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新闻写作学的对象、范围 1
一 偏狭的认识——以新闻文体和采写技能为对象 1
二 整体的观念——以新闻写作行为系统为对象和范围 7
第二节 新闻写作学的研究方法 13
一 何谓“方法”——方法的概念与构成系统 13
二 新闻写作学研究的指导性方法——哲学方法、逻辑方法 15
三 新闻写作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系统科学 16
四 新闻写作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具体学科方法 27
第三节 新闻写作学的理论体系 35
一 理论体系的意义及构成 35
二 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 37
三 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模式 38
四 新闻写作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41
五 本书的理论框架 53
第二章 主体论 57
第一节 新闻写作主体——记者及其特殊的文化心理结构 58
一 记者——新闻写作行为的主体 59
二 新闻写作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 63
三 新闻写作主体的生成原理 79
第二节 新闻写作范型——文化心理结构的具体表征 82
一 新闻写作范型是什么 84
二 新闻写作范型的层次结构 86
三 新闻写作范型的具体构成 92
第三节 新闻写作主体的建构 102
一 “厚实”——及早夯实基础结构 103
二 “深固”——植根所属文化,把握民族脉动 107
三 “开放”——不断扩张、更新既有认知结构 110
第三章 运思论 117
第一节 新闻写作运思的本质 118
第二节 新闻写作运思的动态过程 123
一 动机的触发与意旨的初露 125
二 价值再评估与主题再锤炼 130
三 根据主题和题材“定体”、“布局” 132
四 运思在表述过程中延展并被赋予物质形式 136
第三节 新闻写作运思的艺术 140
一 新闻写作立意的艺术 140
二 新闻写作选材的艺术 146
三 新闻写作布局的艺术 153
四 新闻写作表述的艺术 172
第四章 采访论 179
第一节 采访的进程 180
一 采访准备 181
二 采访实施 195
第二节 采访的方法与技巧 212
一 采访方法的选择 212
二 口头采访 214
三 目击采访 220
第五章 读者论 224
第一节 读者与时空环境 226
一 读者理论的基本构架 226
二 反馈与对话中的新闻写作 235
第二节 新闻的接受与反馈 237
一 新闻的接受与反馈 237
二 接受与反馈是新闻写作完整过程的重要一环 242
三 读者的“定位” 245
第三节 实现接受目的的写作策略 250
一 明确目的、目标是策略思维的前提 251
二 “协调”、“对抗”、“戏仿”——实现目的、目标的手段 255
第六章 技能论 260
第一节 新闻写作技能的构成 261
一 新闻写作技能的基本“构件” 262
二 新闻写作技能的特点 267
第二节 新闻写作技能的建构 268
一 人性感悟 268
二 分析借鉴 270
三 观念创新 271
四 练笔强化 273
第三节 新闻写作技能述要 273
一 修炼新闻发现技能 273
二 加入地方色彩 278
三 增加新闻可信度的基本技巧 279
四 熟练新闻谴词行文技法 280
五 “要表现不要陈述”的写作方法 284
六 经常使用背景材料 285
第七章 文体论 287
第一节 新闻文体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288
一 西方新闻写作的起源和新闻体裁的初步形成 288
二 中国的叙事传统与新闻的诞生及发展 291
第二节 新闻文体的分类 298
一 西方新闻体裁分类学 298
二 中国新闻体裁分类学 306
三 新闻文体分类 312
第三节 新闻文体的创变 319
一 文体的对峙与互补 319
二 新闻文体的创变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