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的问题提出 1
二 本研究对已有成果的发展和探索 7
三 核心概念辨析 13
第一章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的实践基础 18
第一节 正视教育差距: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面临的先决问题 18
第二节 回应差异诉求: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亟须转型 22
一 教育转型与民族地区教育转型 22
二 尊重教育差异: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转型的原因 24
三 适应教育差异: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转型的切入点 27
第三节 转换研究范式: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转向对法律实效的关注 28
一 研究视角的转换 28
二 研究内容的转换 29
第四节 重视理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理论进展促使法律保障机制变革 34
一 教育优先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动因 34
二 教育优先发展理论对法律保障机制的推动 37
三 传统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观的危机与变革 39
第二章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法理 44
第一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价值分析 44
一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价值选择的出发点 44
二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的基本价值 49
三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价值分析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57
第二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的内涵界定 59
一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内涵界定的依据 59
二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的基本内涵 61
第三章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立法保障 66
第一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法律体系 67
一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立法演进 67
二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体系的构成 69
第二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中立法内容的词频分析 75
一 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75
二 词频分析概况 77
三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的内容框架 84
第三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立法保障的特点与不足 91
一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立法内容的特点 91
二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立法保障的不足 92
第四章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的实施 96
第一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实施的模式 96
一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实施的模式分类 96
二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实施的具体做法 98
第二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实施的评价 110
一 评价方法选择的依据及操作方法 110
二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实施评价结果 112
第三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实施的障碍 117
一 法律实施的群体利益逻辑障碍 118
二 法律实施的地区文化逻辑障碍 121
第五章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的实效 125
第一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实效的评价路径 125
一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实效评价的依据 125
二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实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128
第二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的成效分析 132
一 基于“地区优先”的教育平等实施成效 132
二 基于“文化优先”的教育差异实施成效 149
三 基于“教育优先”的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实施成效 163
第三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的满意度分析 169
一 教育起点平等满意度 170
二 教育过程平等满意度 171
三 教育差异保障满意度 174
四 教育结果满意度 175
第四节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实效的影响因素 177
第六章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重构 184
第一节 重构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逻辑起点 184
第二节 重构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 188
第三节 重构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192
一 健全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立法保障机制 192
二 优化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实施路径 198
三 改善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运行环境 202
第七章 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前景展望 212
结语 220
附录: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满意度调查问卷 222
参考文献 224
主题索引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