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戏剧:现代化与传统 2
(二)20世纪世界戏剧:反传统与复归传统 7
(三)20世纪中国话剧:由反传统而趋向传统 12
(四)话剧民族化:民族话剧的现代化创建 22
第一章 杂合:异质戏剧接受的错位——20世纪初中西戏剧的初次遇合 35
(一)戏曲改良催促新剧的诞生 35
(二)新剧在戏曲根基上生长 40
(三)新旧戏剧论争与“新剧加唱” 45
(四)新剧衰落与话剧意识的崛起 49
第二章 对抗:话剧与戏曲的激烈碰撞——“五四”时期的新旧戏剧大论争 56
(一)社会会变革与戏剧的革命 57
(二)新旧戏剧展开激烈交锋 60
(三)激进派与保守派的理论主张 66
(四)开启中国戏剧的新曙光 72
第三章 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话剧——20年代“国剧运动”的理论思考 76
(一)戏剧需世界性但更需民族性 77
(二)“旧戏当然有它独具的价值” 81
(三)立足自我创造民族话剧 86
(四)“国剧”理论的价值及影响 90
第四章 民众戏剧:话剧走向“旧形式”——30年代“戏剧大众化”的艺术自觉 96
(一)时代激浪推动话剧走向民众 97
(二)戏剧大众化与利用旧形式 101
(三)对戏曲及“话剧/戏曲”的再认识 106
(四)移动演剧揉合新旧戏剧的探索 110
第五章 农民话剧:汲取民间戏剧的创造——30年代河北定县“农民戏剧”之实践 115
(一)“戏剧大众化”与农民戏剧 115
(二)新剧场与新演出法 120
(三)新戏剧哲学:回归传统 124
(四)融合中西创造“混血的新人” 129
第六章 携手并进:话剧继承戏曲创建民族形式——40年代话剧“民族形式”的论争 135
(一)话剧“民族形式”论争起源 136
(二)“民族形式”与“中心源泉” 140
(三)传统戏曲与话剧民族化 145
(四)两种不同的继承取向 150
第七章 舞台实践架设话剧通向戏曲的桥梁——50至60年代话剧学习戏曲的探索 155
(一)“中国话剧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156
(二)架设话剧通向戏曲的桥梁 160
(三)话剧学习戏曲的舞台艺术创新 165
(四)保持特色,重在创造 170
第八章 融汇贯通:话剧与戏曲的艺术整合——80至90年代中国话剧的发展趋势 177
(一)话剧创新与舞台假定性 178
(二)“假定性”的“新现实主义” 182
(三)探索话剧的回归民族戏曲 187
(四)走向“假定性”的演剧变革 191
(五)“东张西望”与融汇整合 197
第九章 浪漫感伤的诗意抒情——田汉话剧借鉴戏典的艺术创造 205
(一)“从来不把戏曲和话剧截然分家” 205
(二)幻想传奇的浪漫精神 210
(三)忧郁苦闷的感伤情调 215
(四)意境:“远摄风神”与“深次骨貌” 220
(五)舞台诗人的诗意抒情 225
第十章 浓墨重彩地构撰诗的戏剧——曹禺话剧借鉴戏曲的艺术创造 231
(一)故事、场面及戏剧的穿插 233
(二)“从旧戏里学到刻划人物的本领” 238
(三)意象与意境的审美创造 243
(四)诗的戏剧戏剧的诗 249
第十一章 写意、意象与戏的追求——夏衍话剧借鉴戏曲的艺术创造 255
(一)写意:粗犷简洁与夸张拟态 256
(二)“梅雨”意象:妙传心象情如绘 262
(三)从“素描”、“淡彩”到“戏” 269
第十二章 壮美的史剧、悲剧与诗剧——郭沫若话剧借鉴戏曲的艺术创造 278
(一)“借一段史影来表示一个时代或主题” 280
(二)悲壮激昂的悲剧精神 286
(三)“我就喜欢吃故事” 292
(四)诗剧:“有些诗趣在里面” 299
第十三章 用精炼、幽默的语言勾靳人物形象——老舍话剧借鉴戏曲的艺术创造 305
(一)“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 306
(二)“三笔两笔画出个人来” 311
(三)语言:通俗易懂又富有诗意 317
(四)“喜剧更合我的口胃” 322
第十四章 以诗的形象与观众共同创造舞台的诗意——焦菊隐借鉴戏曲的话剧舞台创造 329
(一)中国话剧要创建自己的演剧学派 329
(二)表演:鲜明的形象与形象的诗意真实 333
(三)导演:在舞台上“画出动人心魄的人物” 338
(四)舞美:烘托出“饱满而富有诗意的整体形象” 344
(五)“用话剧艺术的形来传戏典艺术的神” 348
第十五章 写意戏剧:“创造民族的演剧体系”——黄佐临借鉴戏曲的话剧舞台创造 353
(一)“写意戏剧”的艰辛追求 353
(二)“以粗犷的笔触大笔勾勒” 358
(三)在空灵的舞台上突出演员的表演 362
(四)心灵性与本质性的诗化追求 366
(五)中国话剧应“跟戏曲比较接近” 370
第十六章 以美的形式表现生活的哲理和诗情——徐晓钟借鉴戏曲的话剧舞台创造 376
(一)创造富有哲理内涵的诗化的意象 376
(二)舞台时空结构追求传神和意境 381
(三)话剧表演注重活人艺术的魅力 386
(四)“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392
参考文献要目 399
后记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