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篇 佛学时代 初入——慧能 715
第二十一章 佛教的兴起 717
一 佛教初入 719
二 兴起的外在原因 720
三 般若学与玄学 724
(一)格义 725
(二)般若学三派 729
四 道安 737
(一)思想 739
(二)地位与贡献 740
五 慧远 742
(一)思想 743
(二)地位与贡献 745
第二十二章 僧肇 751
一 对般若三派的批评 752
二 物不迁论 756
三 不真空论 760
四 般若无知论 765
第二十三章 竺道生 769
一 传承与开展 771
二 佛性问题 777
三 顿悟工夫 780
四 道生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785
第二十四章 智顗 791
一 思想的传承 793
二 思想的特征 797
(一)定慧双修 797
(二)统会的精神 798
(三)理论的烦琐 800
三 判教论 801
(一)五时 801
(二)八教 803
四 三观、三谛 808
五 止观论 812
第二十五章 法藏 821
一 思想的传承 823
二 思想的特征 827
(一)从智顗思想三特征看法藏 827
(二)再从法藏思想体系本身看 830
三 判教论 832
(一)小乘教 835
(二)大乘始教 836
(三)大乘终教 836
(四)顿教 837
(五)圆教 837
四 法界论 840
(一)法界缘起 841
(二)四法界 842
(三)十玄门 844
(四)六相 848
第二十六章 玄奘 855
一 思想的传承 857
二 思想的特征 861
(一)与智顗法藏对比着看 863
(二)再就玄奘唯识思想本身看 864
三 唯识与唯识观 866
四 八识的探究 875
(一)八识的差别 875
(二)种子与熏习 879
五 转识成智 883
第二十七章 慧能 893
一 禅宗的兴起及初期的演变 895
(一)禅宗兴起的原因 896
(二)禅宗早期的演变 899
二 思想的特征 903
(一)植根于中国传统 903
(二)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905
(三)定慧不二 907
三 顿与渐 908
四 心与性 911
丁篇 儒学的复兴 韩愈——戴震 919
第二十八章 新儒学的背景及其先驱者 921
一 新儒学正名和它的思想特征 923
二 佛学时代的儒学 929
三 唐初的儒术 933
四 佛教与新儒学 936
五 韩愈 944
(一)生平 944
(二)道统论 946
(三)排佛论 948
(四)性命论 951
六 李翱 955
(一)生平 955
(二)李翱在新儒学史中的地位 957
(三)复性书要义 959
第二十九章 刘禹锡 967
一 天论思想的引发者:韩愈与柳宗元 968
二 天论与荀子 972
第三十章 李觏 981
一 历史背景与思想传承 982
(一)历史背景 983
(二)思想传承 986
二 思想特征 987
三 社会的乌托邦 990
四 礼论与荀子 994
五 玄学的解放 997
第三十一章 王安石 1003
一 王安石与孔孟 1005
二 思想特征 1012
三 变法的思想根据 1017
四 宇宙论 1020
五 人性论 1025
第三十二章 邵雍 1039
一 思想传承 1040
二 思想特征 1042
三 思想方法 1044
四 天人之学 1048
五 历史观 1050
第三十三章 周敦颐 1055
一 太极图说与通书的关系 1057
二 诚——形上的意义 1061
三 人生问题 1065
(一)道德伦理 1065
(二)善恶 1066
(三)修养工夫 1068
四 周敦颐与先秦儒学 1072
第三十四章 张载 1077
一 苦学的历程 1079
二 气属形上抑形下之辨 1083
三 天人合一论 1089
四 心性论 1093
五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1099
六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1104
第三十五章 程颢与程颐 1113
一 明道和伊川的异同 1116
二 明道的思想 1121
(一)道与理 1121
(二)心与性 1125
(三)论仁 1129
三 伊川的思想 1132
(一)理与气 1133
(二)心与性 1135
(三)格物、穷理、敬 1139
第三十六章 朱熹 1151
一 朱熹与先秦儒学 1154
二 朱熹与程颐 1160
三 理气论 1163
四 心性论 1168
五 格物致知 1173
第三十七章 陆九渊 1183
一 思想史上的地位 1184
二 象山与朱熹 1187
三 发明本心 1192
四 格物说 1194
五 民本思想 1198
第三十八章 陈亮与叶适 1205
一 二人的关系与思想异同 1208
二 陈亮的思想 1210
(一)对理学的批评 1212
(二)事功主义 1216
(三)与朱熹争论三代与汉唐 1217
三 叶适的思想 1221
(一)宋弱之故与国家的根本问题 1221
(二)对新旧儒学的批评 1224
第三十九章 王守仁 1231
一 阳明与白沙、象山 1233
二 阳明与朱熹 1239
三 知行问题 1244
四 良知与致良知 1250
第四十章 明末清初思想的变化及其新趋向 1263
一 思想变化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1264
二 明末清初思想的新趋向 1270
(一)气一元论 1272
(二)道器非二与离器无道 1272
(三)人欲即天理 1273
(四)气质是善 1273
(五)重视知识 1274
(六)重视功利与实用 1275
(七)重视民生 1276
(八)重商 1277
(九)反君主专制 1278
(十)革命 1279
第四十一章 黄宗羲 1287
一 由智达德 1289
二 民本思想的发皇 1293
(一)从人民方面看 1294
(二)从臣子方面看 1296
(三)从君臣关系看 1296
(四)从法方面看 1298
(五)民本理想的大敌与专制之害 1299
第四十二章 方以智 1305
一 思想上的地位 1307
二 思想的主要特征——重智 1312
三 认识论 1317
四 宇宙观 1322
五 对中西文化的态度 1326
第四十三章 顾炎武 1333
一 尊理学黜心学 1335
二 清学的开山者与理学的实践者 1342
三 社会风气的诊断与改造 1345
四 政治思想 1348
第四十四章 王夫之 1357
一 船山与横渠 1359
二 气化的宇宙论 1364
三 气化的人性论 1370
四 历史思想 1375
第四十五章 李颙 1383
一 二曲其人 1385
二 对宋明儒学的态度:整合朱、陆(王) 1388
三 灵原、气质、善恶 1393
四 独处的功夫 1396
第四十六章 颜元 1407
一 思想的特征:习、行、动 1409
二 理学的反动 1414
三 驳宋儒气质性恶说 1418
第四十七章 戴震 1425
一 东原与朱熹、荀子 1427
二 血气、心知 1434
三 理、欲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