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般原则 2
第一章 概述 2
1-1 冰冻乾燥的到来及目的 2
1-2 早期历史 3
1-3 发展 4
1-4 恒压冰冻乾燥法诸阶段 6
1-5 重要分析理论 11
第二章 升华的古典理论 13
2-1 引言 13
2-2 升华特性 18
2-3 应用於升华问题的撞击理论 27
2-4 冰冻及乾燥中可凝固水的分析 31
附录2-Ⅰ 蒸气相弥散 40
附录2-Ⅱ 蒸气压方程式 42
附录2-Ⅲ 升华及凝缩作用的动理论 44
第三章 热移转 49
3-1 升华中内部及表面热移转 49
3-2 热移转的稳定态模式 49
3-3 热移转的暂态模式 53
3-4 热源的控制 58
3-5 凝缩作用中热传导 62
3-6 对流加热——大气冰冻乾燥法 64
3-7 加热方法 67
3-8 气体传热的压力依存性 74
3-9 传热系数的测量 80
附录3-Ⅰ 热传导的移动界面境界理论 83
第四章 蒸气移转 89
4-1 多孔性材料内气体弥散 89
4-2 圆筒状毛细管模式 89
4-3 动量移转理论 97
4-4 多孔性及渗透性的测量 101
4-5 次要乾燥中脱除作用 109
附录4-Ⅰ 多孔性材料内分子撞击理论 115
附录4-Ⅱ 脱除作用的理论 118
5-1 引言 123
第五章 乾燥速率 123
5-2 热移转 124
5-3 蒸气移转 130
5-4 热及蒸气输送 134
5-5 背向加热较短解答 140
5-6 冰冻乾燥过程中恒定及下降速率乾燥期间 147
5-7 过热蒸气 152
第二篇 循环压力作业 156
第六章 循环冰冻乾燥的物理机构学 156
6-1 引言 156
6-2 真空压循环 159
7-1 引言 164
7-2 凝缩泵——快速流动 164
第七章 分析循环制程 164
7-3 循环制程的反覆分析 167
7-4 温度波——高压加热及蒸气快速冷却 172
7-5 时间常数——最适压力循环 174
附录7-Ⅰ 快速流动的分析 177
附录7-Ⅱ 快速流动的反覆分析 179
第八章 乾燥工场及设备 186
8-1 乾燥工场特色及作业 186
8-2 设备设计 190
8-3 循环制程——批评 194
9-1 引言 200
9-2 带阱的简式单机种 200
第九章 实验室装置及技术 200
第三篇 应用 200
9-3 微生物学研究用冷冻乾燥机 202
9-4 组织学用冰冻乾燥的发展 209
9-5 终端点——最後水含量的控制 217
第十章 冰冻乾燥用乾燥工场及设备 222
10-1 先导冷冻乾燥机 222
10-2 托盘冷冻乾燥机 224
10-3 加速冷冻乾燥机 225
10-4 调谐冰冻乾燥 227
10-5 带内部加热的乾燥工厂 230
10-6 真空喷雾冷冻乾燥机 232
10-7 乾燥成本 233
第十一章 食物 237
11-1 食品的物理特性及调制 237
11-2 一般调制处理 239
11-3 特殊处理 240
11-4 再构成制程 243
11-5 真空冷却及冷冻 253
11-6 冷冻速率 257
第十二章 冰冻乾燥的效果 266
12-1 乾燥时收缩 266
12-2 香味保持 270
12-3 物质损失——粒子捉捕的理论 282
12-4 再水化作用 286
第十三章 冰冻乾燥的其他方面 290
13-1 制程控制——结晶及焙化点 290
13-2 残余水分 296
13-3 终止点的测量 299
第十四章 生物学方面 303
14-1 活的有机体 303
14-2 贮存中化学退化 306
14-3 乾燥及贮存时危险性 312
参考文献 315
研究参考资料 336
术语及符号 341
附录 译者编译科技书籍一览表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