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MPA文件选编 1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3
关于设置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说明 5
设置和试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专家小组名单 11
关于申报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的通知 12
关于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 14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试行稿) 17
关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若干问题的说明 20
关于成立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26
在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9
积极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41
明确任务,努力工作,为中国的MPA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47
关于2001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收工作的通知 51
人事部关于2001年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报名推荐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55
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纪要 57
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 59
《球球时报》专访:纪宝成谈中国MPA教育 62
第二编 全国首批MPA试点院校巡礼 65
北京大学 67
中国人民大学 71
清华大学 75
北京师范大学 7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1
北京科技大学 83
中国农业大学 85
天津大学 88
东北大学 90
吉林大学 93
复旦大学 97
华东师范大学 100
南京大学 102
厦门大学 107
武汉大学 110
华中科技大学 112
中山大学 1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117
上海交通大学 120
同济大学 12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27
西安交通大学 130
第三编 国内外MPA概览 133
第一章 MPA溯源 135
第一节 管理学 135
一、古典管理理论 136
二、行为科学理论 138
三、管理科学理论 140
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141
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141
二、早期的公共行政学 143
三、战后的公共行政学 145
四、20世纪60年代的公共行政学 146
五、新公共行政学 148
六、公共行政学的新发展 149
七、新公共管理运动 151
八、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 153
九、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154
第二章 国外MPA发展历程 158
第一节 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培训 158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 158
二、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内容 162
第二节 国外MPA教育的历史回顾 163
一、公共服务培训学校 163
二、美国MPA教育 164
浙江大学 165
三、欧洲MPA教育 167
四、其他国家MPA教育 168
第三节 国外MPA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69
一、MPA教育的定位——通才教育 169
二、MPA办学模式 170
三、MPA课程设置 172
四、MPA教学方法 174
五、MPA的主要社会联系网络 176
六、MPA教师面对的挑战 177
七、MPA的培养方式 180
八、EMPA(公共管理在职硕士)教育 183
第四节 MPA的影响力 184
第三章 国外著名MPA培养院校巡礼 187
第一节 美国著名MPA院校简介 187
一、美国联邦行政学院 187
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 189
三、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维尔学院 191
第二节 加拿大国家管理中心 193
一、简介 193
二、主要课程 194
一、法国国立行政学院 196
第三节 法国著名MPA学院简介 196
二、法国国际行政管理学院 199
第四节 英国著名MPA院校简介 201
一、英国公务员学院 201
二、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 203
第五节 日本著名MPA院校简介 205
一、日本中央公务员研修院 205
二、日本自治大学校 208
第六节 韩国著名MPA院校简介 209
一、韩国行政研究院 209
二、韩国中央公务员教育院 210
三、汉城大学公共行政学院 211
第一节 我国干部培训制度回顾 21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干部培训 214
第四章 MPA登陆中国 214
二、“文化大革命”前的干部培训 215
三、新时期的干部培训 217
第二节 MPA设置的必要性 221
一、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 221
二、我国公务员的知识技能结构现状 222
三、公务员对知识技能培训需求迫切 223
四、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快速发展 223
第三节 MPA定位——务实型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 224
一、我国MPA的培养目标 224
二、MPA的教学方法 228
第四节 MPA报考指南 230
一、报考MPA的需要与可能 230
二、MPA报考事项 233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