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普及教材 供护理人员试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天津市南开医院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76
  • ISBN:
  • 页数:9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部分 1

第一章 中西医结合的两条路线斗争 1

目次 1

第二章 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 3

1.生理方面 5

4.治疗方面 5

3.诊断方面 5

2.病理方面 5

二、阴阳在医学上的应用 5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5

第三章 阴阳五行学说 5

三、五行的基本概念 6

四、五行在医学上的应用 6

1.生理方面 6

(1)主藏血 7

2.肝 7

(3)汗为心液 7

(2)主神志 7

(1)主血脉 7

二、五脏的生理病理 7

一、脏腑概述 7

第四章 脏腑经络 7

2.病理方面 7

1.心 7

4.肺 8

(1)藏精 8

5.肾 8

(3)主声音 8

(2)主肃降 8

(1)主气 8

(1)主运化 8

(3)主肌肉 8

(2)脾统血 8

3.脾 8

(4)主筋 8

(3)主疏泄 8

(2)主深虑 8

3.小肠 9

4.大肠 9

2.胃 9

5.膀胱 9

6.三焦 9

(3)主命门火 9

三、六腑的生理病理 9

(5)开窍于耳 9

(4)主骨生髓 9

(2)主水 9

1.胆 9

四、经络概述 10

五、机能活动的物质 10

1.气 10

2.血 10

3.精 10

4.津液 10

1.风 11

3.暑 11

2.寒 11

4.湿 11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1

第五章 病因 11

一、六淫 11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2

3.忧思 12

2.怒 12

一、七情 12

1.喜 12

三、外伤 12

二、疫疠 12

6.火 12

5.燥 12

(4)望舌与苔 13

(3)望形态 13

(2)望气色 13

(1)望精神 13

1.望诊 13

一、四诊 13

第六章 诊法与辩证 13

三、劳逸失常 13

5.食物不洁 13

3.过食生冷 13

2.饮食过度 13

1.饮食不足 13

二、饮食不节 13

5.惊恐 13

4.悲 13

4.过食辛辣 13

(5)望指纹 14

(6)望痰便 14

2.闻诊 14

(1)闻声音 14

(3)头身 15

(5)饮食 15

(4)二便 15

(6)胸肤 15

(1)寒热 15

3.问诊 15

(2)闻气味 15

(2)汗 15

(7)耳聋耳鸣 16

(8)口渴 16

(9)妇女 16

(10)小儿 16

4.切诊 16

(1)脉诊 16

(2)里症 17

(1)寒症 17

2.寒热 17

(3)半表半里 17

(2)触诊 17

(1)表症 17

1.表里 17

二、八纲辩证 17

三、六经辨证 18

1.三阳症 18

(1)太阳病 18

(2)阳明病 18

(6)亡阳症 18

(3)少阳病 18

2.三阴症 18

(1)太阴病 18

(2)少阴病 18

4.阴阳 18

(5)亡阴症 18

(4)阳虚 18

(3)阴虚 18

(2)阳症 18

(1)阴症 18

(2)实症 18

(1)虚症 18

3.虚实 18

(2)热症 18

(3)厥阴病 19

四、卫气营血辨证 19

1.卫分病 19

2.气分病 19

3.营分病 19

4.血分病 19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的一般知识 20

第二部分 中药基础部分 20

第二章 中药运用的基本规律 24

第三章 脏腑用药与代表方剂 27

第一节 心 27

一、补心 27

1.药物 27

2.代表方剂 28

1.药物 29

二、泻心 29

2.代表方剂 30

三、凉心 31

1.药物 31

2.代表方剂 31

四、温心 32

1.温心阳药物 32

2.温心代表方剂 32

二、温小肠 33

2.代表方剂 33

1.药物 33

2.代表方剂 33

1.药物 33

一、凉小肠 33

第二节 小肠 33

小结 34

第三节 肝 34

一、补肝 34

1.药物 34

2.代表方剂 35

2.代表方剂 36

1.药物 36

二、泻肝 36

三、凉肝 37

1.药物 37

2.代表方剂 37

四、温肝 39

1.药物 39

2.代表方剂 39

小结 40

1.药物 40

二、泻胆(利胆) 40

第四节 胆 40

一、凉胆(泻胆火) 40

第五节 肺 41

一、补肺 41

1.药物 41

2.代表方剂 41

二、泻肺 42

1.药物 42

三、凉肺 43

1.药物 43

2.代表方剂 43

2.代表方剂 44

四、温肺 45

1.药物 45

2.代表方剂 45

第六节 大肠 45

一、涩大肠 45

二、温大肠 46

1.药物 46

2.温涩大肠代表方剂 46

2.方剂 47

三、泻大肠 47

1.药物 47

四、凉大肠 48

1.药物 48

2.方剂 48

小结 49

第七节 脾 50

一、补脾 50

1.补脾气药物 50

2.代表方剂 50

2.代表方剂 52

二、泻脾 52

1.药物 52

三、凉脾 53

1.药物 53

2.代表方剂 53

四、温脾 54

1.药物 54

2.代表方剂 54

2.代表方剂 55

1.药物 55

一、补胃 55

第八节 胃腑 55

二、泻胃 56

1.药物 56

2.代表方剂 56

三、凉胃(清胃火) 56

1.药物 56

2.代表方剂 57

四、温胃 57

1.散胃寒药物 57

2.代表方剂 58

小结 59

第九节 肾 60

一、补肾 60

1.药物 60

2.代表方剂 60

二、温肾 61

1.药物 61

2.代表方剂 62

一、补膀胱,温膀胱 64

第十节 膀胱 64

三、凉肾 64

2.代表方剂 64

1.药物 64

1.药物 65

2.温补膀胱代表方剂 65

二、泻膀胱 65

三、凉膀胱 65

1.药物 65

2.泻凉膀胱代表方剂 65

小结 66

第四章 常用中成药 67

一、伤风感冒类 67

二、泻下通便类 67

三、清热解毒类 68

四、风湿痹痛类 68

五、咳嗽痰喘类 69

六、舒肝和胃类 70

八、芳香开窍类 71

七、祛暑类 71

九、补益类 72

十、安神补心类 73

十一、妇科常用药 73

十二、儿科常用药 74

十三、外科常用药 75

十四、五官科常用药 77

十五、皮肤科常用药 78

第一节 经络系统结构表 80

第一章 经络 80

第三部分 针灸学简述 80

第二节 经络的应用 81

第二章 输穴 81

第一节 输穴的分类 81

一、十四经输穴 81

二、奇穴 81

三、天应穴(阿是穴) 81

第二节 骨度分寸 81

二、斜刺 82

一、直刺 82

三、横刺 82

第一节 刺法 82

第三章 针灸治疗总论 82

第二节 针刺补泻的基本方法 83

一、捻转补泻 83

二、提插补泻 83

三、呼吸补泻 83

四、平补平泻 83

第三节 异常现象的处理 83

一、晕针 83

二、滞针 83

针刺禁忌 83

第四节 常见病的治疗 83

一、内科病证 83

(一)中风 83

(二)半身不遂 83

(七)眩晕 84

(六)失眠 84

(九)尿闭 84

(八)便秘 84

(五)哮喘证 84

(四)感冒 84

(三)口眼歪斜 84

二、外科急腹症常用穴位表 85

(五)过敏性鼻炎 86

(四)急性扁桃体炎 86

(三)慢性鼻炎 86

(二)急性鼻窦炎 86

(一)急性喉炎 86

四、五官科病证 86

(五)难产 86

(四)子宫脱垂 86

(三)回乳 86

(二)乳少 86

(一)痛经 86

三、妇产科病证 86

(六)外耳道疖 87

(七)急性中耳炎 87

(八)美尼尔氏综合证 87

(九)耳鸣耳聋 87

(十)牙痛 87

中西医术语对照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