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1949~1976) 现实主义话剧在摇摆中滑坡、中落 1
第一章 从多元到一统 3
一 历史的参照:多元并存的现代话剧艺术 3
二 “无冲突论”与“反‘无冲突论 ” 13
三 文艺方针与“公式化”、“概念化” 21
四 斯坦尼的一统天下 28
第二章 胡可与建国初期的多幕剧 31
一 建国初期的多幕剧 31
二 胡可建国初期的剧作 34
第三章 盛况空前的独幕剧创作和演出 37
一 建国初期的独幕剧创作和演出 37
二 真正的独幕剧作家赵羽翔 44
三 王少燕的独幕讽刺剧 47
第四章 异军突起的“第四种剧本” 52
一 “第四种剧本” 52
二 杨履方和他的《布谷鸟又叫了》 55
三 岳野和他的《同甘共苦》 58
四 海默和他的《洞箫横吹》 66
一 老舍的生平、创作与思想 70
第五章 老舍的当代话剧创作 70
二 老舍的“小说体戏剧” 73
三 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茶馆》 86
四 “自我”的迷失与回归 97
第六章 从现实到反现实 100
一 混乱的1958 100
二 “民族化”新潮的涌起 102
三 对“第四种剧本”的秋后算账 105
四 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 109
一 60年代前后的历史剧高潮 112
第七章 历史剧的应运而生 112
二 “中国革命戏剧的瑰宝”:《关汉卿》 118
三 翻案与诗的结合:《蔡文姬》 123
四 “卧薪尝胆”现象与《胆剑篇》 127
第八章 教育剧的繁盛 131
一 “教育剧” 131
二 军旅教育剧的一座高峰:《霓虹灯下的哨兵》 136
第九章 “文革”中话剧的沉浮 144
一 “文革”中的话剧 144
二 “四人帮”“阴谋戏剧”的“样板”——《盛大的节 149
下编(1977~1995) 现实主义话剧的再生与现代主义话剧 153
一 现实主义话剧从封闭走向开放 155
第十章 从一统到多元 155
二 “现代派”的争论与“热流”的出现 164
三 关于“戏剧观”的大辩论 166
四 《WM》冲突与“民族化” 171
第十一章 革命家史传戏剧的兴盛 176
一 革命家史传戏剧 176
二 “剧中有诗”的《曙光》 181
三 气吞山河的《彭大将军》 184
一 “京派”话剧 189
第十二章 京派话剧 189
二 “京味话剧”的继承人:苏叔阳 195
三 “市井细民”的歌者:李龙云 202
四 “警世寓言剧”:《天下第一楼》 210
第十三章 海派话剧 215
一 “海派”话剧 215
二 有胆有识的宗福先 222
三 勇于创新的马中骏 224
四 “海派话剧”的杰出代表:沙叶新 228
一 “关东”话剧 235
第十四章 关东话剧 235
二 崔德志和他的“纺织工人家族” 246
三 工业题材戏剧的重大突破:《黑色的石头》 251
四 高唱“当代农村生活进行曲”的郝国忱 254
五 从“青纱帐”走向“古塔街”的李杰 258
第十五章 实验戏剧的勃兴 265
一 实验戏剧 265
二 走向国际剧坛的剧作家——高行健 273
三 关注当代农民命运与灵魂的剧作家——锦云 284
四 传统与现代的综合:《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289
五 校园实验戏剧的代表作:《魔方》 293
第十六章 女性戏剧的应运而生 297
一 女性戏剧 297
二 白峰溪和她的“女性三部曲” 300
三 沈虹光和她的《搭积木》 306
第十七章 新时期话剧成熟的标志——《桑树坪纪事》 313
一 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313
二 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 317
三 新时期话剧的集大成者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