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第一章 教师与教育心理学 3
引言 3
教学设疑 3
第一节 教师的专业成长 4
一、新教师 4
二、从新教师到专家型教师 7
三、专家型教师 8
第二节 从心理学角度对教育现象的种种探索 11
一、关于学生心理 12
二、关于学习心理 13
三、关于教学心理 14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15
一、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观念来理解教育 15
二、运用研究来理解和促进教学 16
三、本教材与教师 19
教学经验 21
教学反思 22
总结 23
重要概念 23
参考文献 23
第一部分 学生心理第二章 认知发展 27
引言 27
教学设疑 28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8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 29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33
第二节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41
一、维果斯基理论的基本观点 42
二、维果斯基理论与教育 44
教学经验 50
教学反思 52
总结 52
重要概念 52
参考文献 53
第三章 社会和情感发展 54
引言 54
教学设疑 55
第一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55
一、理论的提出 55
二、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 57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60
一、自我意识 60
二、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 63
第三节 道德发展 65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65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66
三、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挑战 69
第四节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70
一、父母教养方式 70
二、同伴关系 74
教学经验 78
教学反思 79
总结 79
重要概念 80
参考文献 80
第四章 智力与创造力 81
引言 81
教学设疑 82
第一节 智力理论与教育 82
一、经典智力理论 83
二、现代智力理论 86
三、智力测验 94
第二节 创造力与教育 95
一、创造力的含义 96
二、从不同心理学角度来看创造力 97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00
教学经验 102
教学反思 103
总结 103
重要概念 104
参考文献 104
第五章 特殊学生 105
引言 105
教学设疑 106
第一节 智力落后 106
一、智力落后的概述 106
二、智力落后学生的特点 108
第二节 情绪和行为障碍 112
一、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概述 112
二、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的特征 113
第三节 学习困难 115
一、学习困难的概述 115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 117
第四节 感觉和躯体障碍 119
一、听觉障碍 119
二、视觉障碍 121
三、躯体障碍 123
教学经验 124
教学反思 125
总结 125
重要概念 126
参考文献 126
第二部分 学习心理第六章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129
引言 129
教学设疑 129
第一节 经典条件作用 130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130
二、泛化、辨别和消退 131
第二节 操作条件作用 133
一、桑代克和斯金纳的工作 133
二、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 136
第三节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在课堂中的应用 141
一、课堂管理 142
二、课堂教学 147
第四节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在课堂中的新近应用 149
一、自我管理 149
二、自我教学 151
教学经验 153
教学反思 155
总结 155
重要概念 156
参考文献 156
第七章 学习的认知观 158
引言 158
教学设疑 158
第一节 学习的认知观概述 159
一、历史背景 159
二、与行为主义观的比较 162
三、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162
第二节 信息贮存 164
一、记忆系统 164
二、知识表征 166
第三节 认知过程 174
一、注意、知觉与复述 174
二、有意义地编码 177
三、提取 181
第四节 元认知 181
一、元认知的含义 182
二、关于元认知的研究 183
教学经验 186
教学反思 187
总结 187
重要概念 188
参考文献 188
第八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 190
引言 190
教学设疑 191
第一节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191
一、社会认知理论概述 191
二、观察学习 193
第二节 当代建构主义的理论 195
一、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 195
二、当代建构主义的不同观点 196
三、不同建构主义观点的共识 199
第三节 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应用 201
一、研究性学习与基于问题的学习 201
二、合作学习 203
三、教学对话 208
四、认知师徒法与互惠教学 210
教学经验 212
教学反思 213
总结 214
重要概念 214
参考文献 215
第九章 复杂的认知过程(上) 216
引言 216
教学设疑 217
第一节 概念学习 217
一、概念的含义 217
二、教授概念 218
三、纠正错误概念 224
四、概念的扩展和联结 225
第二节 问题解决 226
一、问题解决的概述 226
二、特殊领域的问题解决 231
三、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36
教学经验 239
教学反思 240
总结 240
重要概念 241
参考文献 241
第十章 复杂的认知过程(下) 243
引言 243
教学设疑 244
第一节 认知策略 244
一、认知策略的概述 244
二、促进理解材料的学习策略 247
三、促进认知加工的思维技能 251
第二节 迁移 254
一、迁移的概述 254
二、迁移的内在机制 257
三、为促进正迁移而教学 262
教学经验 265
教学反思 267
总结 267
重要概念 267
参考文献 268
第三部分 教学心理第十一章 制订教学计划 271
引言 271
教学设疑 272
第一节 教学计划的过程 272
一、有效教学计划的制订者 272
二、制订教学计划的阶段 274
三、制订教学计划的模式 275
四、影响教学计划制订的因素 277
第二节 教学计划的内容 278
一、确定教学目标 279
二、分析教学内容 282
三、安排教学事件 285
附:教学计划实例——三角比的应用问题 293
教学经验 296
教学反思 297
总结 298
重要概念 298
参考文献 298
第十二章 激发学生动机 300
引言 300
教学设疑 300
第一节 动机及其理论 301
一、动机的含义 301
二、动机的作用 302
三、动机理论 303
第二节 影响学生动机的各种因素 306
一、外部因素 306
二、内部因素 310
第三节 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 316
一、促进自信心的策略 316
二、促进学习参与的策略 319
教学经验 323
教学反思 324
总结 324
重要概念 325
参考文献 325
第十三章 有效课堂教学 326
引言 326
教学设疑 326
第一节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327
一、教学特征 327
二、直接教学 329
三、讲授法 332
第二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334
一、教学特征及使用误区 334
二、发现学习 338
三、讨论法 340
四、个别化教学 341
第三节 运用技术的教学 342
一、教学特征 342
二、多媒体教学 343
三、网络教学 345
四、智能辅导系统 346
教学经验 349
教学反思 350
总结 351
重要概念 351
参考文献 352
第十四章 学习结果的测评 353
引言 353
教学设疑 353
第一节 测评理论概述 354
一、测评的基本概念 354
二、有效测评的必要条件 355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中的测验 357
一、实施测验的基本环节 357
二、对认知目标的测量 359
三、对情感目标的测量 368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中的评价 372
一、教学评价结果的功用 372
二、对测验结果的处理 373
教学经验 375
教学反思 376
总结 376
重要概念 377
参考文献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