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中国新音乐的范畴与理论基础 1
「新音乐」的两种内容 1
「新」与「旧」的相对思考 4
新音乐的理论基础 6
全盘欧化后的反思 8
两岸三地研究之短长 10
结语 13
第二章 新音乐的缘起(1885-1919):军乐的欧化与学堂乐歌 21
欧洲军乐的传入 22
袁世凯建立现代军乐队 23
新式学堂的铜管乐队 26
学堂乐歌 27
留学生赴东瀛取经 29
乐歌作家之一——曾志忞 31
乐歌作家之二——沈心工 38
乐歌作家之三——李叔同 43
乐歌的影响 58
第三章 「五四时代」的新音乐(1919-1937) 81
「五四」——新时代的开始 81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83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88
国立音乐院 91
音乐敎育的普及与发展 94
「五四时代」的新音乐家 95
萧友梅 98
黄自 112
赵元任 135
聂耳 144
黎锦晖 151
刘天华 156
群众歌曲与左翼音乐活动 157
音乐学学者和音乐翻译家(王光祈、青主、丰子恺、傅雷) 162
「五四时期」新音乐的特点 171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歌咏运动与音乐创作(1937-1945) 201
抗日救亡的歌咏运动 201
国治区大后方的音乐发展 202
解放区的音乐发展 207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音乐创作 213
冼星海 214
谭小麟 228
江文也 239
马思聪 251
贺绿汀 258
任光、应尚能、刘雪庵等 267
抗日战争时期新音乐的发展 285
第五章 国共内战时期和建国后十七年的新音乐敎育与创作(1946-1949·1949-1966) 321
新音乐敎育与创作 321
国共内战时期(1946-1949) 321
建国后的十七年(1949-1966) 328
新音乐敎育 330
新音乐创作 336
声乐 342
器乐 347
管弦乐、交响音乐与中国器乐创作 357
歌剧和舞剧 369
作曲家 375
中共文艺思想与中国新音乐 393
十七年里的「得」与「失」 399
第六章 「样板戏」与「文革」音乐(1966-1976):革命现代京剧、舞剧、交响音乐、歌曲 429
文化大革命 429
戏曲改革 432
「革命现代京剧」 440
《智取威虎山》 440
《海港》 445
《红灯记》 452
《沙家浜》 461
《奇袭白虎团》 471
其他「革命现代京剧」 475
「革命现代京剧」的唱腔和音乐 480
革命现代舞剧 483
《白毛女》 483
《红色娘子军》 488
「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 494
其他乐队和器乐作品 500
「交响音乐」名不副实 507
歌曲创作 509
音乐理论上的争论 513
德彪西事件 513
左翼音乐运动与「国防音乐」问题 514
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的讨论 515
结语 518
第七章 「文革」之后的音乐创作与「新潮」音乐 543
「文革」之后的音乐创作 543
朱践耳、罗忠镕、金湘、王西麟、杨立青的创作 543
朱践耳 544
罗忠镕 547
金湘 552
王西麟 559
杨立青 564
文化的「根」 568
「新潮」音乐与「新潮」作曲家 569
「新潮」作曲家 572
「新潮」作曲技法 590
结语 598
第八章 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新音乐与作曲家 615
台湾 615
音乐敎育 616
音乐创作 617
音乐研究 626
音乐社团和演艺活动 631
结语 633
香港 634
音乐敎育 634
音乐创作 637
香港的流行音乐 649
中国音乐研究 650
演艺政策和演艺活动 652
电台美乐广播 658
乐评 659
演艺政策 659
结语 661
澳门 661
音乐敎育 662
音乐创作 664
演艺活动 665
第九章 回顾与反思:中国新音乐的发展及其中国化与现代化 673
回顾 673
中国风格 686
音乐理论与音乐批评 688
反思 690
新音乐的中国化与现代化 696
第十章 世纪之交的发展(1996-2006):中国大陆、海外、台湾、香港的创作与学术研究 707
中国大陆的作曲家 708
海外中国作曲家 714
台湾和香港的中国作曲家 715
台湾 716
香港 718
中国新音乐的学术研究 720
海外 720
中国大陆 721
台湾、香港 723
结语 724
附录一:新音乐创作目录(1956-1966) 737
附录二:台湾、香港、澳门新音乐参考资料 745
主要参考资料 755
人名索引 837
主题索引 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