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对象 1
一 选题的意义 1
二 研究对象 4
第二节 学术前史综述 11
一 起步与发展 13
二 几个问题的讨论 17
三 理论框架运用和缺陷及一些建议 22
第三节 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26
一 研究视角 26
二 研究方法 29
三 主要创新点 30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的形成与发展 32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基础 32
一 近代救国思潮下的制度选择及苏维埃战略的形成 32
二 促成苏维埃革命的现实条件 34
三 鄂豫皖革命渊源的解析 38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的建立与发展 40
一 鄂东北、豫东南和皖西北苏区的建立与发展 40
二 鄂豫皖苏区统一的提出 41
三 鄂豫皖苏区的最终统一 48
第三节 小结 51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的文化动员 52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的谋划 52
一 文化动员的目的 52
二 文化动员工作的安排 53
三 文化动员的布局 54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的实践与表达 55
一 革命歌曲 55
二 革命标语 57
三 文艺演出和新剧团 58
四 报刊 59
五 学校与培训班 60
第三节 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的来源、特征及其原因 65
一 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的来源 65
二 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的特征评析 66
三 文化动员的实际效果及形成的原因 69
第四节 小结 75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意识形态的建构 77
第一节 基层传统意识形态的解构与新的意识形态兴起 78
一 基层传统意识形态解构的时空背景 79
二 新的意识形态兴起——马列主义的被接受 83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意识形态的建构及内容分析 84
一 关键观念的选择 84
二 观念的诠释及其现实意义 86
三 关键观念的灌输者及主要内容 95
第三节 传统文化与苏区革命文化之关系分析 106
一 苏区革命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106
二 苏区革命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107
三 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108
第四节 小结 110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与意识形态建构的作用及其影响 111
第一节 不同时期鄂豫皖苏区民众对革命的认知 111
一 苏区时期各方的认知(1927—1934) 111
二 游击战争时期的情况(1934—1937) 119
第二节 国民党方面的应对 121
一 国民党的“军事进剿” 121
二 国民党方面对原有苏区的反拨 127
第三节 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鄂豫边区的影响 135
一 对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的影响 135
二 对解放战争前后鄂豫边区的影响 138
第四节 小结 141
第五章 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与意识形态建构的经验教训 142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与意识形态建构的经验 143
一 个人社会身份的重塑 143
二 构建革命文化的认同 146
三 塑造政权认同和灌输革命理念 148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与意识形态建构的教训 150
一 对于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视不够 150
二 对知识分子的清洗直接影响了意识形态的建构 152
三 未真正地重视提升全党的政治觉悟 154
四 未能制定合理宣传意识形态的策略 154
第三节 小结 157
余论 文化共生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共融共生进程探析 158
第一节 “文化共生”理论综述 158
一 共生理论 158
二 文化共生 159
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共生的技术考察 16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融共生进程 162
一 “无关共生”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五四”运动) 162
二 “竞争共生”时期(“五四”运动至中共十八大) 163
三 “互利共生”时期(中共十八大至今) 166
第三节 结论 167
参考文献 169
后记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