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绪论 1
一、研究意义 1
二、研究现状 2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6
引子 8
一、斯大林执政前的苏联教育 8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教育探索 14
第一章 凯洛夫《教育学》的产生及特征(1930~1949) 27
第一节 凯洛夫《教育学》产生的背景 27
一、三十年代对“儿童学”的批判 27
二、三十年代对学校制度的改革 30
三、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 33
第二节 凯洛夫《教育学》的产生 35
一、“官员兼学者”的凯洛夫 35
二、凯洛夫《教育学》的出版 37
第三节 斯大林意识形态统领的凯洛夫《教育学》 40
第四节 凯洛夫《教育学》在苏联的地位 45
一、苏联教育理论界大批判 45
二、凯洛夫《教育学》地位的确立 54
第二章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走红(1949~1956) 59
第一节 中国教育界的“圣经” 59
一、选择凯洛夫《教育学》的思想基础 59
二、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的出版 63
三、凯洛夫《教育学》传播“障碍”的清除 65
四、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77
第二节 凯洛夫《教育学》:中国教育学的模板 84
一、中国第一部教育学课本的出版 85
二、中国《教育学》与凯洛夫《教育学》的文本对比 88
第三章 中苏两国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1956~1976) 93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对“苏维埃教育学”的批判 93
一、凯洛夫《教育学》1956年的改版 93
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否定 99
三、凯洛夫的自我否定 107
第二节 苏联教育学研究的转向 118
一、苏联教育的改革与苏联教育学研究的转向 118
二、苏联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及新模式形成 126
三、苏联教育学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回归 138
第三节 中国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 152
一、五十年代的质疑 152
二、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批判 154
第四章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苏两国不同的命运(1976~1991) 163
第一节 凯洛夫《教育学》从苏联教育学淡出 163
第二节 凯洛夫《教育学》依然存活在中国 172
一、“文革”结束后的反思 172
二、抹不去的凯洛夫《教育学》 181
结语 190
一、为什么凯洛夫《教育学》在前苏联的影响短暂 190
二、为什么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影响深远 195
三、“凯洛夫《教育学》现象”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 198
参考文献 201
后记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