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一分殊”溯源 1
二 “理一分殊”的现代解释 3
三 理一分殊:从超越到落实 6
四 同情的了解 8
五 价值的重建 11
六 民族与文化认同 13
七 现代中国人的认同危机 16
八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20
九 传统·时代·异文化 22
一○ 传统的资源与传统的负担 26
一一 中国文化最可贵的价值是人文精神 29
一二 东方的境界哲学 32
一三 东方的形上学 34
一四 中国宗教思想发展的现象学描述 38
一五 中国传统政治的限制 42
一六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 44
一七 儒家反对威权 46
一八 以民为本 48
一九 民本不等于民主 51
二○ 儒家亦有超越的一面 52
二一 儒家传统的宗教意涵 53
二二 天人合一与《周易》的四层符示 57
二三 孟子的心性论 61
二四 孟子性善论的创造性阐释 63
二五 儒家哲学的现代意义 64
二六 儒家伦理观在现代的意义 68
二七 儒家理想与专制王朝 70
二八 董仲舒与汉代儒学 73
二九 宋明儒学的特质 75
三○ 宋明儒与佛道二氏的关系 77
三一 宋明理学的分系问题 80
三二 关于“新儒学”的名称 85
三三 宋明儒学的现代意义 86
三四 朱子的理气二元论 89
三五 朱子的入手方法 94
三六 朱子对汉代政治化儒学的解构 96
三七 对朱子政治思想的现代检视 99
三八 由中西比较衡论朱子宇宙论之得失 103
三九 朱子道德形上学之不足 108
四○ 朱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112
四一 象山心学的三点缺失 115
四二 阳明心学的渊源与评价 117
四三 黄宗羲心学的定位 119
四四 清代学术的特点 121
四五 胡适与当代新儒家 126
四六 胡适只是一位启蒙人物 129
四七 平心论冯友兰 132
四八 冯友兰学术评估 134
四九 冯友兰与当代新儒家 137
五○ 第三期儒学 138
五一 当代新儒家的探索 139
五二 当代新儒家的立场 144
五三 当代新儒家的贡献在形而上层面 146
五四 对熊十力晚年思想的反思 148
五五 熊十力的“大德”与“小德” 150
五六 诗哲方东美 154
五七 方东美哲学之大旨 156
五八 忆方东美师 159
五九 当代儒学三先生 164
六○ 牟宗三哲学旨要 166
六一 牟宗三与宋明儒学研究 170
六二 对牟宗三消化康德哲学的检讨 171
六三 牟宗三先生的“古今无两” 176
六四 我与牟宗三先生 179
六五 唐君毅的《哲学概论》 182
六六 徐复观的《中国人性论史》 184
六七 我与徐复观先生 188
六八 儒家生命情调的抉择 190
六九 儒家的理想与现实 193
七○ 坚持儒家价值与理想的艰难性 196
七一 当代新儒学的方法论 198
七二 当代新儒学的形上学之路 201
七三 当代新儒学的践履 204
七四 当代儒学论辩 208
七五 关于“钱穆与新儒家”问题之争 209
七六 钱穆为新儒家之中坚人物 211
七七 师承与代际 212
七八 由尊德性转向道问学 214
七九 答包遵信 216
八○ 用系统论解释中国文化之理论盲点 218
八一 回应姜义华 221
八二 讨教何炳棣 223
八三 与商扬振宁 225
八四 驳议李泽厚 228
八五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根本冲击 230
八六 国粹与西化 234
八七 传统派与西化派 236
八八 中西人文主义的差别 238
八九 东西方哲学的差异 240
九○ 中日民族性格的差异 243
九一 科学、民主与中国传统 246
九二 民主观念与制度 250
九三 由民本转变成为民主的艰难性 251
九四 儒家传统与基督教传统 256
九五 儒家与基督教的比较 259
九六 儒家与基督教的五点差异 263
九七 超越与内在”的省思 265
九八 当代新儒家可以向基督教学些什么 270
九九 魏曼与中国哲学 275
一○○ 当代伊斯兰教思想家纳塞 279
一○一 新儒学对纳塞的回应 281
一○二 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 284
一○三 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估价 287
一○四 现代与后现代 289
一○五 后现代视野中的中西文化 291
一○六 后现代与中国哲学的重建 294
一○七 现代化的五大弊端 299
一○八 全球化与和而不同 306
一○九 康德与当代哲学 308
一一○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312
一一一 对克罗齐美学的批评和估价 316
一一二 卡西勒 319
一一三 卡西勒的符号形式哲学 321
一一四 卡西勒哲学的启示 324
一一五 卡西勒历史观的启示 327
一一六 斯宾格勒历史形态学的成就 329
一一七 从海德格尔看知识分子的暧昧 332
一一八 哲学的起点与终点 335
一一九 历史概念与历史方法 340
一二○ 形而上学 345
一二一 知识与智慧 349
一二二 生命的创造性 352
一二三 生命的和谐性 355
一二四 未来哲学改造的方向 358
一二五 哲学教育改良刍议 360
一二六 哲学与通识教育 365
一二七 台大的学习与生活 367
一二八 任教东海大学 371
一二九 与香港中文大学的情缘 376
编后记 景海峰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