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美的本质 1
1.1 军事美的实践基础 1
原始的躁动 2
阶级社会的赤血之花 6
历史的抉择 9
1.2 军事美的文化媒介 10
血与火的洗礼 11
战神与和平之神的双重角色 16
美的文化印记 19
扩大的视野 23
1.3 对军事美的理性思考 30
“克敌制胜”的美学意味 30
“两个层次”的一致性 33
“止戈为武”的哲学思辨 35
二、军事美的基本特征 39
2.1 在对社会实践的依赖中孕育美 39
人化自然的色彩 40
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图形 45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音乐形象 49
2.2 在阶级矛盾的对抗中展现美 53
直接显现·间接显现·转现 54
渗透·贯通·制约 60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64
2.3 在军事传统的继承中延续美 67
传统溯源 68
变中不变的“基因” 73
不灭的火炬 77
2.4 在功利目标的追求中升华美 81
唯真 82
趋善 87
求美 91
三、军事美的表现形态 97
3.1 崇高与壮烈 97
3.2 威武与雄健 103
3.3 忠诚与勇毅 108
3.4 进取与坚韧 116
3.5 蓬勃与敏捷 120
3.6 严整与灵机 126
3.7 质朴与充实 130
4.1 军人审美情感的产生与发展 136
四、军人的审美情感与审美创造 136
自然的崇尚 137
理性的醒悟 140
自由的超越 143
4.2 军人审美情感的表现特征 148
认知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 148
历史情感、民族情感和阶级情感 155
实践、理解与追求 162
正义的战争之神 171
4.3 军人的审美创造 171
和平的无私卫士 173
人民的英雄与公仆 177
五、军队的审美教育 180
5.1 军队审美教育的意义与目的 180
历史的轨迹 181
盛开的教育之花 183
规律与“美”的形象塑造 189
5.2 军队审美教育的特点 194
对两个基本要素的适应 195
三个层次的情感需求 197
四个方面的可行性特征 200
5.3 军队审美教育十法 202
理论灌输 202
环境熏陶 204
典型示教 205
历史回顾 207
正误对比 209
率先垂范 211
荣誉激励 213
文化娱乐 215
渗透结合 217
拿来借鉴 219
结束语 221
一、研究军事美学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221
二、军事美学的性质及研究的方向 224
三、军事美学的地位及与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教育的关系 225
四、军事美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 227
后记 230
主要参考书目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