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与检视:问题的提出 1
一 研究回顾 1
二 问题的提出和本书的任务 6
第二节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 8
一 社会福利 8
二 社会转型 11
三 社会政策的四维视角 12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意义 21
一 文献与文献方法 21
二 描述比较研究 23
三 价值和价值分析 24
四 研究的意义 27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8
一 本书的结构 28
二 本书的主要内容 28
第二章 社会政策的规范转型 33
第一节 社会政策规范中的法治导向 33
一 政策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33
二 社会政策领域中政策规范排斥法律规范 34
三 社会政策规范中的法治导向 37
第二节 社会政策规范中权力本位的松动:权力与权利趋于平衡 39
一 权利本位论 39
二 社会政策中的权力本位 41
三 社会政策中权利本位的方向日益清晰 44
第三节 权利实现的程序保障 48
一 程序与程序公正 48
二 社会政策中程序规范的价值 50
三 社会福利的程序保障 52
本章小结 55
附录1:德国的劳动法院和社会法院 56
附录2:美国社会保障金申请程序 58
第三章 社会政策的价值转型 61
第一节 元价值观念:公私观和义利观 61
一 公私义利之辩 61
二 崇公抑私和大公无私 62
三 公私兼顾 65
第二节 基本价值观念:集体观和公平观 67
一虚幻的集体主义 67
二 真实的集体主义 70
三 平均主义公平观 72
四 公正的公平观 76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 78
一 差别性的家长主义 78
二 差别性的剩余主义 80
本章小结 84
第四章 社会政策的制度转型:从国家化到社会化 86
第一节 从劳动保险到社会保险 86
一 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调整 86
二 劳动保险制度的改革 88
三 对单位保障的再评价 90
第二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 95
一 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特点 95
二 社会救助制度改革 97
三 社会救助制度需要继续完善 98
第三节 就业制度:从统包统配到市场就业 104
一 统包统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04
二 统包统配制度的改革 106
三 就业市场化和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107
四 就业政策的转变:城乡统筹就业 110
第四节 教育制度的变迁 114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中国教育 114
二 “大跃进”时期的中国教育 115
三 “文革”时期的中国教育 116
四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教育 117
五 中国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 119
本章小结 124
第五章 农村社会福利的制度转型 126
第一节互助合作福利 127
第二节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福利 130
一 集体福利的发展历程 130
二 集体福利模式的基本特征 134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化福利 140
一 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型:从“五保”到“低保” 141
二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142
三 合作医疗制度面临转型 143
第四节 农村社会福利的政策选择 146
一 机会与约束: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 146
二 政府的福利角色 148
三 进一步解放农民 150
四 增强农民的组织能力 151
五 构建积极的家庭政策 152
本章小结 154
第六章 社会政策行动体系的转型 156
第一节 决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 157
一 计划经济时代的利益表达 157
二 社会分化与利益表达 160
三 利益表达渠道的多元化及其不足 162
第二节 社会福利行政的法治化 165
一 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 165
二 社会福利行政的法治化 167
三 社会福利行政中的正当程序 170
第三节 社会福利的司法保护 173
一 司法的社会福利功能 173
二 我国司法机关对社会政策的介入 177
第四节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 179
一 福利的市场化与非营利组织的兴起 179
二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福利角色 182
第五节 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186
一 社会工作的福利本质 186
二 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187
三 社会工作的发展 191
本章小结 192
第七章 社会政策转型的国际经验和理论解释 193
第一节 社会政策转型的国际经验 193
一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的市场化和去中央化 193
二 拉丁美洲国家: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197
三 东欧国家:最低限度的普遍主义 200
四 东亚国家或地区:权威主义和儒家伦理 202
第二节 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的理论解释 209
一 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 210
二 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 214
三 治国方略和执政理念 221
四 儒家文化传统 225
五 权威政治 229
本章小结 236
第八章 中国社会政策的基本问题 238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政策的基本问题 238
一 社会政策模式研究及其缺陷 238
二 社会利益格局与社会政策的基本问题 240
第二节 农民的社会保护问题 243
一 农民的劣势地位 243
二 农民的社会保护严重不足 247
第三节 劳工的社会保护问题 252
一 劳工问题的出现 252
二 劳工权益受损的原因 254
三 劳工权益与企业社会责任 256
第四节 中国社会政策的基本问题及相关理论问题 260
一 中国社会政策的基本问题 260
二 对历史不正义的补偿 262
三 全球化过程中劳工的社会保护 264
本章小结 267
第九章 社会政策的阶层化和社会保护的制度创新 269
第一节 去商品化与阶层化 269
一 什么是去商品化 270
二 去商品化的理想性 271
三 阶层化的必然性 271
第二节 农民的社会保护制度 272
一 养老保障制度 273
二 农村教育制度 278
三 农村医疗保健制度 281
第三节 劳工的社会保护制度 286
一 劳动监察制度 286
二 工会制度 288
三 法律救济和法律援助制度 292
本章小结 294
第十章 构建中国的发展型社会政策 296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 297
一 社会发展观的变迁 297
二 以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福利 299
第二节 发展型社会政策 302
一 梅志里:社会福利的发展视角 303
二 吉登斯:社会投资国家 307
三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 310
第三节 构建中国的发展型社会政策 314
一 中国社会政策的新转向 314
二 构建中国的发展型社会政策 318
三 迈向发展型福利社会 328
结束语 333
参考文献 337
致谢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