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还源与还原:回到语文生活 1
一、回到语文生活 1
二、思想资源与方法论 7
第一章 历时与共时:语文科的走向与位相 13
一、癸卯学制,语文单独设科 13
(一)改革的开始:师法日本 13
(二)后续:国语运动 17
二、汉语、文学分科,厘清语文科边界的一次尝试 20
(一)历史掠影: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20
(二)原因探究:功利主义下的科学化 24
三、课程改革,现代课程视角下的语文 26
(一)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26
(二)科学的转向:“内在理路”与“外在影响” 29
四、共时:语文的“位相” 32
(一)还原准备:“理论”与“前理论”的“东西” 32
(二)“生活”视角下语文的生命与意义 36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现象学还原 41
一、语文课程的现象学还原第一步:从学科到生活 41
(一)还原:我们采用的现象学主要方法 41
(二)现象学启示:回归生活世界 43
(三)生活语文的特征 46
二、语文课程的现象学还原第二步:语文生活的开显 52
(一)对生活语文的反思一:科学时代 52
(二)对生活语文的反思二:前科学时代 55
(三)还原枢机:“道”的超越与具身 61
(四)还原结果:“身、道、意、境”的层蕴叠加与开显 68
第三章 语文知识论 78
一、难以化约的中、西方知识传统 78
(一)以追求不变真理为宗旨的西方知识传统 78
(二)以寻求内在超越为旨归的中国知识传统 81
二、现象学视角下的知识形态 84
(一)生活视角下的新科学性:对“科学”知识的还原 84
(二)“具身”知识:一种奠基性的语文知识 87
(三)“道德”知识:一种统摄性的语文知识 91
(四)“意义”知识:一种意向性的语文知识 94
(五)“境界”知识:一种寓居性的语文知识 99
第四章 语文课程目标论 108
一、我国语文课程目标的嬗变和内在机理 109
(一)目标的嬗变 109
(二)内在的机理 110
二、他山之石:英、美语文课程目标 112
(一)英国语文课程目标与启示 112
(二)美国语文课程目标与启示 117
三、现象学视角下语文课程目标的确立 120
(一)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用性 120
(二)语文课程目标的具身性 122
(三)语文课程目标的超越性 123
(四)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性 125
(五)目标的整体性确立:享受高品质的语文生活 127
第五章 语文课程内容论 129
一、语文内容“境界开显”的方法与运用 129
(一)语文作品的形式显示 129
(二)听、说、读、写:形式显示的“道说”与“兴象” 134
二、语文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与还原 139
(一)还原之前:“科学”视角下内容的呈现与借鉴 139
(二)“具身”与“道德”范畴内容的呈现:奠基与统摄 140
(三)“意义”范畴内容的选择:经典选文的变化 142
(四)“境界”的开显:选文的呈现方式 149
(五)举例:对一个神话的还原 152
第六章 语文课程实施论 158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还原至丰富而纯粹的语文生活 158
(一)面向生活 158
(二)投入生活 160
(三)超越生活 162
二、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164
(一)“亲历”方法 164
(二)“喻道”方法 169
(三)“理会”方法 171
(四)“入境”方法 174
第七章 语文课程评价论 181
一、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为了学生获得高品质的语文生活 182
(一)促进个体学习的评价 182
(二)基于现象学视角的语文评价 186
二、语文课程评价方式:走向多元和审美 189
(一)基于丰富生活的评价:多元评价 189
(二)基于纯粹生活的评价:审美评价 194
结语 语文生活:追求丰富而纯粹的语文课程 199
索引 202
引用文献 208
后记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