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振华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08021139
  • 页数:259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前言 1

0导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任重而道远 1

0.1 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殊的制度创新 2

0.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过程  4

0.3 现代企业制度:一个刚开始的话题  6

1企业制度改革历程及其进一步改革的背景分析 8

1.1 传统体制下的企业特征  9

1.1-1 基本特征  9

1.1-2 政府预算控制和权利约束  10

1.2 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12

1.2-1 1978年—1982年:对企业的“扩权让利” 12

1.2-2 1983年—1986年:“利改税” 14

1.2-3 1987年—1991年: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16

1.2-4 1992年—1993年:大规模推行股份制 20

1.3 1994年:改革大进程中的企业制度改革 24

1.3-1 整体配套改革方案 25

1.3-2 企业制度改革滞后已成为金融体制与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 28

1.4 进一步推动企业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30

1.4-1 非国有企业运行的示范作用 31

1.4-2 要素市场的逐步形成与规范 32

1.4-3 所有者意识的觉醒 34

1.4-4 社会保障与保险制度的建立 35

2产权革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探索 37

2.1-2 产权革命与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架构 40

2.1-3 产权革命的意义 42

2.1-4 产权革命面临的困难及挑战 43

2.2 产权界定与明晰化 44

2.2-1 产权界定:来自各方面的共同要求 44

2.2-2 产权界定中的难点 47

2.3-1 产权流动与重组:意义重申 48

2.3 产权流动与重组的市场化 48

2.3-2 现阶段产权流动的主要形式 50

2.3-3 推动国有产权流动的主要途径 53

2.3-4 沪粤产权流动典型特征比较 54

2.3-5 产权流动与重组中的难点及其对策 56

2.4 产权交易市场:一个新兴的市场 58

2.4-1 产权交易市场的兴起 58

2.4-2 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0

3改制中企业组织分化与整合:动力、结构与规模 63

3.1-1 单链式与多链式组织演进模型 64

3.1 简化的分析模型 64

3.1-2 分析模型的前提条件及意义 67

3.2 企业集团化整合:企业组织分化的结局 68

3.2-1改制中的企业组织分化 68

3.2-2 企业组织分化效应:社会成本向国有企业集中分布 70

3.2-3 集团化整合:企业组织分化之后的理性选择 72

3.3 集团化整合的相关性原则与规模边界 74

3.3-1 相关性原则在实践中的制度意义 75

3.3-2 企业集团的结构有效性:规模边界确定 77

4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安排与企业改革 80

4.1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历史回顾及分析 81

4.1-1 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征 81

4.1-2 原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 83

4.1-3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进展 85

4.1-4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难点与约束 87

4.2 现有国有资产管理各种思路的评价与选择 89

4.2-1 产权结构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目标的争论 89

4.2-2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方式改革的比较 91

4.2-3 国有资产宏观管理框架构想的选择 92

4.3-1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向的趋同 96

4.3 国有资产管理运作机制设想 96

4.3-2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原则 97

4.3-3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框架构想要点 99

4.3-4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100

4.4 国有资产管理的国际比较 103

4.4-1国有资产的作用与分布 103

4.4-2 国有资产组织形式 104

4.4-3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105

4.4-4 国有资产管理方式 106

4.4-5 国有资产管理规则 107

4.4-6 国有资产管理权能 108

4.4-7 西方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110

5面临重组选择的国有企业债务 112

5.1 中央计划体制下企业财务的平衡 113

5.1-1 企业资金的供给 113

5.1-2 企业盈利的吸纳 114

5.1-3 企业财务的平衡 115

5.2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企业债务的累积 116

5.2-1 资金供给方面的变化 116

5.2-2 盈利吸纳方面的变化 118

5.2-4 惊人的债务累积 119

5.2-3 财务平衡主体的内部化 119

5.2-5 企业债务累积的一般机制 120

5.3 企业转制中的债务处置 124

5.3-1 企业债务的悬置、逃避和废止 124

5.3-2 企业破产:体制背景和经济背景的转变 125

5.3-3 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经济影响 128

5.4 债务重组:可供选择的方案 128

5.4-1 配套的改革和方案的多元性 128

5.4-2 财政注资,还是银行持股? 129

5.4-3 相关的体制和政策考虑 131

6现代企业制度与劳动力市场 135

6.1 就业压力与企业冗员 136

6.1-1 社会就业的蓄水池和冗员聚集 136

6.1-2 负面效应和巨大的阻碍 138

6.1-3 冗员过多的形成原因与机制 141

6.1-4 解决冗员问题刻不容缓 142

6.2 劳动力市场化流动 144

6.2-1国有企业劳动力难以流动:一种制度特征 144

6.2-2 劳动力低流动性的复杂影响 146

6.2-3 劳动力流动受阻的障碍分析 148

6.3-1目前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 150

6.3 培育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有效途径 150

6.3-2 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对策思路 153

7企业制度创新的配套工程: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155

7.1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实证分析 156

7.1-1 现收现付的养老制度:面临的问题 156

7.1-2 医疗保险制度:面临严重的挑战 158

7.1-3 失业保险制度:亟待扩展 160

7.2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剖析 161

7.2-1 现行保障制度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制约 162

7.2-2 现行社会保障体制的弊端 163

7.2-3 管理体制的根源 164

7.3 建立适应企业制度创新的社会保障体制 166

7.3-1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原则 166

7.3-2 重建社会保障体制的思路 167

7.3-3 构建新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操作模式 168

7.3-4 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171

8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性试验:股份制经济 173

8.1 我国股份制发展的历史回顾 174

8.1-1 孕育准备阶段(1979年—1984年) 174

8.1-2 试点阶段(1984年—1986年) 175

8.1-3 发展阶段(1987年—1988年) 176

8.1-4曲折阶段(1989年—1990年) 179

8.1-5 再发展阶段(1990年底—1994年) 179

8.2 我国现阶段股份制运行机制的特征 182

8.2-1以“公”为主体的联合的经济组织形式 182

8.2-2 股份制企业面向市场“转制” 183

8.2-3 在宏观调控和管理中有序发展 185

8.3 当前股份制运作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189

8.3-1法人股流通问题 189

8.3-2 股票市场:投机与投资 197

8.3-3 股份公司的规范化建设 199

8.4 我国股份经济发展趋势及展望 203

8.4-1 通过资本市场重组国有企业 205

8.4-2 中国股市发展趋向:走向国际化 209

9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创新:运作机制选择 213

9.1 企业制度创新机制:利益调整中的博弈 214

9.1-1 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中的利益关系调整 214

9.1-2 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内容、方式及条件 217

9.2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 218

9.2-1当前企业制度创新的运作状态 219

9.2-2 企业制度创新微观动力不足的原因 220

9.2-3 政府与企业各自的误区 221

9.2-4 企业与政府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24

9.3 完善企业制度创新的运作机制 225

9.3-1 形成企业制度创新的多元主体 226

9.3-2 充分发挥制度“企业家”的作用 227

9.3-3 政府的作为:提供企业制度创新的活动空间 229

9.3-4 发挥企业经营者在制度创新中的特殊作用 232

9.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景展望 233

10附录:国外国有企业制度及其演变的比较研究 236

10.1-1国有企业的定义 237

10.1国外国有企业的一般分析 237

10.1-2 国有企业的类型 238

10.1-3 国有企业存在的意义 239

10.2 国外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和国资管理类型 241

10.3 对国外国有企业产权重组情况的考察 244

10.3-1 新加坡的扶植——发展——民营化模式 245

10.3-2 法国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演变 246

10.4 对东欧国家私有化过程的比较研究 249

作者简介 253

上海中青年经济工作者研究中心简介 256

后记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