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1
第1篇 概述 5
1 规划设计背景及功能目标定位 6
1.1 规划设计背景 6
1.2 功能目标定位 6
2 线路走向及沿线概况 7
2.1 线路走向 7
2.2 沿线概况 7
3 建设历程与意义 7
3.1 建设历程 7
3.2 建设意义 8
4 工程设计概要 10
4.1 客流预测 10
4.2 主要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10
4.3 前期主要工作 14
4.4 主要工程数量 14
4.5 工程总概算 15
5 设计特色 15
5.1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 15
5.2 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 19
5.3 与轨道交通线网络换乘 26
5.4 综合枢纽建设 34
5.5 市中心区域双圆盾构技术的应用 36
5.6 车站装修设计 37
5.7 车站综合桥架的运用 39
第2篇 工程设计 43
6 线路及限界 44
6.1 线路 44
6.2 限界 59
7客流预测 66
7.1 预测年限和范围 67
7.2 预测的基础资料 67
7.3 客流预测方法和步骤 67
7.4 客流预测结果及交通效益分析 70
7.5 龙溪路站以西客流补充预测 85
8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89
8.1 行车组织 89
8.2 运营管理 97
9工程地质勘察和测量 100
9.1 工程地质勘察 100
9.2 工程测量 106
10车站 112
10.1 车站建筑设计 112
10.2 车站装修设计 118
10.3 车站结构与防水设计 136
10.4 代表性车站与换乘车站设计 144
10.5 车站通风空调、给排水及动力照明设计 249
11 区间隧道 262
11.1 区间隧道的基本情况 262
11.2 盾构法区间隧道设计 262
11.3 隧道防水及耐久性设计 270
11.4 区间隧道联络通道、泵站设计 272
11.5 中间井设计 273
11.6 吴中路停车场出入场线明挖段结构设计 277
11.7 设计特点 279
12人防 279
12.1 设防范围 279
12.2 设计原则 279
12.3 设防标准 279
12.4 工程设计的特点 281
12.5 存在问题及建议 282
13轨道 282
13.1 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 282
13.2 轨道结构设计 283
13.3 轨道减振降噪设计 287
13.4 调线调坡设计 290
13.5 轨道工程施工配合 291
13.6 轨道绝缘与杂散电流防护 292
13.7 站台防踏空橡胶条设计 292
13.8 主要技术特点与创新 292
14车辆 297
14.1 车辆的选型 297
14.2 车辆的主要技术规格 298
14.3 无人驾驶运行模式及功能要求 300
14.4 车辆主要部件和装置 301
14.5 车辆国产化 305
15供电系统 305
15.1 系统设计 305
15.2 主变电所 317
15.3 牵引变电所 319
15.4 降压变电所 323
15.5 接触网 326
15.6 区间动力照明 328
15.7 杂散电流防护系统 330
15.8 电力监控系统 332
15.9 设计特点 333
16综合监控系统 334
16.1 概述 334
16.2 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335
16.3 系统功能及设计方案 337
16.4 系统设计的特点、难点及相关对策 354
16.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56
17火灾报警系统 356
17.1 设计原则和范围 356
17.2 工程设计方案 357
17.3 工程设计特点、难点及相关对策 361
18通信系统 362
18.1 主要设计原则 362
18.2 系统构成及功能 363
18.3 主要设计特点 369
18.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70
19信号系统 370
19.1 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 370
19.2 系统选型及组成 371
19.3 系统主要功能 373
19.4 系统设计特点 374
20通风空调系统 375
20.1 概述 375
20.2 主要设计原则和标准 376
20.3 系统形式及组成 378
20.4 区间隧道(含辅助线)通风兼排烟系统 378
20.5 车站车轨区排热兼排烟系统 379
20.6 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379
20.7 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 380
20.8 空调冷源及水系统 380
20.9 系统运行模式及控制工艺 380
20.10 设计特点 382
21给排水与消防系统 382
21.1 概述 382
21.2 设计原则与技术标准 382
21.3 系统设置和主要功能 384
21.4 安全、环保与节能 386
21.5 设计特点 386
22自动售检票系统 387
22.1 概述 387
22.2 主要设计原则 388
22.3 系统主要功能 388
22.4 自动售检票系统与相关专业的接口 392
22.5 本线与其他轨道交通线换乘的设计原则 392
22.6 设计特点 393
23控制中心 393
23.1 概述 393
23.2 控制中心功能定位及系统建设 394
23.3 设计特点 395
24自动扶梯与垂直电梯 396
24.1 自动扶梯 396
24.2 垂直电梯 400
25屏蔽门 401
25.1 概述 401
25.2 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402
25.3 主要技术参数 402
25.4 工程方案 403
25.5 工程设计亮点 405
26停车场与综合基地 405
26.1 工程概况与设计范围 405
26.2 停车场设计方案 406
26.3 全自动无人驾驶停车场功能特点与设计要求 417
26.4 停车场结合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 419
26.5 运营使用效果与设计特点 420
27防灾 421
27.1 设计原则 421
27.2 防灾措施 421
28 节能与环保 424
28.1 节能 424
28.2 环保 428
29总概算 429
29.1 概述 429
29.2 编制原则 429
29.3 工程投资 429
第3篇 工程设计管理 431
30工程设计分工和设计总体管理的目标任务 432
30.1 工程设计分工 432
30.2 设计总体管理的工作思路和任务 435
31设计总体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 435
31.1 设计总体组织机构 435
31.2 设计总体工作流程 437
32设计总体管理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 438
32.1 设计总体管理工作重点 438
32.2 设计总体管理工作内容 442
附录 447
附录1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大事记 448
附录2本书中英文主要专业词汇对照表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