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改变儿童的生活 1
社会能力是什么 2
个体社会能力的差异 4
具备社会能力的益处 6
在儿童发展和社会能力方面,幼教专业人士须知 7
所有的发展都是彼此关联的 7
社会性发展的顺序 7
儿童社会性发展速度的差异性 8
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时期 8
社会性发展的累积作用和延迟作用 8
学习与社会能力 9
儿童是积极的社会学习者 9
儿童社会学习的多种途径 10
掌握社会能力及其面对的不断挑战 10
社会学习需要假以时日 11
社交环境 11
家庭影响 12
同伴群体的影响 12
儿童看护人员和教师的影响 12
文化背景 12
放眼全局 14
你在培养儿童社会能力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 15
作为专业人士应当怎样与儿童相处 16
适应发展的教学法与社会能力 18
年龄适应性方法 18
个体适应性方法 18
社会和文化适应性方法 19
引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框架 20
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21
构建有益的环境 21
教育和指导 21
深入的个别化干预 21
章节结构 22
专业知识 22
可展示的技能 22
行业标准 22
后续学习 22
伦理准则 23
总结 23
关键词 23
问题讨论 23
第2章 好的开端:与婴幼儿建立关系 25
成人与儿童积极关系的基本要素 26
热情 26
接纳 26
真诚 27
共情 27
尊重 27
依恋是关系的基础 27
了解婴幼儿的暗示 29
气质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29
行为状态 31
动作与社会交往 33
支持儿童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 34
婴儿 34
幼儿 35
个体差异 35
成人与儿童的分离 35
在交流中发展儿童的能力 38
最初的交流 38
更进一步的交流 39
提升儿童的交流能力 40
友情 40
朋友 41
培养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 42
对待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 44
帮婴幼儿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的技巧 45
提供及时的基本护理 45
觉察婴幼儿的个体需求 46
建立并保持有效的交流 46
鼓励婴幼儿的探索和学习 47
帮助婴幼儿达到成人的要求 48
帮助婴幼儿开始与同伴建立关系和友谊 48
参与和婴幼儿的互动 49
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 49
为婴幼儿的家人提供帮助 50
注意事项 51
总结 53
关键词 53
问题讨论 54
第3章 通过非言语沟通与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 57
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58
非言语沟通的渠道 59
空间位置 60
身体动作 62
身体方向 62
手势 63
触摸 64
面部表情 65
辅助语言 68
与儿童发展非言语关系 70
热情 71
接纳 71
真诚 72
共情 72
尊重 73
时间概念对关系的影响 73
通过非言语行为表达权力和安全感 73
发出和解释非言语信息可能遇到的潜在挑战 74
儿童对非言语交流技能的学习 76
在课程设置中安排非言语沟通技能的内容 76
获取非言语技能的方法 76
帮儿童用非言语的方式发展积极关系的技能 78
关注儿童 78
展示权威和安全感 79
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儿童的非言语行为能力 81
运用非言语沟通技能与儿童的家庭成员进行交流 81
注意事项 82
总结 83
关键词 84
问题讨论 84
第4章 通过言语交流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 87
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 88
自我意识 89
自我概念 89
自尊 91
自尊的发展 93
儿童自尊的差异 94
成人的行为对儿童自尊的影响 96
语言环境 97
消极的语言环境 97
积极的语言环境 98
建立积极的语言环境 100
行为反应 100
有效表扬 103
谈话 104
提问题 104
解释性反馈 106
共同叙事 108
帮助讲其他语言的儿童:言语技能 109
通过言语交流促进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发展的技能 111
使用与积极语言环境相关的技巧 111
做出行为反应 111
使用有效表扬 112
制造对话 112
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113
做出解释性反馈 113
营造共同叙事的机会 113
帮助说其他语言的儿童 114
与儿童的家庭就有关儿童的自我理解能力进行沟通 114
注意事项 115
总结 117
关键词 118
问题讨论 118
第5章 支持儿童的情绪发展 121
情绪是什么?它来自哪里? 122
情绪为什么很重要 122
情绪发展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中 124
幼儿教育人士需要了解儿童情绪发展的哪些方面 124
情绪的出现和成熟 125
儿童对自己情绪的理解 126
儿童学习识别他人的情绪 127
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129
童年期的情绪任务 130
儿童表达情绪时的个体差异 133
儿童表达风格的差异 133
儿童情绪表现的性别差异 133
儿童情绪表现的家庭和文化差异 134
儿童在应对情绪时遇到的挑战 135
儿童从婴儿期到7岁经历的情绪挑战 135
7~12岁的儿童经历的情绪挑战 135
对儿童情绪的消极反应 136
对儿童情绪的积极反应 137
与儿童交流他们的情绪 137
情感反应 138
帮助儿童使用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 139
支持儿童的情绪发展和学习的技能 140
表达情感反应 140
提高儿童对情绪的理解和沟通能力 142
帮助儿童处理激烈的情绪 144
与儿童的家人就儿童的情绪进行沟通 145
注意事项 147
总结 148
关键词 149
问题讨论 149
第6章 培养儿童的韧性 151
什么是韧性 152
具有韧性的儿童看上去是怎样的 152
韧性是怎样发展的 153
压力、风险因素和逆境对韧性的影响 154
压力的本质 154
如果压力应对机制失效 155
多重风险因素 156
儿童自身的优势及保护性因素 163
培养儿童的抗压能力和韧性 164
关注儿童的健康 165
指导儿童学会自己做决定、制订计划并且实施和进行评价 166
培养儿童的乐观精神 168
培养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意识 169
纠正儿童有问题的性格 170
提升儿童与他人交朋友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170
帮助提高儿童的智力和学习能力 171
与儿童的家人共同培养儿童的韧性 172
帮助儿童发展抗压能力和韧性的技能 173
注意事项 176
总结 178
关键词 179
问题讨论 179
第7章 将社会性发展融入游戏中 181
游戏的本质及它与社会能力的关系 182
基因基础 182
在课程设置中安排游戏的意义 183
社会性发展与游戏 183
游戏的种类 187
探索行为 187
以客体作为玩或游戏的工具 187
戏剧游戏 189
建构游戏 197
运动游戏 198
比赛游戏 201
幽默感 203
帮助、强化和扩展儿童游戏能力的技能 205
为儿童的游戏准备相应的环境 205
最大程度地帮助儿童挖掘物品的游戏潜能 205
通过作为游戏的直接参与者,帮助儿童获得所需的技能 206
帮助每个儿童提升其在玩游戏时的社交参与程度 207
通过变换你参与游戏的表现或通过游戏信号或元交流的方式发出暗示,逐渐提升儿童游戏的品质 207
直接参与儿童的游戏 208
偶尔从游戏框架外指导儿童 208
儿童在玩打闹游戏时要给予引导 210
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 210
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要为他们的游戏做特别安排 211
与儿童的家庭成员分享儿童游戏的信息 211
注意事项 212
总结 214
关键词 214
问题讨论 215
第8章 帮助儿童发展与同伴的关系和友谊 217
儿童与同伴和朋友关系的重要性 218
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218
同伴之间的关系 219
友谊 220
如果儿童没有朋友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221
儿童对于朋友和友谊的理解 221
友谊的框架 221
儿童怎样选择自己的朋友 226
外表 226
族群 226
性别 226
年龄 227
行为特征 227
观点和爱好 227
社会能力 227
不成功的同伴互动 229
每个儿童都需要掌握的交友技能 230
接触 230
保持积极的关系 231
协商解决冲突 231
课程设置中如何安排有关友谊发展的内容 232
在达到与建立友谊相关的学习标准时,儿童会遇到的典型挑战 232
在帮助儿童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友谊方面,成人所起的作用 233
构建有利于交友的课堂环境 233
利用木偶和道具示范一些交友的技巧 234
通过角色扮演教儿童交友的技能 236
同伴间的技能训练 237
密集的一对一辅导 238
帮助儿童发展同伴关系和友谊的技能 239
构建有利于发展友谊的环境 239
安排同伴间的技能训练 241
设计短剧来示范交友技能 241
教儿童参与角色扮演 242
对部分儿童实施密集的一对一交友辅导 242
与儿童的家庭进行交流 243
注意事项 244
总结 245
关键词 246
问题讨论 246
第9章 布置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物质环境 249
对空间和物品的布置 250
建筑物和操场 251
调整外部空间以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53
布置家具和设施 254
可控因素 257
选择合适的材料 258
为给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适时增减材料 260
安排时间 263
每天的日程安排 264
计划的进度和强度 267
布置物质环境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同时防止或消除不当行为的技能 268
布置房间以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68
最大范围地确保环境安全 268
管理好物品,提高儿童的独立能力 269
布置空间和材料使儿童知道应当怎么做 269
减少可能因材料引起的冲突 270
按照每天的日程表安排工作 270
当儿童借助周边的环境资源自己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并且对它们做出评价时,要给予积极支持 271
通过认真督导来促进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 272
与儿童的家长分享一些有关布置环境的有益想法 272
注意事项 273
总结 274
关键词 275
问题讨论 275
第10章 培养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交流期望和规则 277
什么是自我调节 278
自我调节能力是怎样发展的 278
非道德定位(没有任何控制) 278
依从(外部控制) 279
认同(共同控制) 280
内化(内部控制) 280
发展对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 281
情绪发展 282
认知发展 282
语言和记忆的发展 285
经历对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 286
直接指导 286
示范 286
强化和消极结果 287
发展与经验的结合 288
成人对儿童的引导方法 288
专制型 289
放任型 289
冷漠型 290
权威型 290
儿童的气质与成人对儿童的引导方法间的动态关系 291
成为权威型的人 292
表达期望 293
清楚何时改变儿童行为是必要的 293
个人信息的第一部分 294
个人信息的第二部分 296
个人信息的第三部分 299
清晰地表述完整的个人信息——四个“R” 301
积极的个人信息 301
权威型模式与适合发展的教学法之间的联系 302
对儿童表达期望和规则的技能 303
在出现问题的情境中表达理解 303
向儿童表达你的情绪 303
指明具体的行为 304
阐明原因 304
制定规则 304
与儿童的家庭进行沟通 306
注意事项 307
将个人信息与你学过的其他技能结合起来使用 309
总结 310
关键词 310
问题讨论 311
第11章 培养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结果的意义 313
有问题的行为及具可能的解决办法 314
结果 316
加强积极行为的结果 316
减少错误行为的结果 317
纠正型结果的类型 318
决定使用哪种纠正型结果 320
纠正型结果的应用 322
结果的后续行动 323
什么时候执行结果 323
警告和后续行动与个人信息相结合 324
这种语言表达顺序的合理性 324
技能顺序的依次使用 326
怎样应对儿童的发脾气 326
在日常引导策略中需要使用结果的时机 327
深入的个别化干预措施的必要性 328
深入的个别化干预 329
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适应规则和结果 332
执行结果的技能 334
制定合适的结果 334
介入深入的个别化干预 336
与儿童的家庭进行沟通 337
注意事项 338
总结 341
关键词 342
问题讨论 342
第12章 应对儿童带有攻击性的行为 345
什么是攻击性 346
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346
果决 347
儿童为什么会有攻击性 347
生理因素 347
受挫—攻击性假设 348
扭曲认知假设 348
强化和亲身经历 348
模仿和来自观察的经历 348
缺少知识和技能 349
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349
儿童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攻击性行为 349
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 350
成人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时使用的无效策略 351
忽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351
转移 352
不一致 352
体罚 352
第一个教训:攻击就是这样的 353
第二个教训:力量决定对错 353
第三个教训:攻击是唯一的选择 353
第四个教训:成人是无法信任的 353
第五个教训:提防为主 353
第六个教训:千万不要被发现 353
怎样有效地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355
应对攻击的通用策略 356
工具性攻击的特例 358
冲突调解的模型 360
第一步:开始协调 360
第二步:了解清楚每个儿童的想法 360
第三步:总结 360
第四步:提出选择 360
第五步:就解决办法达成一致 361
第六步:强化解决问题的过程 361
第七步:后续行动 361
执行冲突调解 362
儿童对解决冲突的认识 362
冲突调解有用吗 363
当攻击性行为发展成欺凌后 364
欺凌的受害者 365
欺凌者 366
欺凌的目击者 366
成人在干预欺凌时所起的作用 367
应对攻击性行为的技能 369
在教育机构中应对攻击——通用策略 369
怎样应对工具性攻击 372
怎样应对敌意攻击 372
与儿童的家庭保持沟通 373
注意事项 374
总结 376
关键词 377
问题讨论 377
第13章 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379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380
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的益处 380
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 381
亲社会行为的步骤 381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到的各种影响 384
生理因素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384
社会认知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385
语言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385
分享 385
社会经历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386
文化期望和经历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387
成人的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387
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技能 391
营造一个亲社会的环境 391
使用指导和辅导的方式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392
提供现场指导 392
用有组织的活动做辅助,向儿童传授亲社会行为 395
与儿童的家人进行沟通 396
注意事项 398
总结 399
关键词 399
问题讨论 400
第14章 培养儿童对性和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403
孩子的性心理发展 404
性别角色的发展 404
成人对儿童性心理行为和发展的反应 405
儿童的族群认同、偏好和态度 408
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412
特殊儿童理事会给为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教师制定的专业和道德标准 413
进一步发展个体化的家庭服务方案和个体化的教育方案 414
个体化的教育方案 414
对残疾状况的分类 415
接纳 419
儿童对残疾状况的认知 419
儿童对同龄的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态度 420
让残疾儿童融入正常群体中的指导原则 421
早熟的行为、害羞和困难气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421
超前发展和早熟的儿童 421
过度害羞的儿童 423
气质和个性化 423
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性和多样性的技能 425
就性和多样性与儿童进行交流 425
针对儿童的个体差异与其家人进行交流 428
注意事项 430
总结 431
关键词 432
问题讨论 432
第15章 做出道德判断和决定 435
道德判断以及影响做出道德判断的因素 436
怎样制订道德判断的目标、策略和标准 437
影响道德判断的因素 438
做道德判断时应遵循的原则 441
优先原则 442
对儿童极端行为的道德判断 442
极端行为的成因是什么 444
常被提及的极端行为的来源 445
侧重于儿童遭虐待和忽视的道德行为准则 447
虐待和忽视的定义 447
问题出现的范围 448
施虐者 449
受害者 450
报告儿童受到虐待 453
在正规机构中保护儿童免受虐待 454
就道德问题与儿童的家人进行沟通 455
做出道德判断所需具备的技能 456
怎样做出道德判断 456
怎样做出日常判断 457
怎样应对儿童的极端行为 458
怎样处理儿童遭虐待和忽视的情况 459
注意事项 461
总结 463
关键词 463
问题讨论 463
附录一 案例分析 467
附录二 专业技能调查表 477
术语表 479
参考文献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