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3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5
第二章 对西方“人的尊严”思想的历史考察 9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人的尊严”思想 10
(一)古希腊城邦奴隶制形成时期人的尊严观 11
(二)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繁荣时期人的尊严观 15
(三)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人的尊严观 24
(四)罗马奴隶制社会末期教父哲学对人的尊严的认识 30
二、中世纪经院哲学有关“人的尊严”思考 32
(一)经院哲学形成时期人的尊严观 33
(二)经院哲学繁荣时期人的尊严观 36
(三)经院哲学衰落时期人的尊严观 37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的尊严”思想 38
(一)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尊严”思想 39
(二)宗教改革对人的尊严的重新定位 44
四、启蒙时期“人的尊严”思想 46
(一)批判宗教神权,彰显人的尊严 47
(二)批判封建专制,捍卫人的尊严 48
本章小结 52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55
一、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人的尊严”思想的扬弃 55
(一)康德人的尊严观 56
(二)黑格尔人的尊严观 60
(三)费尔巴哈人的尊严观 62
(四)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人的尊严”思想的批判和改造 66
二、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人的尊严”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70
(一)圣西门的“实业制度”与人的尊严实践 72
(二)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与人的尊严实践 76
(三)欧文的“共产主义新村”与人的尊严实践 81
(四)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人的尊严”思想的批判和改造 86
三、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 90
(一)以自由、理性为基点的萌发和孕育阶段 90
(二)立足于现实的探索和形成阶段 93
(三)经由革命实践的发展和完善阶段 96
本章小结 100
第四章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理论内核及启示 101
一、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理论内核 101
(一)人的尊严基本内涵 101
(二)人的尊严基本属性 105
(三)人的尊严形态及层级 112
(四)人的尊严实现的本质及路径 118
二、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基本维度 124
(一)宗教批判:人的尊严从天国到现世的复归 124
(二)扬弃异化:人的尊严的现实确证 129
(三)人类解放:人的尊严的根本实现 135
三、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启示 142
(一)树立和弘扬人的尊严理念 142
(二)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尊严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145
(三)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人的尊严实现创造精神条件 147
(四)完善民主制度,为人的尊严实现营造政治环境 149
(五)加强社会保障,为人的尊严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153
第五章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161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人的尊严”思想 161
(一)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基本需求 162
(二)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165
(三)维护各项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169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人的尊严”思想 175
(一)实现共同富裕,夯实民生基础 175
(二)扩大人民民主,推进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179
(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183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人的尊严”思想 188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凸显人的尊严和价值 188
(二)德治法治并举,为尊严保驾护航 191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赋予人民更多自由与权利 194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人的尊严”思想 198
(一)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199
(二)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203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207
五、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人的尊严”思想 210
(一)“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尊严的现实诉求 211
(二)让劳动者体面和实现全面发展 214
(三)实现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普惠全体人民 216
本章小结 220
第六章 当代中国发展与“人的尊严”实现 223
一、崇尚尊严的理念及文化建构 223
(一)尊严文化的基本内涵 224
(二)尊严文化的社会功能 227
(三)构建尊严文化的基本路径 231
二、打造民生幸福提升人的尊严 236
(一)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238
(二)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41
(三)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245
三、保障和发展人权与“人的尊严”实现 248
(一)人权与人的尊严 249
(二)中国人权保障现状检视 251
(三)推进人权事业,力促“人的尊严”实现 254
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彰显民族尊严 259
(一)文化建设与民族尊严 260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64
(三)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 268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民生存环境 273
(一)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逻辑 274
(二)尊严的提升:“美丽中国”的价值指向 278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282
参考文献 289
后 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