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1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5
1.1 原子结构 5
1.1.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5
1.1.2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8
1.1.3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 8
1.1.4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0
1.2 分子结构 14
1.2.1 共价键理论 14
1.2.2 杂化与杂化轨道 15
1.2.3 分子间的作用力 17
习题 18
第2章 溶液 20
2.1 溶液的浓度 20
2.1.1 溶液的浓度的表示方法 20
2.1.2 溶液浓度之间的换算 22
2.2 溶液的依数性 23
2.2.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3
2.2.2 溶液的沸点升高 24
2.2.3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24
2.2.4 溶液的渗透压 25
习题 26
第3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7
3.1 化学反应速率 27
3.1.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7
3.1.2 活化能 28
3.1.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9
3.2 化学平衡 31
3.2.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31
3.2.2 化学平衡 31
3.2.3 化学平衡常数 32
3.2.4 平衡常数的意义 34
3.2.5 多重平衡的平衡常数 35
3.2.6 化学平衡的移动 35
习题 39
第4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41
4.1 电解质溶液 41
4.1.1 强电解质溶液 41
4.1.2 弱电解质溶液 42
4.2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44
4.2.1 同离子效应 44
4.2.2 缓冲溶液 45
4.3 酸碱理论简介 48
4.3.1 酸碱质子理论 48
4.3.2 酸碱电子理论 50
4.4 盐类水解 51
4.4.1 盐类水解的实质 51
4.4.2 各类盐的水解平衡 52
4.4.3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53
4.4.4 盐类水解的应用 53
4.5 沉淀和离子平衡 54
4.5.1 溶度积 54
4.5.2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55
习题 56
第5章 滴定分析法 58
5.1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58
5.1.1 准确度和误差 58
5.1.2 精密度和偏差 59
5.1.3 误差及偏差的表示方法 59
5.1.4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62
5.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63
5.2.1 有效数字的概念 63
5.2.2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64
5.2.3 有效数字的运算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65
5.3 滴定分析法 66
5.3.1 滴定分析法的概念 66
5.3.2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67
5.3.3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条件 67
5.3.4 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 68
5.3.5 标准溶液 69
5.3.6 滴定分析法的简单计算 70
习题 72
第6章 重量分析法 74
6.1 挥发法 74
6.1.1 直接法 74
6.1.2 间接法 74
6.2 萃取法 75
6.2.1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75
6.2.2 萃取效率 76
6.3 沉淀法 77
6.3.1 沉淀的类型和对沉淀的要求 77
6.3.2 沉淀剂的选择 78
6.3.3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79
习题 80
第7章 酸碱滴定法 82
7.1 酸碱指示剂 82
7.1.1 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82
7.1.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82
7.1.3 混合指示剂 84
7.2 酸碱滴定类型及指示剂的选择 85
7.2.1 一元强碱(酸)滴定一元强酸(碱) 85
7.2.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87
7.2.3 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89
7.2.4 多元酸的滴定 89
7.2.5 多元碱的滴定 90
7.3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应用 91
7.3.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91
7.3.2 应用实例 91
习题 92
第8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93
8.1 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93
8.1.1 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方法 93
8.1.2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 94
8.2 能斯特方程 94
8.2.1 标准电极电势 94
8.2.2 能斯特方程 97
8.3 氧化还原滴定及其终点的确定 97
8.3.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98
8.3.2 氧化还原滴定用的指示剂 98
8.4 常用的氧化还原测定方法 99
8.4.1 高锰酸钾法 99
8.4.2 重铬酸钾法 100
8.4.3 碘法(碘量法) 101
习题 104
第9章 配位滴定法 106
9.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06
9.1.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06
9.1.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07
9.2 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状况 108
9.2.1 配位平衡 108
9.2.2 配位平衡的移动及其应用 109
9.3 螯合物 111
9.3.1 螯合物的概念 111
9.3.2 螯合物的特性 112
9.4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112
9.5 配位滴定法 112
9.5.1 配位滴定法概述 112
9.5.2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114
习题 115
第10章 沉淀滴定法 117
10.1 莫尔法 117
10.1.1 基本原理 117
10.1.2 滴定条件 117
10.2 佛尔哈德法 118
10.2.1 基本原理 118
10.2.2 滴定条件 119
10.3 法扬司法 119
10.3.1 基本原理 119
10.3.2 滴定条件 120
10.4 应用与示例 120
10.4.1 无机卤化物和有机碱氢卤酸盐的测定 120
10.4.2 有机卤化物的测定 121
习题 122
第11章 分光光度法 123
11.1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123
11.1.1 光的本质与溶液颜色的关系 123
11.1.2 光的吸收定律 123
11.1.3 吸收光谱 125
11.2 定量分析方法 125
11.2.1 单组分的定量 125
11.2.2 多组分的定量 126
11.3 显色反应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127
11.3.1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127
11.3.2 误差来源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127
习题 128
第12章 烃 129
12.1 有机化合物概述 129
12.1.1 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129
12.1.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30
12.1.3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31
12.2 饱和烃 133
12.2.1 烷烃的分子结构 133
12.2.2 烷烃的命名 134
12.2.3 烷烃的性质 135
12.2.4 环烷烃 137
12.3 不饱和烃 139
12.3.1 烯烃 139
12.3.2 炔烃 144
12.3.3 芳香烃 146
12.3.4 萜类化合物 155
12.3.5 重要的烃 157
习题 158
第13章 卤代烃 161
13.1 卤代烃的分类 161
13.2 卤代烃的命名 161
13.2.1 习惯命名法 161
13.2.2 系统命名法 162
13.3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62
13.4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63
13.4.1 取代反应 163
13.4.2 消除反应 164
13.4.3 与金属Mg的反应 165
13.5 重要的卤代烃 165
习题 166
第14章 立体异构 168
14.1 顺反异构 168
14.1.1 顺反异构现象 168
14.1.2 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169
14.2 光学异构 170
14.2.1 物质的光学活性 170
14.2.2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172
14.2.3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175
14.3 构象异构 176
14.3.1 乙烷的构象 176
14.3.2 丁烷的构象 177
14.3.3 环己烷的构象 177
习题 179
第15章 醇 酚 醚 181
15.1 醇 181
15.1.1 醇的分类 181
15.1.2 醇的命名 182
15.1.3 醇的性质 182
15.1.4 重要的醇 185
15.2 酚 186
15.2.1 酚的分类和命名 187
15.2.2 酚的性质 187
15.2.3 重要的酚 188
15.3 醚 190
15.3.1 醚的分类与命名 190
15.3.2 醚的性质 190
15.3.3 过氧化物的生成 191
15.3.4 重要的醚 191
习题 192
第16章 醛 酮 醌 194
16.1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194
16.2 醛酮的结构和性质 194
16.2.1 醛酮的分子结构 194
16.2.2 醛酮的物理性质 195
16.2.3 醛酮的化学性质 195
16.3 重要的醛和酮 198
16.4 醌 199
16.4.1 醌的结构、性质和命名 199
16.4.2 重要的醌及其衍生物 199
习题 200
第17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 202
17.1 羧酸 202
17.1.1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202
17.1.2 羧酸的结构和性质 204
17.1.3 重要的羧酸 208
17.2 羧酸衍生物 209
17.2.1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209
17.2.2 羧酸衍生物的性质 210
17.2.3 重要的羧酸衍生物 212
17.3 取代酸 213
17.3.1 羟基酸 213
17.3.2 羰基酸 215
17.3.3 重要的取代酸 216
习题 217
第18章 含氮含磷化合物 219
18.1 硝基化合物 219
18.1.1 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219
18.1.2 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20
18.2 胺 221
18.2.1 胺的结构 221
18.2.2 胺的分类 221
18.2.3 胺的命名 222
18.2.4 胺的性质 222
18.2.5 季铵盐和季铵碱 227
18.2.6 重要的胺 227
18.3 有机含磷化合物 228
18.3.1 有机含磷化合物的分类和名称 229
18.3.2 有机含磷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31
18.3.3 有机磷农药 232
习题 233
第19章 杂环化合物 235
19.1 杂环化合物 235
19.1.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235
19.1.2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236
19.1.3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237
19.1.4 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40
19.2 生物碱 244
19.2.1 生物碱的概念及一般性质 244
19.2.2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45
19.2.3 重要的生物碱 245
习题 247
第20章 糖、脂和蛋白质 249
20.1 糖类化合物 249
20.1.1 单糖 249
20.1.2 二糖 252
20.1.3 多糖 254
20.2 脂类 256
20.2.1 油脂 256
20.2.2 类脂化合物 259
20.3 蛋白质 261
20.3.1 氨基酸 261
20.3.2 蛋白质的结构 266
20.3.3 蛋白质的性质 268
习题 270
附录 272
附表1 酸、碱的离解常数 272
附表2 溶度积常数(298.15K) 273
附表3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 275
附表4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98.15K) 277
参考文献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