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绿色化学和环境友好技术 3
前言 3
绿色化学的目标:废物的费用 3
绿色化学 4
环境友好技术 7
绿色化学衡量标准 12
参考文献 13
1.2可持续发展和法规 15
1.2.1前言 15
可持续发展和欧盟 16
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何需要法规 16
环境政策和改革 17
1.2.2环境政策措施 17
《命令和控制》法规 17
政府补贴 18
替换方法 18
1.2.3未来的趋势和挑战 20
1.2.4绿色分离过程的内涵 23
1.2.5结论 23
参考文献 24
2.1有机合成微反应器技术 29
2.1.1前言 29
2.1.2微反应器的主要特征 29
2.1.3微反应器的应用 31
微反应器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2
微反应器在工艺开发中的应用 34
工业生产中的微反应器 35
2.1.4逐步发展的微结构单元操作 35
2.1.5微反应器相关的工业需求 36
2.1.6微反应器如何能有利于更绿色的化学 38
2.1.7结论和展望 39
参考文献 40
2.2无溶剂反应(SLR) 43
2.2.1前言 43
2.2.2无溶剂(纯净)反应(通过混合或研磨) 44
无溶剂罗比森(Robinson)增环反应 44
化学选择性无溶剂醛醇缩合反应 44
诺文葛耳(Knoevenagel)无溶剂和催化剂缩合反应 46
使用过氧化氢脲配合物的无溶剂氧化 46
快速合成1-芳基-4-甲基-1,2,4-三唑[4,3-α]喹喔啉 47
无溶剂Wittig烯化作用 47
2.2.3无溶剂微波辅助反应 48
微波辅助杂环无溶剂合成 49
微波辅助无溶剂缩合 50
微波辅助无溶剂氧化 51
芳基卤在没有过渡金属催化剂下的胺化作用 52
微波加速羰基官能团向硫代类似物的转变 52
2.2.4固体支撑微波辅助无溶剂反应 53
保护-去保护(分裂)反应 54
缩合反应 58
微波辐射促进无溶剂重排 58
氧化反应——醇类和硫化物的氧化 59
还原反应 62
微波辅助固体支撑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63
2.2.5其他反应 65
用微波无溶剂制备离子液体 65
酶催化反应 66
2.2.6结论 66
参考文献 67
2.3固相组合化学 74
2.3.1前言 74
2.3.2理论 75
2.3.3固相组合化学应用(CCSP) 75
2.3.4微波辅助固相合成 81
微波辅助固相组合合成 81
微波辅助聚合物支撑库合成 82
微波辅助无溶剂库合成 82
平面载体上微波辅助并行库合成 84
2.3.5结论 84
参考文献 84
3.1“绿色”分离过程综述 89
3.1.1背景 89
3.1.2污染源 90
3.1.3环境分离过程 91
3.1.4环境污染的历史 93
3.1.5单元操作 95
3.1.6分离机理 96
3.1.7平衡过程 97
3.1.8速率过程 98
3.1.9逆流操作 99
3.1.10产量和选择性 100
平衡过程 101
速率过程 101
膜分离 102
3.1.11分离媒介 102
3.1.12分离过程的选择 104
3.1.13分离过程总述 105
致谢 106
参考文献 106
3.2精馏 108
3.2.1前言 108
3.2.2相平衡 108
气-液相平衡的计算 109
精馏过程的计算 114
3.2.3精馏过程 115
恒沸混合物的分离 115
耦合精馏塔 118
反应精馏 120
精馏与其他单元操作的结合 123
3.2.4精馏塔的内部结构 125
常规精馏过程内部结构 125
反应精馏过程的内部结构 126
3.2.5小结 127
参考文献 128
3.3利用包合作用的绿色对映体拆分工艺 131
3.3.1前言 131
3.3.2对映体拆分 132
烃类及其卤化衍生物的对映体拆分 132
胺类,胺氮氧化物,肟类和氨酸酯类 133
醇类,氰醇类 135
环氧化物,氧氮丙啶 138
酮类,酯类,内酯类,内酰胺类 139
亚砜,亚磺酸盐,亚磺酰亚胺,膦酸盐和氧化膦 145
3.3.3联合固态反应和水悬浮介质中的对映体拆分获得光学活性化合物的绿色一锅制备工艺 147
3.3.4利用悬浮介质中包合作用和分馏的对映体拆分 150
3.3.5不用手性源的对映体拆分 153
rac-7-溴-1,4,8-三苯基-2,3-苯并[3.3.0]辛-2,4,7-三烯-6-酮的对映体拆分 153
通过与非手性2,3,6,7,10,11-己羟基苯并菲的配合作用进行对映体拆分 155
2,2'-二羟基-1,1'-二萘基苯通过与外消旋或非手性季铵盐的配合作用进行对映体拆分 156
3.3.6结论和展望 159
参考文献 159
3.4色谱:一种非分析型观点 162
3.4.1前言 162
3.4.2灌注色谱 163
“对流强化扩散”的概念 164
通过H ETP来衡量色谱柱的性能 166
3.4.3模拟移动床(SMB)过程 168
SMB的概念 168
SMB的建模 170
SMB的设计 172
SMB未来的发展方向:多组分分离和SMBR 174
参考文献 175
3.5流体萃取 177
3.5.1超临界流体 177
前言 177
超临界流体和清洁分离 177
二氧化碳萃取 178
液体混合物的分馏 179
化学反应中的超临界、亚临界和“膨胀”溶剂 180
相平衡和反应-速率控制 181
在CO2中的氢化 182
离子液体和超临界二氧化碳 183
超临界水的解释 185
致谢 186
参考文献 186
3.5.2氟化溶剂 187
前言 187
三氟甲苯(BTF) 189
氟化醚F-626 190
F-DMF 192
FC-72(全氟己烷) 193
结论 195
参考文献 195
3.5.3离子液体:结构、性质和在萃取/反应技术中的主要应用 196
前言 196
离子液体综述 197
1,3-二烷基咪唑IL的制备和一些物理化学性质 198
1,3-二烷基咪唑II的化学稳定性和毒性 199
咪唑II的“溶剂”性质和结构 201
离子液体的溶解度 205
使用离子液体的萃取/分离过程 206
使用离子液体的多相催化作用 208
结论和前景 210
参考文献 211
3.6膜过程 217
3.6.1压力驱动膜过程 217
前言 217
膜过程基础 218
主要问题 220
膜材料及其制备 221
在有机媒介中的应用 226
目前市场 230
前景 230
致谢 231
参考文献 231
3.6.2蒸气渗透和渗透汽化 233
前言 233
过程基本原理 234
非理想现象 237
蒸气渗透/渗透汽化技术方面 241
化学过程中蒸气渗透/渗透汽化的实施 243
展望 246
参考文献 247
3.7分离过程中的纳米结构 250
3.7.1功能化的磁性粒子 250
前言 250
功能化的磁性粒子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实例 254
磁性分离的理论 256
强梯度磁性分离模型 256
参考文献 259
3.7.2树状大分子 260
前言 260
树状大分子——用于分离过程的新兴物 261
树状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实例 267
总结和未来发展前景 272
致谢 273
参考文献 273
3.8运用过热水分离 276
3.8.1前言 276
极性 276
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 277
实验室规模提取 278
中试装置 278
能量考察 279
3.8.2提取和降解的研究 280
不同于生物质的从固体及半固体中的提取 280
联立降解提取 281
除污中试研究 282
3.8.3生物质提取 282
实验室提取 282
反应提取 285
工艺开发 285
3.8.4液体提取 286
3.8.5色谱 286
参考文献 287
结束语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