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三角关系 3
总统、立法与行政三角关系在内阁制下的定位 3
第2篇 立院改造 29
立法院结构与职权变迁的评估——以国民党宪改文本为分析的焦距 29
立委选制的理论省思与改革方案的影响评估 47
以直接民主改革间接民主的论述与评估 67
第3篇 政府再造 89
以理论导向研究途径评估国家发展会议 89
改造政府层级的宏观原则 107
省谘议会的建制方向、角色扮演与价值追求 117
第4篇 宪政改革 135
营造理想的宪改情境 135
大公无私精神掌握宪改主轴 139
合理解决宪改冲突 143
宪改乌鸦的珍贵性 147
远离宪改的思维误区 151
由一字联想宪改方向 155
宪改利多:本尊与分身的合一 159
建构永续发展的宪政体制 163
中央体制设计应有的原则 167
推动防制立法懈怠条款的可议性 171
对宪改「威胁生存条款」的商榷 175
政院角色在修宪中的两种走向 177
宪政改革的基石:公道 179
体制改革成功的要件:表里一致 183
从结构现实性谈宪改争论 187
由政治熵谈宪政改革 189
宪政体制争论所要关切的问题 193
新体制所衍生的问题 197
第5篇 退职条例 203
中央民代退酬条例草案的特性与评估 203
要求资深中央民代退职无关台湾观 207
增额民代适用资深民代退职条例的不当性 211
规划国代支给条例所显露的不当决策心态 215
解析研议国代报酬支给条例的结构性因素 219
第6篇 预算问题 225
论如何解决有违宪之嫌的预算案 225
评论解决有争议的预算案之道 229
宪法规定科教文预算比例所呈现的意义 233
第7篇 国会问题 239
透视一党立法的隐忧 239
立法院议事失序功能不彰的原因及其解决之道 243
国会正义的沦丧:从「政务官退职酬劳金给与条例」谈起 249
论证立院可以违法失职事由——弹劾正副总统 253
立院可弹劾违法失职正副总统的功能 257
期待立法院开启机会之窗 261
立院行政监督应守伦理规范 265
以组织合并观点论国会改造 269
透视国大扩权的谬误 273
国代选举与宪政改革 277
省籍的隔阂不容再加深了——由研设大陆代表谈起 281
评估监院选举时的弹劾与纠正 285
第8篇 内阁运作 291
由「万木有声话阁揆」联想一些宪政问题 291
万木有声话阁揆的评估 295
内阁应不应总辞争论的走调与辩证 299
内阁要不要总辞由政党决定的再商榷 303
阁揆人选应为社会各界的最大公约数 307
民进党行使阁揆同意权的前提:前瞻性 311
筹组联合内阁的可议性 315
联合内阁的负面效应 319
行政权中心转向总统时——阁揆的宪政尴尬 323
以开心见诚凝聚内阁团队 327
内阁团队有效运作之道 331
选举内阁应有的特性 335
由宪政体制论断总统慰留阁员的政治伦理 339
大胸襟与大阁揆 341
副总统与阁揆同一人化的尴尬 345
宪法职位由同一人兼任的正负功能 349
兼任宪法职位争议所凸显的问题 353
珍惜宪法解释的历史时刻 357
由汇款案看弹劾权行使问题 361
民间人士入小内阁的潜在功能 365
探讨内阁要总辞的道理 369
准内阁制的困境——由立院的两项决定谈起 373
剖析「尊李联宋、善待二吴、顺萧章」的假定 377
第9篇 政党政治 383
成立新党有必要吗 383
对新党的悲观看法 387
政党执政取决于人民的相信吗 391
形塑政党协商体制及政党社群 395
政党「同林鸟同向飞」五要件 399
主席选举具历史盛宴的标竿 403
下届民进党主席的历史使命 407
民进党权力结构转变时刻的慎思 411
政党分际被颠覆的隐忧 415
政党同质化与选民的选举抉择 419
成熟政党政治的指标 423
三党共治与宪法机关的权力分享 427
三党一派不过半能听到「上帝的声音」? 431
第10篇 地方自治 437
地方自治法制化的正确途径 437
省级组织法制化所引起的论争 443
省院辖市化的另类思考 449
理性设计行政层级的精简 451
拟似行政双元制的有效运作 455
议场市场化的危机 459
代议士形塑形象之道 463
第11篇 程序正义 469
程序正义的内涵与重要性 469
政治冲突的解决之道 477
日落立法的内涵、原则与可行性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