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配位化合物 1
19.1 引言 1
19.2 配体的类型 2
19.3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6
19.4 各种配位数 11
19.5 异构现象 23
19.6 配位键 28
19.7 晶体场理论 31
19.8 配合物的颜色 37
19.9 晶体场分裂的热力学效应 46
19.10 配合物的磁性 48
19.11 配位场理论 49
19.12 分子轨道理论 50
20.1 引言 53
第20章 钪钇镧和锕 53
20.2 元素 54
20.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54
20.2.2 金属的制备与用途 55
20.2.3 元素的性质 56
20.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58
20.3 钪、钇、镧和锕的化合物 59
20.3.1 简单化合物 59
20.3.2 配合物 61
20.3.3 有机金属化合物 64
第21章 钛锆铪 65
21.1 引言 65
21.2 元素 66
21.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66
21.2.2 金属的制备与用途 67
21.2.3 元素的性质 69
21.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70
21.3 钛、锆、铪的化合物 73
21.3.1 氧化物和硫化物 73
21.3.2 混合或复合氧化物 79
21.3.3 卤化物 81
21.3.4 具有含氧阴离子的化合物 84
21.3.5 配合物 85
氧化态Ⅳ(d0) 85
氧化态Ⅲ(d1) 90
更低的氧化态 93
21.3.6 有机金属化合物 95
第22章 钒铌钽 100
22.1 引言 100
22.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101
22.2 元素 101
22.2.2 金属的制备与用途 102
22.2.3 原子性质与单质的物理性质 104
22.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105
22.3 钒、铌、钽的化合物 108
22.3.1 氧化物 108
22.3.2 同多金属酸盐 112
22.3.3 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 117
22.3.4 卤化物和卤氧化物 119
22.3.5 具有含氧阴离子的化合物 125
22.3.6 配合物 126
氧化态Ⅴ(d0) 126
氧化态Ⅳ(d1) 127
氧化态Ⅲ(d2) 130
氧化态Ⅱ(d3) 134
22.3.7 有机金属化合物 134
23.1 引言 139
第23章 铬钼钨 139
23.2 元素 140
23.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140
23.2.2 金属的制备与用途 140
23.2.3 元素的性质 142
23.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143
23.3 铬、钼、钨的化合物 147
23.3.1 铬、钼、钨的氧化物 147
23.3.2 同多金属酸盐 151
23.3.3 杂多金属酸盐 160
23.3.4 钨青铜和钼青铜 162
23.3.5 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 163
23.3.6 卤化物与卤氧化物 165
氧化态Ⅵ(d0) 172
氧化态Ⅴ(d1) 172
23.3.7 铬、钼、钨的配合物 172
氧化态Ⅳ(d2) 174
氧化态Ⅲ(d3) 176
氧化态Ⅱ(d4) 182
23.3.8 生物活性和固氮作用 188
23.3.9 有机金属化合物 192
第24章 锰锝铼 196
24.1 引言 196
24.2 元素 197
24.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197
24.2.2 金属的制备与用途 198
24.2.3 元素的性质 200
24.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201
24.3 锰、锝、铼的化合物 206
24.3.1 氧化物与硫属化物 206
24.3.2 含氧阴离子 211
24.3.3 卤化物与卤氧化物 213
24.3.4 锰、锝、铼的配合物 218
氧化态Ⅶ(d0) 218
氧化态Ⅵ(d1) 219
氧化态Ⅴ(d2) 220
氧化态Ⅳ(d3) 220
氧化态Ⅲ(d4) 221
氧化态Ⅱ(d5) 225
更低的氧化态 229
24.3.5 有机金属化合物 229
第25章 铁钌锇 239
25.1 引言 239
25.2 元素 240
25.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240
25.2.2 单质的制备与用途 241
25.2.3 元素的性质 247
25.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250
25.3 铁、钌和锇的化合物 255
25.3.1 氧化物和其它硫属化物 256
25.3.2 复合金属氧化物和含氧阴离子 259
25.3.3 卤化物和卤氧化物 261
25.3.4 配合物 265
氧化态Ⅷ(d0) 265
氧化态Ⅶ(d1) 266
氧化态Ⅵ(d2) 266
氧化态Ⅴ(d3) 268
氧化态Ⅳ(d4) 268
氧化态Ⅲ(d5) 271
氧化态Ⅱ(d6) 277
更低的氧化态 286
25.3.5 铁的生物化学 286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287
细胞色素 292
铁—硫蛋白质 293
25.3.6 有机金属化合物 296
羰基化合物 296
羰基氢化物和金属羰酸根阴离子 297
羰基卤化物和其它取代羰基化合物 301
二茂铁和其它环戊二烯基化合物 302
第26章 钴铑铱 306
26.1 引言 306
26.2 元素 307
26.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307
26.2.2 单质的制备与用途 307
26.2.3 元素的性质 310
26.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312
26.3 钴、铑和铱的化合物 314
26.3.1 氧化物和硫化物 314
26.3.2 卤化物 316
26.3.3 配合物 319
氧化态Ⅳ(d5) 319
氧化态Ⅲ(d6) 320
氧化态Ⅱ(d7) 333
氧化态Ⅰ(d8) 340
更低的氧化态 345
26.3.4 钴的生物化学 346
26.3.5 有机金属化合物 350
羰合物 350
环戊二烯基化合物 354
第27章 镍钯铂 355
27.1 引言 355
27.2 元素 356
27.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356
27.2.2 单质的制备与用途 357
27.2.3 元素的性质 361
27.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362
27.3 镍、钯和铂的化合物 365
27.3.1 Pd/H2体系 365
27.3.2 氧化物和硫属化物 367
27.3.3 卤化物 368
27.3.4 配合物 371
氧化态Ⅳ(d6) 371
氧化态Ⅲ(d7) 372
氧化态Ⅱ(d8) 374
氧化态Ⅰ(d9) 391
氧化态0(d10) 391
s第28章 铜银金 401
28.1 引言 401
28.2 元素 402
28.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402
28.2.2 单质的制备与用途 403
28.2.3 原子性质及单质的物理性质 406
28.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408
28.3 铜、银、金的化合物 413
28.3.1 氧化物和硫化物 413
28.3.2 卤化物 415
28.3.3 照相术 419
28.3.4 配合物 422
氧化态Ⅲ(d8) 422
氧化态Ⅱ(d9) 424
铜(Ⅱ)的电子光谱与磁性 432
氧化态Ⅰ(d10) 433
金的簇合物 437
28.3.5 铜的生物化学 440
28.3.6 有机金属化合物 441
29.1 引言 444
第29章 锌镉汞 444
29.2 元素 445
29.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445
29.2.2 单质的制备与用途 446
29.2.3 元素的性质 449
29.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451
29.3 锌、镉、汞的化合物 454
29.3.1 氧化物和硫属化物 455
29.3.2 卤化物 459
29.3.3 汞(Ⅰ)的化合物 462
汞的多聚阳离子 464
29.3.4 锌(Ⅱ)和镉(Ⅱ)的化合物 466
29.3.5 汞(Ⅱ)的化合物 468
HgⅡ—N化合物 470
29.3.6 有机金属化合物 473
第30章 镧系元素(Z=58—71) 478
29.3.7 在生物及环境方面的重要性 478
30.1 引言 482
30.2 元素 486
30.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486
30.2.2 单质的制备与用途 487
30.2.3 元素的性质 491
30.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497
30.3 镧系元素的化合物 501
30.3.1 氧化物和硫属化物 501
30.3.2 卤化物 504
30.3.3 磁性和光谱学性质 508
30.3.4 配合物 512
氧化态Ⅳ 512
氧化态Ⅲ 513
氧化态Ⅱ 517
环戊二烯基与有关化合物 518
30.3.5 有机金属化合物 518
烷基与芳基化合物 519
第31章 锕系元素(Z=90—103) 519
31.1 引言 521
31.2 元素 527
31.2.1 元素在地球上的丰度和分布 527
31.2.2 单质的制备与用途 529
核反应堆与原子能 530
核燃料的回收 536
31.2.3 元素的性质 540
31.2.4 单质的化学反应性及趋势 541
31.3 锕系元素的化合物 548
31.3.1 氧化物与硫属化物 549
31.3.2 复合金属氧化物 551
31.3.3 卤化物 552
31.3.4 磁性及光谱性质 557
31.3.5 配合物 558
氧化态Ⅶ 559
氧化态Ⅵ 559
氧化态Ⅴ 561
氧化态Ⅳ 562
氧化态Ⅲ 566
31.3.6 有机金属化合物 567
附录1 原子轨道 571
附录2 对称元素、对称操作和点群 576
附录3 一些非SI单位及换算因数 579
附录4 元素在地壳岩层中的丰度 581
附录5 各种氧化态的有效离子半径 582
附录6 诺贝尔化学奖 583
附录7 若贝尔物理学奖 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