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形态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绪论:审美、艺术与舞蹈形态学 1

一、T·门罗的审美形态学 1

二、M·卡冈的艺术形态学 3

三、舞蹈形态学的学科构成 6

上编:舞蹈历史文化形态学 15

第一章: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文化形态 15

第一节:中国古典舞形态的历史演进 15

一、上古巫乐的舞蹈形态 15

二、周代礼乐的舞蹈形态 18

三、汉代女乐的舞蹈形态 20

四、唐代燕乐的舞蹈形态 23

第二节:戏曲舞蹈:中国古典舞的终结形态 26

一、舞蹈在戏曲中的功能与戏曲舞蹈形态 27

二、戏曲舞蹈形态中沉积的历史文化精神 33

第三节:身韵:中国古典舞形态的当代建构 40

一、从戏曲与芭蕾的维谷中走出 40

二、在课堂与舞台的界河上架桥 42

三、将功能与风格的训练贯通 44

四、使技术与理论的建构同步 46

第四节:中国古典舞形态的深层理论思考 50

一、中国古典舞形态的本体论思考 50

二、中国古典舞形态的系统论思考 54

三、中国古典舞形态的意象论思考 58

第二章:中国民俗舞的历史文化形态 64

第一节:中国民俗舞形态的人文格局 64

一、以语言为参照界分中国民俗舞格局 65

二、中国民俗舞四大色块的形态特征 67

第二节:中国民俗舞形态的文化焦点 77

一、“农乐”与“锅庄”:发生期的文化焦点 78

二、“木卡姆·多朗”:生长期的文化焦点 83

三、“倒喇”与“莽式”:成型期的文化焦点 86

第三节:汉族民俗舞形态的文化精神 91

一、北方的秧歌南方的灯 91

二、山东鼓子秧歌的儒学精神 97

三、秧歌形态的文化分析 103

第四节:中国民俗舞形态的当代转换 108

一、中国民俗舞的教学形态转换 108

二、中国民俗舞的剧场形态转换 112

三、中国民俗舞的“夜总会”形态转换 117

第三章:古典芭蕾及欧美现代舞的历史文化形态第一节:古典芭蕾形态的历史演进 123

、《皇后喜剧芭蕾》的几何形态 124

二、《无益的谨慎》的哑剧的形态 126

三、《吉赛尔》的立体形态 129

四、《天鹅湖》:古典芭蕾的终结形态 132

第二节:古典芭蕾的动作原理与美学原则 136

一、Arabesque:古典芭蕾动作原理的集中体现 137

二、从福金的舞蹈思想看古典芭蕾的美学原则 142

第三节:欧美现代舞形态的历史演进 149

一、邓肯的人文精神与拉班的科学主义 150

二、格雷姆的呼吸动作与韩芙莉的抵抗引力 156

三、坎宁汉的机遇编舞及其他形式化舞蹈 160

第四节:欧美现代舞形态的文化精神 165

一、欧美现代舞的文化形态特征 167

二、欧美现代舞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 171

三、欧美现代舞在危机和终极观念中发展 175

第四章:世界传统舞蹈的历史文化形态第一节:世界传统舞蹈的研究起点 182

一、古老而神秘的印度文明 183

二、舞神湿婆与印度古典舞蹈 187

三、印度古典舞论的美学思想 191

四、印度舞蹈“手语”及其文化播迁 196

第二节:世界传统舞蹈的人文格局 201

一、人文格局划分的理论检讨 202

二、世界传统舞蹈格局的划分 206

三、东、西方传统舞蹈形态的比较 209

四、东方传统舞蹈的新世纪精神 214

第三节:世界传统舞蹈的“传统焦点” 219

一、日本:“酒饮微醉”与“花观半开” 220

二、埃及:信仰真主的同时拴住骆驼 224

三、西班牙:从“大篷车”到“无敌舰队” 228

四、黑非洲:“生命一体化”与“部落总动员” 232

第四节:世界传统舞蹈的“世界焦点” 238

一、俄罗斯:芭蕾“代表性”整合欧洲民俗舞 238

二、英国:以“绅士风度”升华“骑士精神” 242

三、阿根廷:在“情绪抑制”中“诱引性感” 248

四、美国:“多元社会文化”熔铸的“摇滚时代” 252

下编:舞蹈艺术创造形态学 264

第五章:舞蹈艺术创造的构成材料 264

第一节:舞蹈构成材料的若干层级 264

一、运动人体:舞蹈构成的基本材料 264

二、服饰道具:舞蹈构成的延展材料 267

三、布景灯光:舞蹈构成的氛围材料 271

四、展演场地:舞蹈构成的境遇材料 277

第二节:运动人体的历史文化沉积 282

一、生态烙印与文化人类学 282

二、体态符号与社会语言学 289

三、心态对应与完形心理学 298

四、舞蹈图式与艺术风格学 308

第三节:运动人体的艺术机能训练 315

一、人体运动器官与生物力学 315

二、人体动作要素与训练原则 318

三、人体动觉辩认与即兴表演 321

四、人体表演观念与技能训练 326

第六章:舞蹈艺术创造的构成方式 335

第一节:舞蹈构成方式的生命形式观 335

一、虚幻力量王国的动态意象 335

二、情感结构模式的内心生活 337

三、动作活动含义的“力效”表现 340

第二节:舞蹈构成方式的主题变奏观 344

一、舞蹈构成的主题展开原则 344

二、舞蹈构成的动机生成发展 346

三、舞蹈构成的织体组合关系 351

第三节:舞蹈构成方式的编排技法观 357

一、从独舞看舞蹈编排的基本技法 357

二、双人舞作为舞蹈体裁的编排技法 360

三、三人舞的表演形式和编排技法 363

第四节:舞蹈构成方式的意象创作观 368

一、舞蹈意象创作的构材观 368

二、舞蹈意象创作的构型观 370

三、舞蹈意象创作的构思观 371

第七章:舞蹈艺术创造的构成类型 375

第一节:舞蹈构成类型的分类原则 375

一、舞蹈分类的形式结构和形象结构 375

二、舞蹈分类的历史维度和创造维度 378

三、舞蹈分类的种类范畴和体裁范畴 382

第二节:抒情型舞蹈与叙事型舞蹈 385

一、“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舞蹈表现观 385

二、抒情型:“咏歌之不足”与“非言语情态” 386

三、叙事型:动作语义与叙述语境 390

第三节:舞剧:舞蹈构成的复杂类型 394

一、舞剧结构的实施步骤 395

二、舞剧类型的构成模式 405

三、舞剧类型的线性结构方式 408

第四节:舞蹈构成类型的综艺化和边缘化 413

一、舞蹈的“当代化”与舞蹈类型的解构 413

二、综艺化:从舞蹈主题到“主题舞蹈晚会” 416

三、边缘化:从“舞蹈剧场”到大型场馆舞蹈 418

第八章:舞蹈艺术创造的构成效应 424

第一节:舞蹈构成的视觉效应 424

一、舞蹈构成的视觉节奏感 424

二、舞蹈构成的视觉显著点 426

三、舞蹈构成的视觉图象相关 428

四、舞蹈构成的视觉平衡图式 431

第二节:舞蹈构成的“学养”效应 435

一、“学院派”舞蹈创作的实践课题 435

二、“学院派”舞蹈创作的文化定位 437

三、“学院派”舞蹈创作的内部契机 438

四、“学院派”舞蹈创作与舞蹈“学养” 440

第三节:舞蹈构成的审美效应 443

一、舞蹈构成的审美基点 444

二、舞蹈构成的审美层级 452

三、舞蹈构成的审美“表现意味” 456

四、舞蹈构成的审美整合活动 459

第四节:舞蹈构成的文化效应 466

一、舞蹈构成的文化功能 466

二、舞蹈构成的文化评价 468

三、舞蹈构成的文化境界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