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问题 1
1.1政策问题与政策目标 1
2.债务管理效应 10
2.1公债管理无关论 10
2.1.1债券管理中性论 12
2.1.2债券回报不变下的中性理论 14
2.2债务管理为什么确实重要 17
2.2.1税收扭曲 17
2.2.2市场不完善 20
2.2.3不完全市场 22
2.2.4再分配 25
2.3结论 27
3.公债应该如何管理 29
3.1预期成本与风险最小化 29
3.2有限期间与资本积累 31
3.2.1储蓄决策 32
3.2.2投资与托宾q:投资组合方法 33
3.2.3投资组合方法的实证评价 35
3.3.风险分配:不完全市场 36
3.3.1代际间风险分配 37
3.3.2为债券持有者提供保险:一种评价 42
3.4流动性约束 44
3.5有效税制 46
3.6缺乏信息与可信性的最优债务管理 49
3.6.1市场不完善与特殊风险 50
4.债券结构与期限:证据 53
4.1为什么不发行应变债券 53
4.2债券市场 55
4.3债务工具 58
4.4债务期限与债务久期 71
4.4.1债务 74
4.5经合组织成员国债务结构与债务期限 75
4.6结论 126
5.风险最小化 132
5.1隐性应变方法 132
5.2价格指数化与债务的标价货币 134
5.2.1名义债务与价格指数化债务 134
5.2.2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冲击 135
5.2.3名义债务与通货膨胀选择 138
5.2.4本币债务与外币债务 139
5.3隐性应变方法:证据 141
5.3.1利用名义债务、外币债务和价格指数化债务实现风险最小化 141
5.3.2利用债务标价货币与指数化方案为预算提供保险: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证据 145
5.4再融资风险:债务期限的作用 153
5.4.1信心危机与债务期限 156
5.4.2运用债务期限为预算保险: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证据 157
5.5结论 167
附录5.1对数线性近似的推导 169
附录5.2永久性产出和公共支出的创新 170
6.成本最小化 173
6.1债务还本付息的预期成本最小化 173
6.2信息问题 174
6.2.1关注利率 174
6.2.2利率期限结构 175
6.3不完善市场:增加流动性 176
6.4不对称信息 178
6.5一致性:名义债务 179
6.5.1隐性应变方法与时间一致性 182
6.6名义债务期限与机会主义行为 183
6.7债务与债务期限:证据 186
6.7.1经合组织国家的证据 187
6.8期限、债务与信誉 196
6.9风险与可信度的权衡抉择 200
6.9.1事先承诺下的最优避险方法 203
6.9.2保险与信誉之间的权衡抉择 206
6.9.3从最优期限到最长期限 208
6.10结论 214
附录6.1 216
7.政策结论 218
7.1政策结论 218
附录:数据与数据来源 225
参考文献 302
索引 312
译者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