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0-1 化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1
目录 1
0-2 化学科学的发展过程 3
0-3 化学科学的分支和有关边缘学科 5
0-4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和前景 6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9
第一节 化学基本定律和原子分子论 10
1-1 化学基本定律 10
1-2 原子-分子论 21
第二节 气体基本定律 29
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9
2-2 理想气体定律 34
3-1 元素 38
第三节 元素 38
3-2 核素 40
3-3 同位素 40
第四节 化学式 41
4-1 化学式分子式最简式 41
4-2 化合价 氧化数 42
4-3 电子式结构式 45
第五节 原子量与分子量 46
5-1 原子量 46
5-2 分子量测定 47
第六节 摩尔 摩尔质量 55
6-1 SI单位制简介 55
6-2 摩尔 摩尔质量 57
习题 59
第二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63
第一节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简单历史 65
1-1 原子概念的发展 65
1-2 原子组成的实验基础 68
第二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79
2-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79
2-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01
2-3 四个量子数 121
2-4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特点小结 132
第三节 多电子原子基态的电子层结构 133
3-1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133
3-2 核外电子排布 143
第四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154
4-1 元素周期律 154
4-2 从原子结构理解元素周期律 159
第五节 元素的某些基本性质及其变化的周期性 171
5-1 原子半径 172
5-2 电离势 179
5-3 电子亲合势 185
5-4 电负性 188
5-5 元素的氧化数(态)的递变 194
5-6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97
习题 200
第三章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206
第一节 离子键理论 208
1-1 离子键形成过程及能量的变化 208
1-2 离子键的本质与特点 211
1-3 离子的特征 215
第二节 共价键理论 219
2-1 现代价键理论(V.B.法) 221
2-2 键参数 233
2-3 杂化轨道理论 239
2-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50
2-5 分子的极性与磁性 257
2-6 现代价键理论的优缺点 266
第三节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267
3-1 分子轨道的含义 267
3-2 分子轨道的形成 268
3-3 分子轨道中电子的排布 275
3-4 分子轨道理论基本要点 282
第四节 配位键和金属键 283
4-1 配位键 283
4-2 金属键 286
5-1 分子间的作用力 291
第五节 分子间的作用力与氢键 291
5-2 氢键 296
习题 301
第四章 固体状态 305
第一节 晶体 305
1-1 晶体的特征 306
1-2 晶格类型 307
1-3 晶体的基本类型 309
第二节 离子晶体 311
2-1 离子晶体的特征 311
2-2 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 312
2-3 晶格能 316
第三节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319
3-1 原子晶体 319
3-2 分子晶体 321
4-1 金属晶体的紧密堆积 322
第四节 金属晶体 322
4-2 金属晶体的性质 323
第五节 混合型晶体 327
第六节 离子间的极化作用 328
第七节 玻璃体 331
习题 334
第五章 化学反应和能 337
第一节 常用术语和概念 339
1-1 体系和相 ? 339
1-2 状态和状态函数 341
1-3 过程和途径 ? 343
1-4 热和功 ? 343
2-1 热力学第一定律 ? 345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化学 ?? 345
2-2 热化学 ?? 350
2-3 反应热(△H)的求算 358
第三节 化学反应方向 377
3-1 反应自发性 377
3-2 混乱度与熵 382
3-3 自由能变化与化学反应方向 391
习题 403
第六章 化学反应速度 409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 409
第二节 化学反应速度理论简介 412
2-1 碰撞理论简介 活化能 413
2-2 过渡状态理论简介 415
第三节 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16
3-1 基元反应 非基元反应 反应机理 417
3-2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质量作用定律 418
3-3 反应级数 反应分子数 423
3-4 常见反应的反应机理 424
第四节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26
第五节 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32
5-1 催化剂 催化作用 432
5-2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435
5-3 催化剂的选择性 437
习题 438
第七章 化学平衡 441
第一节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442
1-1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442
1-2 化学平衡及意义 444
2-1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示式 445
第二节 平衡常数 445
2-2 浓度平衡常数Kc与压力平衡常数Kp 449
2-3 多重平衡 455
2-4 平衡常数与标准自由能变化△G?的关系 457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460
3-1 转化率 461
3-2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62
3-3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64
3-4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68
3-5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71
3-6 吕·查德里原理 471
习题 473
第一节 氢 478
1-1 氢在自然界的分布 478
第八章 氢 水 溶液和胶体 478
1-2 氢的成键特征 480
1-3 单质氢的性质和用途 482
1-4 氢气的制法 487
1-5 氢的同位素制法及性质的比较 488
1-6 氢化物 489
1-7 氢在周期表中位置的讨论 493
第二节 水 494
2-1 水的组成和结构 494
2-2 水的物理性质 497
2-3 水的化学性质 500
2-4 水的相图 503
第三节 溶液 505
3-1 分散系 505
3-2 溶液 506
3-3 蒸馏与结晶 517
3-4 溶液浓度 520
第四节 稀溶液通性 524
4-1 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 524
4-2 稀溶液的沸点上升 526
4-3 稀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528
4-4 渗透压 529
4-5 依数性的应用示例 531
第五节 胶体 536
习题 544
第九章 电解质溶液和电离平衡 548
第一节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548
1-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548
1-2 电离度 550
1-3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述 552
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555
2-1 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电离平衡 电离常数 555
2-2 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的关系——稀释定律 560
2-3 多元弱酸的电离 562
第三节 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值 567
3-1 水的电离和离子积常数 567
3-2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568
3-3 酸碱指示剂 572
第四节 同离子效应 缓冲溶液 575
4-1 同离子效应 575
4-2 盐效应 577
4-3 缓冲溶液 578
5-1 盐类水解 585
第五节 盐的水解 585
5-2 水解常数 水解度 盐溶液pH值 588
5-3 多元弱酸盐的水解 594
5-4 多元弱碱盐的水解 599
5-5 影响水解的因素 601
第六节 酸碱理论发展 603
6-1 早期对酸碱的认识 603
6-2 酸碱的电离理论 604
6-3 酸碱质子理论 605
6-4 酸碱的电子理论 609
6-5 软硬酸碱理论简介 611
第七节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613
7-1 溶度积常数 614
7-2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换算 617
7-3 溶度积规则 620
7-4 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 624
7-5 沉淀反应的应用 633
习题 636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639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及其反应式的配平 640
1-1 氧化 还原 氧化剂 还原剂 640
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644
第二节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648
2-1 原电池 650
2-2 电极电势 653
2-3 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 661
2-4 标准电极电势与金属活动顺序的关系 669
第三节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670
3-1 奈斯特方程 671
3-2 奈斯特方程的应用 674
3-3 pH电势图 681
第四节 电解和电池 685
4-1 电解池与原电池 685
4-2 分解电压与超电压 686
4-3 电解定律 692
第五节 化学电源简介 694
第六节 金属腐蚀及防腐 697
习题 703
附录 710
1.一些基本常数和单位换算因数 710
2.热力学数据 711
3.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电离常数 723
4.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 725
5.标准电极电势 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