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 研究的缘起、背景及意义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研究的背景 4
(三)研究的意义 7
二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 10
(一)组织和正式组织 10
(二)非正式组织 13
(三)研究对象 16
三 文献综述 17
(一)国外文献综述 17
(二)国内文献综述 22
四 研究方法与框架 26
(一)研究方法 26
(二)结构框架 27
五 主要贡献 29
第二章 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
一 非正式组织理论产生的管理学背景 31
二 非正式组织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 32
三 非正式组织概念提出的理论研究过程 36
四 罗特利斯伯格与迪克森的非正式组织理论 40
(一)非正式组织形成的逻辑起点 41
(二)员工限制产量的非逻辑原因 45
(三)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48
五 巴纳德的非正式组织理论 53
六 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发展演化 55
(一)群体动力学中的非正式组织研究 57
(二)人际关系理论中的非正式组织研究 61
(三)社会网络理论中的非正式组织研究 63
七 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引入与发展 69
(一)非正式组织概念产生的几种说法 69
(二)“非正式组织”概念辨析 77
(三)非正式组织理论在企业组织与公共组织之间的比较 83
第三章 非正式组织的成因、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模式 86
一 非正式组织形成的深层原因 86
(一)社会情感因素的影响 87
(二)组织原则与人员个性的矛盾 90
(三)组织管理正式化的局限 92
二 非正式组织的结构特征 95
三 非正式组织的运行模式 99
(一)入会仪式 100
(二)非正式社会控制 101
(三)非正式社会地位 103
(四)非正式的沟通系统 105
(五)非正式的互动活动 108
(六)非正式权威—自然领袖 109
(七)非正式组织的演化 113
第四章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区别及其互动模式 118
一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差异 118
(一)形成过程不同 119
(二)运行模式不同 120
(三)内部结构不同 120
二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互动模式 121
(一)对抗性模式 121
(二)制约性模式 126
(三)辅助性模式 127
(四)相互融合模式 130
第五章 非正式组织理论实践价值的显性化 135
一 非正式组织理论的隐性化 136
(一)非正式组织理论隐性化的定义 136
(二)非正式组织理论隐性化的表现 137
二 非正式组织理论的显性化 138
(一)非正式组织理论显性化的定义 138
(二)非正式组织理论显性化与隐性化的区别 139
(三)非正式组织理论显性化的必要性 140
三 非正式组织理论显性化的具体途径 142
(一)非正式组织的可视化方法 142
(二)非正式组织的显性化管理措施 150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65
一 研究结论 165
二 研究展望 168
参考文献 170
后记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