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 1
二 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检讨 3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 7
第一章 皇侃生平、著作及学术背景 9
一 皇侃生平及著作 9
(一)生平 9
(二)著作 12
二 皇侃思想形成的学术背景 17
(一)自由阐释的学术风尚 18
(二)多维互摄的学术实践 23
三 《论语义疏》的阐释特征 30
(一)体例与语言 30
(二)思维方式 42
第二章 性论 55
一 性的内涵与特征 56
(一)“性者,生也” 56
(二)“性无善恶,而有浓薄” 68
(三)“人生性分各有所能” 71
二 “性”、“情”之关系 82
三 “性”、“命”之关系 90
第三章 仁论 98
一 仁的本质 99
(一)“仁者,人之性也” 99
(二)“仁者,恻隐之义” 102
二 为仁实践 105
(一)“约俭己身” 105
(二)“仁是行盛” 109
三 为仁功效 117
(一)圣王(圣师)的仁功 117
(二)君子的仁功 120
第四章 孝论 127
一 孝的本质与地位 127
(一)“孝是仁之本” 128
(二)“孝为百行之本” 130
二 “孝是事亲之目” 133
(一)无违为孝 133
(二)以爱、敬为孝 134
(三)孝之终始 136
(四)父子相隐 138
三 “以孝友为政” 140
(一)“为风政者,以孝悌为主” 140
(二)“以孝事君则忠” 142
第五章 礼论 145
一 “礼有三起” 145
(一)“礼理起于大一” 146
(二)“礼事起于遂皇,礼名起于黄帝” 152
二 礼的本质 156
(一)“礼是体别” 157
(二)“礼者,体其情也” 161
三 礼的实践 165
(一)“礼贵得中” 166
(二)“礼以敬为主” 167
(三)“礼乐相须” 168
(四)“学礼立身” 170
第六章 君子论 173
一 君子的内涵 173
(一)先秦君子观述评 173
(二)《论语义疏》中的君子内涵 175
二 君子之道 185
(一)善人之道 185
(二)先王之道 187
(三)“通而不壅”之道 195
第七章 皇侃思想的哲学史价值 202
一 对先秦以来儒学传统的继承 202
二 对后世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204
结语 208
附录一 《论语义疏》研究述评 213
附录二 皇侃《论语义疏》与朱熹《论语集注》相合考 226
参考文献 246
后记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