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语言学习方式、方法与语言学习者 1
第一节 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1
一 英语学习策略与教学 2
二 学习策略概述 2
三 学习策略的分类 3
四 学习策略的培养 7
五 培养学习策略的步骤 9
六 英语学习策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1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 12
一 CALL发展的简史 13
二 互联网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4
三 万维网——全球最大的信息超级市场 20
四 互联网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23
第三节 共同学习的原则与方法 26
一 共同学习的概念与要素 27
二 共同学习的技巧 29
三 如何传授共同学习的技巧 30
四 共同学习中教师的角度 32
五 设计共同学习活动 34
第四节 学习动机 37
一 学习动机概述 37
二 学习动机类型 39
三 外语学习态度 44
四 学习动机的激发 46
五 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47
一 学习者的年龄与母语学习的关系 49
第五节 学习者年龄 49
二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 52
三 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 56
四 年龄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59
第二章 语言与文化 61
第一节 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61
一 什么是语言 61
二 什么是文化 62
三 语言与文化 64
四 语言与文化构成要素的关系 66
五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二文化学习的关系 69
一 跨文化交际 70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70
二 习俗文化 71
三 思维方式 75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非言语交际 77
一 跨文化交流中的非言语交际 77
二 非言语交际的分类 79
三 非言语交际与外语教学 88
第四节 言语行为的文化特征 90
一 语音 91
二 词汇 92
三 文章结构 97
四 言语行为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干扰 101
一 数字 103
第五节 翻译与文化 103
二 颜色 106
三 时间 111
四 比喻 112
五 问候 112
六 忠实翻译与文化差异 114
第六节 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 116
一 选择好教材 117
二 引导学生阅读 118
三 借助多媒体 119
四 充分发挥外籍教师之所长 120
五 借助课外活动 121
六 更新外语课程设置 121
七 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 122
第三章 语言与社会 127
第一节 言语互动与外语学习 129
一 言语互动 129
二 言语互动的重要性 130
三 促进言语互动 131
第二节 语篇分析与话语策略 133
一 话语结构 133
二 话语策略 134
第三节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136
第四节 语言的变体 140
第五节 社会语言学能力 141
一 言语行为 144
第六节 言语行为与语言教学 144
二 言语行为与第二语言习得 147
三 言语行为与第二语言教学 148
第四章 语言与心理 151
第一节 语言的迁移 151
一 语言迁移概述 152
二 对比分析 153
三 偏语分析 156
四 偏误探源与学习策略 159
第二节 语言的理解过程 164
一 记忆系统概述 164
二 信息处理 168
三 信息处理模型 171
四 平行分布处理模式 175
第三节 监控模式与教学 177
一 习得——学习假设 178
二 自然顺序假设 180
三 监控假设 181
四 输入假设 182
五 情感过滤假设 186
六 监控模型与课堂教学 188
第四节 外语教学的心理语言学基础 190
一 外语教学的心理语言学基础 190
二 小结 199
主要参考书目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