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导论 4
Ⅰ思想是隐蔽的世界 4
思想是唯一的动因 4
自然史如何理解 5
没有理智就不可能理解 5
野蛮部族的历史是怎么回事呢? 6
思想以两种方式进入历史 6
思想是不能定义的 7
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不明确关系 7
思想有多种意义 8
当代的思想 8
当代史有多大可能和多大价值 8
历史学家的据认为的客观性 9
关于事实和思想的同时代记载的价值 10
思想生活的奥秘 10
潜在的思想是天才的原料 10
同时代对思想的记载比较忠实 11
最近过去的事件 12
父传子中语言经历的变化证明思想生活在变化着 13
习惯言语不适应原创的思想。新语词的创造 13
本著作的对象是回顾这行将完结的世纪的思想生活 14
不是一部政治的历史,也不是一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历史 14
本书的兴趣在于一切对我们内部生活产生影响的东西 15
作真实描绘所必需的亲身认识和经验限定了跨越的地域 15
美国的影响只是提一下 15
本书的对象仅仅是法国、德国和英国的思想 16
思想的统一是本世纪的产物 17
伏尔泰 17
亚当·斯密 17
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把德国思想带到了英国 18
史达尔夫人把德国思想输入法国 18
巴黎是科学思想的焦点 19
白贝治、赫舍尔和皮科克把大陆数学方法引入英国 19
李比希的实验室 19
孔德的哲学由一个英国人介绍给他自己的祖国 19
康斯特布尔在法国的影响 19
科学已成为国际性的了 20
词源对思想史的启示 21
词源对观念迁移的启示 21
歌德 22
语词的意义的增长 22
新的思想已找到了新的语词 23
德·博纳尔的天启语言说和马克斯·弥勒的语言科学 23
思想在法语和德语中如何表达 24
大陆思想家提出历史哲学 25
德语和法语缺乏精确的名词 25
但“思想”概念不是英国特有的 26
卡莱尔第一个赋予“思想”这语词专门意义 26
Ⅱ理智进步的两个因素 26
本书的对象 27
19世纪在积累知识上是无与伦比的 28
19世纪取得的成就:(1)知识方法;(2)知识统一 28
追求真理不是知识的目的,只是探究着的心智的态度 28
科学探究的方法。首先由伽利略、牛顿等人实践,由培根、孔德、穆勒等人定义 29
学术的分裂只是表面上的 29
科学和诗歌间的表面距离 30
科学和生活间更密切的联系 30
一切实际问题皆休戚相关 30
19世纪为生活的理想做了什么? 31
关于人类兴趣之统一的比较深刻的概念 31
表达这种统一的不同术语 32
“思想”的定义 32
1750—1850年。对学术作百科全书式的处理 32
百科全书著作逐渐漠视知识的统一 33
德国的大学里已抛弃关于“百科全书”的讲演 36
百科全书没有履行它们看来作出的许诺 37
法国人主宰本世纪初的科学 39
德国反对科学题材的形而上学处理的反应 41
学校文献的改革 42
科学推理更带哲学性 43
德国在研究思想生活上居于领先地位 43
从形而上学方法向历史方法转变的原因 44
斯宾塞是第一个产生一个哲学体系的英国人 44
洛采体系的定义 45
洛采同赫德尔的《观念》的关系 46
洛采和A.v.洪堡的《宇宙》的关系 47
洛采的《微宇宙》 49
人类心智生活的构成 51
最有效的方法都有其得意之时,但现在非复当时了 52
一个世纪并不继承上世纪的一切;它抛弃了许多 52
Ⅲ选择一条道路的必然性 53
某些历史时期以某个重大事件或运动冠称 53
当代无中心事件 54
思想史就是哲学史吗? 55
歌德的著作包含本世纪最深刻的思想 56
哲学是反省性的 56
何时思想意味着哲学 57
对本世纪思想的探究划分为两个问题 57
思辨 58
哲学的定义 59
本书的划分 60
科学和哲学均不构成思想这词的全部意义 60
思想也潜藏在时代的文学和艺术之中 60
歌德和华兹华斯提高了我们的鉴赏力 61
无条理的思想 62
被概括为宗教的思想 62
科学是精密的、实证的和客观的 63
某些兴趣或思想对象是私人的或主观的 63
对这些题材不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64
哲学介于数理科学和宗教之间 65
思想的三重考虑:科学的、哲学的、个人的 66
哲学是科学和宗教的中介 66
很难分离思想的三个方面 67
本世纪初期法国思想以科学为中心 67
19世纪初期英国哲学的状况 68
歌德的《浮士德》代表本世纪的思想 69
一个并非休止的而是动乱的时期 69
它的原因可以在它之前的革命世纪中找到 69
19世纪思想不是革命的 69
本世纪的思想半是激进半是反动 70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思想受到拜伦学派扰动 70
18世纪著作中的破坏性精神 70
革命理论不切实际 71
这不是发明或者实际政治的历史 72
思想被从其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态度方面加以考查 72
达尔文、斯宾塞和洛采的建设性思想 73
正确的激进主义 73
浪漫主义的反动运动 73
科学进步被首先考虑 76
黑格尔的思想自然发展学说 77
第一篇 科学思想 78
论述十九世纪前半期科学精神的成长和传播的三章 79
第一章 法国的科学精神 79
本世纪是科学的世纪 79
英国和大陆在科学概念上的差异 80
科学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81
培根勋爵的预见 82
培根哲学的缺陷 83
牛顿作的纠正 84
法国哲学家接受了培根和牛顿的思想 84
培根和牛顿的比较 85
拉普拉斯的工作 86
法兰西科学院 87
大陆的数学方法 88
现代分析方法 90
较老的综合方法 90
科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92
在英国和德国没有这种影响 92
巴黎的科学院校 93
大革命政府的促进 95
孔多塞 96
拉卡纳尔 97
师范学校理工学校 98
蒙日的画法几何学 99
化学科学 100
新的数理科学 101
晶体学 101
概率论 103
拉普拉斯通过撇开个体性原理而获得其结果 108
个体性是生命科学的兴趣中心 108
居维叶精密地研究这个中心 111
居维叶受的训练 115
居维叶是科学院制度的最伟大代表 117
大革命和第一帝国时期科学的命运 119
法国对普及科学的贡献超过其他国家 122
文献的普及化和国民的普及化的差异 123
单纯文献普及化的危险 123
大革命增添了现代对科学的实际普及化 125
拿破仑一世对科学的影响 128
拿破仑偏爱数理科学 130
他贬斥当代哲学代表 131
他亲自广泛应用统计方法 132
他的科学荣耀主要是衍生性的 132
居维叶给予法国人士应有的显赫地位 133
第二章 德国的科学精神 135
德国大学的创建 136
人民对大学的发展 137
德国大学的地理分布 139
德国大学制度的充分发展 140
哲学院 141
哥廷根大学 141
大学和高等学校的关系 142
大学是一种训练研究的学校 143
Wissenschaft的理想 145
在德国大学制度下得到发展 146
在法国和英国“科学”意指“精密科学” 148
精密科学在德国的接受 149
科学在18世纪里尚未在德国大学里落脚 153
科学期刊 155
高斯的数学研究 156
科学精神在本世纪第二个四分之一中进入大学 157
雅可比的数学学派 159
1826年由李比希建立的化学实验室 161
德国科学的世界性 162
李比希的有机分析 164
生物学是一门德国的科学 165
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理论 166
恩斯特·海因里希·韦伯和约翰内斯·弥勒 167
心理物理学 169
精密研究精神和Wissenschaft 172
哲学和史学必需百科全书式的观点 173
自然哲学 174
科学观点和哲学观点的冲突 174
亚历山大·冯·洪堡 176
柏尔采留斯对德国科学的影响 177
自然哲学和医学科学 178
为科学而科学 179
古典和哲学学派的遗产 180
研究的完整性和透彻性 181
研究和教学相结合 182
科学和哲学相结合 183
生物学在科学和哲学的结合中成长 184
杜布瓦-赖蒙德论弥勒 184
“活力”被抛弃 185
生物学中的机械观点 186
数学原理的批判 187
精密的、历史的和批判的思想习惯 188
在德国Wissenschaft理想中结合 189
Wissenschaft的伦理价值 189
第三章 英国的科学精神 191
国外科学组织 191
大不列颠的类似机构 192
本世纪早期英国科学 193
据说英国科学的衰落 195
普莱费尔的批评 196
白贝治的批评 197
外国对英国科学的看法 198
英国人对白贝治等人的回答 200
英国协会的创建 201
英国高等智力工作的特征 202
科学院和大学并不总是公正的 203
傅里叶 203
菲涅耳 203
普吕克尔 204
格拉斯曼 204
英国缺乏中央组织 205
托马斯·杨 205
道尔顿 206
法拉第 207
格林 208
布尔 208
白贝治 208
英国思想的特征 210
没有科学思想学派 211
英国科学的个人性和实用倾向 211
本世纪初期英国最显著的特点 212
英国大学的独特之点 213
博雅教育的理想 213
教育和教学的统一 217
英国的教育组织 221
皇家研究院 222
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 222
塞德伯格的约翰·道森 224
苏格兰的大学 224
爱丁堡皇家学会 226
《爱丁堡评论》 227
剑桥分析学会 227
苏格兰的大学生活 228
都柏林数学学派 230
英国的科学贡献的重要性 231
科学知识在大陆的传播 232
英国科学家的孤独 232
英国人的个人主义 234
过去五十年里的变化 235
英国的生物学贡献 236
詹纳 238
英国人钟爱大自然 238
个人主义和自然主义在英国的结合 240
萨尔伯恩的怀特 242
地质学会 243
威廉·史密斯 244
查尔斯·贝尔 245
历史地理学 246
马丁·威廉·利克 248
三个民族工作的比较 250
第四章 天文学的自然观 252
本世纪前半期和后半期的科学精神 252
科学成为国际性的 252
民族差异的消失 254
具体的科学思想 255
科学哲学 255
惠威尔的《历史》和《哲学》 257
哲学和科学 259
主导科学思想大都非常古老 260
数学精神 262
当初次引入科学的时候 264
牛顿的《原理》 264
万有引力公式 266
由它发出的思路 267
误差因素 269
拉普拉斯和牛顿 271
促进科学的几种兴趣 271
单纯观测的不足 272
实用的兴趣 273
数学公式的聚焦反应 275
从数学上定义的物质和力 277
重量和质量 278
万有引力不是物质的终极性质 280
吸引和排斥 283
电和磁的作用 284
放射定律 285
分子作用 286
天文学观点。宇宙的、克分子的和分子的现象 288
克分子尺度的特殊意义 289
几何学公理 291
直接测量万有引力的困难 292
分子现象的天文学观点 293
毛细作用 294
波斯科维奇对牛顿公式的推广 295
库仑的测量 298
高斯和韦伯的扩充 298
戴维和法拉第 300
安培和韦伯发展天文学观点 302
韦伯的基本测量 304
发展无穷小法的必要性 308
牛顿公式是物理天文学的基础 308
牛顿公式在普适性和准确性上独一无二 310
牛顿公式是终极定律吗? 311
拉普拉斯的见解 311
天文学自然观的对立面 313
第五章 原子的自然观 315
扼要重述 315
原子论 317
拉瓦锡 318
燃素说 320
燃烧理论 321
定比法则 322
J.本亚明·李希特尔 324
道尔顿 324
柏尔采留斯 325
原子论和万有引力的比较 326
沃拉斯顿的预言 326
倍比法则 327
当量 328
简单是真理的象征 329
普劳特假说 330
同分异构现象的发现 333
有机化学 334
李比希的有机化学定义 335
取代作用 336
类型理论 337
本世纪中期前后化学理论上的不确定状况 339
原子论的两个方面 340
一种方便的符号体系 341
亲合性研究的忽视 344
柯普于1873年论化学理论 344
周期律 345
化学推理和物理推理间的区别 346
气体分子运动论 347
阿伏伽德罗假说 349
阿伏伽德罗又遭忽视 351
原子观点的发展 352
巴斯德发现“空间螺旋特性” 352
原子和分子 353
焦耳的计算 354
克劳胥斯的第一篇论文 355
分子的内能 356
原子论约在1860年被接受为一种物理学理论 357
克拉克-麦克斯韦。统计自然观 357
平均学说 359
原子的几何排列 360
晶体学 360
晶体学定律和原子定律的类比 362
同形性 363
多形性 363
结构和立体化学 364
化合价 365
原子键 366
碳四面体 367
原子观点的缺陷和不足 367
化学亲合性理论 368
实际影响 369
有机化学定义的变化 370
原子观点批判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