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动物产品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 3
第一章 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管理 3
第一节 研究主题的说明 3
第二节 动物及动物产品品质、质量及管理的界定 4
第三节 动物科技进步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的贡献与污染 7
第四节 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的供给与需求 14
第五节 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保障 23
第六节 动物产品质量管理的产生 31
第二章 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35
第一节 质量观的演变与质量管理实质的理论 35
第二节 质量标准与标准化理论 41
第三节 质量审核、评价与认证理论 44
第四节 质量监测与检验理论 50
第五节 质量监督理论 51
第六节 动物产品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56
第三章 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管理的体制基础 57
第一节 西方国家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管理的体制基础 57
第二节 中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管理体制转变及其特点 60
第三节 中外质量管理体制的比较 66
第四章 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标准、协议与国际贸易争端 69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中有关动植物检疫的协议、标准及准则 69
第二节 食品法典委员会与食品卫生标准 73
第三节 国际兽医局与动物产品贸易健康标准认证(OIE) 74
第四节 贸易争端与国际官方兽医机构的职能 76
第五节 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口风险分析与保护措施 80
第六节 转基因食品与国际贸易争端(GMO) 81
第七节 对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与动植物国际贸易争端的思考 82
第五章 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法规的国际比较 85
第一节 产品责任法与国际侵权法产生的法律渊源及其相关理论 86
第二节 美国、加拿大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法规及执法实践 95
第三节 国际比较的启示 113
第六章 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法制管理思想的演变与评价 116
第一节 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实行集权管理的社会背景及法律标志 116
第二节 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实行分权管理的社会背景及法律标志 118
第三节 从集权管理思想演变为分权管理思想的评析 134
第七章 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成本、效益实证分析——以瘦肉型商品猪为例 140
第一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不同经营主体生产瘦肉型种猪的质量成本、效益分析 141
第二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不同经营主体生产瘦肉型育肥猪的质量、成本、效益分析 143
第三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瘦肉型育肥商品猪运输、屠宰、批发、零售成本效益实证分析 148
第四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城乡消费者对猪肉消费质量调查与分析 153
第八章 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监控主体定位与创新研究 156
第一节 授予国家兽医机构全权负责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的理论依据 156
第二节 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监控主体定位的演变与思考 161
第三节 我国现行畜牧兽医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67
第四节 我国畜牧兽医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71
第九章 提高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监控效率的思考 176
第一节 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监控体系 176
第二节 按照世贸组织规则,改革我国兽医制度,提高我国出口动物产品质量信誉和竞争力 185
第二篇 现代畜牧业生产 189
第十章 中国瘦肉猪生产 189
第一节 河南省养猪业现状与特点 190
第二节 湖南省养猪业现状与特点 193
第三节 四川省养猪业现状与特点 194
第十一章 猪种改良与瘦肉型商品猪的界定 197
第一节 关于猪的品种改良阶段及其特征 197
第二节 瘦肉型商品猪的分类与认识 199
第三节 关于瘦肉型商品猪的界定问题 200
第四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瘦肉型商品猪的生产现状 204
第十二章 影响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发展的因素分析 208
第一节 自然条件因素 208
第二节 科学技术因素 209
第三节 经济管理因素 212
第四节 环境安全因素 225
第十三章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种猪场饲养种猪和淘汰商品猪生产成本与盈利分析 228
第一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种猪场经营主体、经营类型很多,主体水平参差不齐 228
第二节 种猪场主产品种猪、仔猪市场价格 230
第三节 种猪生产成本 231
第四节 二元杂交母猪生产成本盈利润分析 233
第五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个体户种猪的生产成本和盈利 237
第六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种猪成本效益比较 241
第十四章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商品猪场和养猪专业户饲养瘦肉型育肥猪成本盈利分析 244
第一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瘦肉型育肥猪经营主体辨识 244
第二节 有关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商品猪场的说明 248
第三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专业户瘦肉型育肥商品猪成本盈利分析 251
第十五章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农户饲养瘦肉型育肥猪商品猪成本盈利分析 255
第一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农户养猪现状及生产特征分析 255
第二节 农户养猪的心理状况及农户养猪类型 258
第三节 农户育肥商品猪生产成本与盈利分析 259
第四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农户饲养育肥商品猪成本盈利个案分析 265
第五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农户饲养“杜长大”育肥猪特征分析 269
第六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农户养猪行为分析 271
第七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农户饲养生猪及其行为特点论述 277
第十六章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瘦肉型商品猪后续产业的发展 278
第一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瘦肉型商品猪贩运的现状、类型及特征 278
第二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瘦肉型商品猪的屠宰和兽医卫生检疫 289
第三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瘦肉型商品猪加工业现状 297
第四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育肥商品猪在流通环节中的增值、盈利 308
第十七章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瘦肉型商品猪的市场供求分析与市场前景判断 313
第一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瘦肉型商品猪的需求分析 313
第二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猪肉供给分析 330
第三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生猪及猪肉价格特征 343
第四节 河南、湖南、四川三省区生猪供求与价格波动特征 346
第五节 发展瘦肉型猪的市场前景判断 348
第十八章 总结与建议 352
第一节 对四川省瘦肉型育肥商品猪生产、市场情况总结 352
第二节 湖南省瘦肉型育肥商品猪生产、市场情况总结 354
第十九章 中国畜牧业区域化研究 358
第一节 中国畜牧业资源、科技与社会及经济的总体条件分析 358
第二节 畜牧业生产的区域划分 370
第三节 我国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区域资源变化特征 375
第四节 我国畜牧业区域生产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379
第五节 畜产品生产的区域优势比较 384
第六节 同一畜产品在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分析 389
第七节 同一区域不同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394
第八节 不同畜禽适宜发展区域划分 398
第九节 畜牧业区域化发展政策 405
第二十章 中国畜牧业规模化研究 413
第一节 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现状分析 413
第二节 我国畜牧业规模生产发展模式 421
第三节 畜牧业规模化评价指标体系 426
第四节 不同区域不同畜禽的最优养殖规模 443
第五节 促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政策 464
第三篇 动物疫病产业损失特征和补贴制度的实证研究 469
第二十一章 动物疫病产业损失特征和补贴制度的实证研究 469
第一节 英国疯牛病的产业损失特性及其补贴制度 469
第二节 禽流感对我国养禽业危害的估计 485
第三节 禽流感疫区养禽产业损失特征及其补贴制度研究 504
第四节 禽流感非疫区家禽业损失特征及其补贴制度研究 531
第五节 动物疫病对家畜业的损害特征及其补贴制度研究 547
第六节 动物疫病对乳品、肉类加工业损失特征及补贴制度研究 567
第七节 饲料加工产业损失特征及其补贴制度研究 576
第八节 动物疫病损失补贴测算模型 579
第九节 减少动物疫病损失,增强企业抵御动物疫病风险的政策建议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