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礼平,邝宏达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8257916
  • 页数:197 页
图书介绍: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与之相伴的另一规模巨大的随迁儿童群体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随迁儿童是指跟随其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来到城市并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随着我国随迁儿童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这一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的研究较集中在社会融入、教育管理、升学问题、权利保障等宏观方面,且大都取样于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相关研究较多,探究机制的研究较少;量化研究较多,质性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提出“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这一课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从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①描绘了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现状。一方面采用量化研究揭示了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的静态性状况,另一方面采用质性研究描绘了随迁儿童动态的发展状况。②揭示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影响机制。结合珠三角地区特点,如人口学变量的特点、教育安置方式以及家庭环境因素等分析了其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机制;同时采用与随迁儿童有关的要素,探明了其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③探索促进珠三角地区

第一章 绪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提出问题 2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相关概念厘清 6

(一)研究目的 6

(二)研究意义 6

(三)相关概念厘清 6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8

(一)研究方法 8

(二)研究思路 9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1

(一)研究内容和本研究框架 11

(二)主要创新点 1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4

一、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研究综述 14

(一)社会适应的界定与结构 14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概念与结构 19

(三)国内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 22

二、随迁儿童疏离感理论研究综述 31

(一)随迁儿童疏离感的界定与测量 31

(二)国内对随迁儿童疏离感的研究 34

三、随迁儿童歧视知觉研究综述 38

(一)随迁儿童歧视知觉的界定与测量 38

(二)国内对随迁儿童歧视知觉的研究 40

四、随迁儿童心理韧性研究综述 45

(一)随迁儿童心理韧性界定与其测量 45

(二)国内随迁儿童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 47

五、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及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综述 52

(一)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52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与疏离感的关系 53

(三)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53

(四)随迁儿童疏离感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54

(五)随迁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54

六、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切入点 54

(一)以往研究的不足 54

(二)本研究的切入点 56

本章小结 56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过程 57

一、理论基础 57

(一)儿童发展理论 57

(二)家庭功能理论 61

(三)心理需求理论 64

(四)社会认同理论 68

二、研究过程 73

(一)研究对象 73

(二)研究工具 76

(三)研究程序 79

(四)分析方法 81

第四章 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状况 83

一、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概况 83

(一)心理行为适应堪忧 83

(二)学习适应问题突出 85

(三)社会文化适应不良 86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状况量化研究 87

(一)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量表修订 87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 89

三、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状况质性研究 91

(一)随迁儿童学习适应问题的个案研究 91

(二)随迁儿童心理行为适应问题案例分析 99

本章小结 107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机制 109

一、人口学变量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 109

(一)性别对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不显著 110

(二)年龄对随迁儿童的社会适应有影响,且模式与城镇儿童不同 111

(三)年级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显著 114

(四)民族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显著 117

(五)分析与讨论 118

二、家庭环境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 120

(一)家庭结构、规模与构成 120

(二)家庭经济地位 121

(三)家庭功能与家庭关系 123

(四)家庭教养方式 127

三、教育安置方式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 129

(一)支持公立学校型教育安置方式的论述 130

(二)支持打工子弟学校型教育安置方式的论述 131

(三)本研究调查结果:支持公立学校型教育安置方式 131

(四)分析与讨论 132

四、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与相关变量的关系模型 132

(一)随迁儿童心理韧性、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关系 133

(二)心理韧性、疏离感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关系 135

(三)分析与讨论 137

本章小结 138

第六章 促进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建议对策 140

一、构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干预模式 140

(一)个案干预模式 140

(二)团体辅导干预模式 144

二、建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 153

(一)建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的意义 154

(二)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的主要内容 156

(三)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电子档案的平台建设 157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联动机制 159

(一)奠定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 160

(二)注重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161

(三)发挥社区教育的补充功能 162

(四)构筑社会教育的系统网络 164

附录 166

参考文献 178

后记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