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乳牛业在发展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
第二节 我国乳牛业发展概况 4
第三节 国外乳牛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7
第四节 乳牛业发展方略 11
第二章 牛种及乳牛品种 14
第一节 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14
第二节 我国引进的乳牛及乳肉兼用牛品种 16
第三节 我国育成的乳用及兼用牛品种 26
第四节 水牛品种 36
第五节 中国牦牛品种 38
第三章 乳牛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测定 42
第一节 乳牛体型外貌特征 42
第二节 体尺、体重测量鉴定 48
第三节 体型线性鉴定 50
第四节 年龄鉴定 66
第五节 产乳性能及其评定方法 69
第四章 乳牛育种 85
第一节 育种基础工作 85
第二节 乳牛选种 89
第三节 乳牛的选配 99
第四节 乳牛育种方法 102
第五节 现代生物技术与乳牛育种 105
第六节 育种的组织措施 109
第五章 乳牛繁殖 112
第一节 繁殖管理目标 112
第二节 母牛初配年龄与发情鉴定 113
第三节 母牛配种 115
第四节 妊娠与分娩 117
第五节 胚胎移植与性别控制 120
第六节 非传染性繁殖障碍 125
第六章 种公牛站建设与冻精生产 127
第一节 种公牛站建设 128
第二节 种公牛饲养管理 130
第三节 采精及质量检查 134
第四节 冷冻精液制作 138
第七章 乳牛的行为与福利 144
第一节 乳牛的一般习性与行为 144
第二节 乳牛的群居行为与联络方式 146
第三节 乳牛的生理性行为 147
第四节 乳牛的异常行为 149
第五节 乳牛的行为与应用 150
第六节 乳牛福利 151
第八章 乳牛场建设及环境控制 154
第一节 场址选择 154
第二节 场址规划与布局 156
第三节 牛舍设计与建筑 158
第四节 乳牛场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175
第九章 乳牛营养与营养调控 182
第一节 乳牛消化生理 182
第二节 乳牛的营养需要 184
第三节 水牛、牦牛营养需要 193
第四节 乳牛营养代谢与调控 195
第十章 乳牛饲料 202
第一节 乳牛饲料选择与利用 202
第二节 饲料加工调制与贮存 213
第三节 乳牛日粮配合 224
第十一章 后备母牛培育 229
第一节 培育目标 229
第二节 犊牛饲养管理 231
第三节 育成牛饲养管理 237
第四节 初孕牛饲养管理 239
第五节 乳公犊的肉用生产 239
第十二章 成乳牛饲养管理 242
第一节 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242
第二节 成乳牛的阶段饲养管理 246
第三节 高产乳牛的特殊饲养管理 253
第四节 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 255
第五节 冬夏季饲养管理 260
第六节 乳牛饲养管理效果评价 263
第十三章 乳牛群健康管理 273
第一节 健康管理内容与目标 273
第二节 乳房健康管理 275
第三节 肢蹄护理 279
第四节 繁殖障碍预防 281
第五节 营养代谢病的监控 284
第六节 乳牛常见疾病的防治 285
第十四章 挤乳与牛乳初步处理 299
第一节 乳牛乳房结构与泌乳生理 299
第二节 挤乳 302
第三节 生鲜牛乳的初步处理 308
第四节 鲜牛乳质量安全与价格 309
第十五章 牛乳及乳品加工 316
第一节 牛乳的成分及性质 316
第二节 原料乳的预处理 322
第三节 液态乳生产 324
第四节 乳粉及其他乳制品 329
第五节 中国民族乳制品 333
第十六章 乳牛场经营管理 336
第一节 经营目的与规模 336
第二节 生产管理 337
第三节 技术管理 339
第四节 生产计划管理 341
第五节 全年技术工作安排 346
第六节 市场营销与策略 347
第七节 提高乳牛场经济效益的措施 348
第八节 乳牛场标准化体系建设 350
附录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