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自成一体的农业起源 3
第一节 考古发现所展示的原始农业面貌 4
一、黄河流域 5
二、长江中下游 8
三、华南和西南地区 10
四、北方地区 12
第二节 关于中国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 16
一、中国农业起源的途径 16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阶段和我国农业的起源时间 19
三、中国农业起源的地理环境 22
四、中国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其在世界农业起源中的地位 24
第二章 悠悠千古话沟洫——虞夏西周春秋农业 28
一、青铜农具的出现及其使用领域的扩展 29
第一节 青铜农具与耒耜 29
二、耒耜的演变及其在我国上古史中的地位 34
第二节 以农田沟洫为特征的农业体系 41
一、农田沟洫的普遍性及其存在的依据 41
二、沟洫制对农产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影响 46
第三节 五谷六畜及其他 55
一、谷物 57
二、园圃 61
三、桑麻 63
四、畜牧 66
五、虞衡 69
第三章 铁器牛耕谱新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农业 78
一、冶铁术的进步和铁农具的普及 79
第一节 在传统农具领域发生的革命 79
二、牛耕和耕犁的起源和发展 82
三、旱地耕播农具的系列化 87
四、谷物加工工具的创新 89
第二节 大规模农田灌溉工程的兴建和农区的扩展 95
一、水土整治的新形势与新问题 95
二、春秋战国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的兴起 98
三、汉代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 102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水利开发 107
第三节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 114
一、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 114
二、从不违农时到人工小气候的利用 116
三、北方旱地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 120
四、丰富多彩的育种及其他生物技术措施 123
五、从先秦农家到《齐民要术》 128
第四节 农业生产全方位的发展 137
一、大田作物构成的变化 137
二、园圃业的发展和独立林业经营的出现 141
三、畜牧、蚕桑和渔业 145
第五节 从华夷杂处到农牧分区 154
一、游牧部落的出现和农牧分区的形成 154
二、牧区的生产结构和地区差异 158
三、秦汉和魏晋南北朝农牧区的消长 160
四、农区牧区在经济上的相互关系 163
第四章 在经济重心转移中凯歌前进——隋唐宋元农业 169
第一节 农业优势的南北易位 170
一、从并驾齐驱到拉开差距 170
二、南方的加快开发和北方的曲折发展 173
三、南方的再度领先和北方的相对衰落 176
第二节 传统农具发展的峰巅 184
一、中国传统犁的完善和水田农具的系列化 185
二、灌溉农具的巨大发展 188
三、北方农具的局部创新与改进 192
第三节 梯山围水、争寸夺尺 198
一、?田的起源与发展 200
二、涂田和架田 203
三、?田和梯田 206
四、北方水土利用的新经验 210
第四节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传统农学的新发展 216
一、从火耕水耨到精耕细作 216
二、南方水田精耕细作体系的特点 219
(一)多熟种植 220
(二)育秧移栽 222
(三)土壤耕作和农田排灌 223
(四)肥料的积制和施用 224
(五)良种的培育和引进 225
三、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继续发展 226
四、丰富多彩的农学文献 227
五、农学理论的新发展 231
第五节 农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238
一、粮食构成的巨大变化 238
二、南方经济作物和植茶业的崛起 241
三、园艺生产的发展和独立花卉业、药草栽培业的出现 246
四、蚕桑业、经济昆虫饲养与水产养殖的发展 249
五、农区畜牧业的历史性转折和农牧区的消长 251
第五章 在人口膨胀压力下继续发展——明清农业 262
第一节 垦殖活动的纵深发展和农牧区的变迁 265
一、传统农区垦殖活动的深入 266
(一)黄河流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266
(二)东南地区农业的继续发展和新的重要农区的形成 270
(三)荒远山区的开垦 275
二、边疆地区的普遍开发 277
(一)东北地区 277
(二)蒙古地区 279
(三)新疆 281
(四)西南地区 283
第二节 新作物、新组合 291
一、新的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和传播 291
二、衣著原料生产的划时代变化 295
三、其它经济作物与园艺作物发展概况 298
四、动物饲养与农牧比例的变化 301
五、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304
第三节 发展与局限:农具、农艺与农学 309
一、农业工具的相对停滞和农业技术的继续发展 309
(一)多熟种植的发展 310
(二)对施肥的高度重视 313
(三)耕作栽培技术的精细化 314
(四)良种繁育之发展 316
(五)低产田的改造 317
(六)立体农产之雏形 319
二、农书创作的繁荣 321
三、农学理论的发展与局限 325
结束语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