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彭亚非 1
引论 1
一 一个值得重提的诗学话题 2
二 对几个关键词的思考与辨析 11
第一章 明代之前诗情观念的几种类型 18
第一节 远古歌谣和《诗经》对诗情的本能表达 19
一 本性之情的诗意化与诗性之情的自发表达 19
二 人性之情的自觉化与人文之情的文构形美化 23
第二节“诗言志”:中国诗情观念的理性自觉 26
一“志”情的政治和道德承载 27
二“温柔敦厚”的情感要求与审美呈现 33
第三节“骚情”:情志并重的诗情理念 35
一 家国之情与个体之情的完美融合 36
二“怨且怒”的情感特征与表达特点 40
第四节“诗缘情”:情的突围与礼的节制 45
一“缘情”诗情的本体性 46
二“缘情”诗情的个体性 48
三 礼对“缘情”诗情的节制 50
第五节“诗言意”:诗情的拓展与另类表述 51
一“意情”的本体性和包容性 53
二“意情”的升华性和超验性 55
三“心无系累”的情感状态与美学境界 57
小结 60
第二章 性灵诗情——对诗情境界的开拓和追问 63
第一节 明代的诗情观概况 63
一“文外无道,道外无文”:明代前期的“言志”诗情 65
二“诗者,情之自鸣者也”:明代中期的“缘情”诗情 67
第二节 性灵文人的诗情观 70
一 性灵文人对诗情本体性的认识 71
二 性灵文人对诗情自然性的认识 73
三 性灵文人对诗情个体性的认识 75
四 性灵文人对诗情超越性的认识 77
第三节 性灵文人的诗情内涵 79
一 以俗情入诗 79
二 以闲情入诗 89
三 以艳情入诗 93
小结 98
第三章 性灵诗情的诗意拓展 100
第一节 脱其粘而释其缚:性灵诗情的自由本质 100
一 脱古人之缚 100
二 脱成法之缚 104
三 脱学问之缚 107
第二节真、趣、奇:性灵诗情的诗美追求 111
一真 111
二趣 119
三奇 127
第三节“迫而呼者不择声”:性灵诗情的表达特点 133
一 信腕直寄 133
二 发之于诗,若哭若骂 138
小结 142
第四章 性灵诗情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45
第一节 文治文化背景下的“重情”诗学理念 146
一“重情”诗学理念与“抒情传统”说辨析 146
二 文治文化背景下的“重情”诗学理念 149
三 中国传统文学“重情”诗学理念的表达特点 152
第二节 特殊社会环境下的“生逢其时” 154
一 政治夹缝中正统身份意识的消解 154
二 经济繁荣中人生道路的重新选择 157
第三节“心学”的直接影响 160
一 王阳明与“良知” 161
二 王龙溪与“无善无恶之心” 170
第四节 俗文学的兴盛 173
一 传统文学中的“俗文学”辨析 174
二 全民性的“由雅而俗”运动 176
三 戏曲、小说、民歌等俗文学的登堂入室 178
四 性灵文人对俗文学的积极主动接受 183
小结 184
余论 诗情与诗人的价值——兼论“性灵”在中国诗情史上的得与失 186
参考文献 194
附录 205
让传统文化在当代“活起来”——以吟诵文化为例 205
《悲慨》与司空图——一个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217
从“兴”到“兴发感动”——试论叶嘉莹自成体系的 223
“兴发感动”说 223
对近年来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的考察与分析 236
后记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