元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68
第二节 宋元时期史学思想和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170
一 理学对宋元史学思想的影响 170
二 宋元时期史学思想的发展 172
三 宋元时期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175
第三节 欧阳修多方面的史学成就 178
一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 178
二 开风气的历史文献学工作 182
三 历史文学上的主张和成就 186
第四节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87
一 《资治通鉴》的编修 187
二 “资治”的指导思想 191
三 历史文学的成就 193
第五节 郑樵和《通志》 195
一 《通志》的编修 195
二 郑樵的史学批评和史学思想 197
三 历史文献学的主张 200
第六节 朱熹的历史哲学和史学 203
一 朱熹的历史哲学 203
二 《资治通鉴纲目》和《伊洛渊源录》 207
三 历史文献学上的贡献 208
第七节 马端临和《文献通考》 211
一 《文献通考》的编修 211
二 马端临的史学思想 213
三 马端临的文献学 217
第五章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衰老时期的史学 220
第一节 明清时期史学领域的变化 220
一 明清时期的史学特点 220
二 明代的史学 221
三 明末清初的史学和经世致用 221
四 清代学术和乾嘉考据 223
第二节 明代的史学成就 225
一 明代官修史籍 225
二 郑晓、王世贞、李贽、焦竑等人的史学 228
三 明末史学 234
第三节 黄宗羲、王夫之的史学 237
一 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 237
二 《明夷待访录》的思想倾向 238
三 有关明代文献和《明儒学案》 242
四 王夫之著《读通鉴论》 244
五 王夫之的史论方法 245
六 王夫之的史学思想 248
第四节 顾炎武、顾祖禹和马骕的史学 254
一 顾炎武著《日知录》 254
二 顾炎武治史特点 256
三 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258
四 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 261
五 顾祖禹提倡经世之学 262
六 《读史方舆纪要》著述特点 264
七 马骕的史学成就 267
第五节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和乾嘉考据史学 270
一 明清时期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270
二 钱大昕、崔述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史学 274
三 简说清代修史 280
第六节 章学诚著《文史通义》 281
一 史学经世思想的发展 281
二 重视“别识心裁” 284
三 “史义”与“史德” 286
四 地方志的理论与实践 289
第七节 龚自珍的史学 292
一 提出“尊史”说 292
二 纵论历史变迁 295
三 建议西北建设 298
四 复兴经世之学 299
第六章 近代史学(上) 302
第一节 民族危机的紧迫感 302
一 魏源的爱国史学著述 302
二 《瀛环志略》、《夷氛闻记》和《中西纪事》 308
三 边疆历史地理学的兴起 313
第二节 近代维新派的史学成就 315
一 早期维新派王韬的史学思想 315
二 黄遵宪《日本国志》的成就 318
三 康有为历史必变的思想和维新变法 321
第三节 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和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326
一 “新史学”思潮及其代表梁启超 326
二 夏曾佑在通史撰著上的成就 330
三 20世纪初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333
第七章 近代史学(下) 339
第一节 中国史学的近代化 339
一 史学近代化的特点 339
二 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史学近代化过程的影响 341
第二节 “五四”后的梁启超史学 341
一 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变化 341
二 对清代学术的总结 344
三 历史研究法 346
第三节 胡适的学术研究方法论和顾颉刚的“古史辨” 349
一 胡适的实用主义 349
二 实用主义的学术研究方法论 351
三 顾颉刚的“古史辨” 352
四 《禹贡》杂志与边疆地理研究 354
第四节 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的史学 355
一 王国维的古史新证 355
二 诗文笺证和“民族文化之史” 358
三 宗教史,文献学,“表微书” 362
第五节 中国近代考古学对史学的影响 365
一 中国近代考古学 365
二 中国猿人的发现 366
三 甲骨学对近代史学的影响 368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37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 371
一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逐步传播 371
二 李大钊的贡献 372
三 郭沫若的贡献 374
四 通史、社会史、思想史等方面的成就 376
五 在斗争中建立起来 38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382
一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潮 382
二 新中国成立后17年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成就 383
三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考验 385
四 马克思主义史学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386
第三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 388
一 毛泽东关于史学工作的理论 388
二 毛泽东关于中国历史的理论 392
重版后记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