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韦政通著
  • 出 版 社:大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
  • 页数:71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一 为什么要研读思想史 1

二 治中国思想史的方法和难处 5

三 哲学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9

四 历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12

五 中国哲学的特质及其限制 14

第二章 孔子以前的文化与思想 21

一 中国文化的黎明 22

二 殷代的社会与宗教 26

三 周代文化的一般状况 30

四 周代的宗教与道德 35

(一)周代的宗教 35

(二)周代的道德 38

五 鲁文化的特征—礼 41

六 人文思想 44

(一)诗经的人文思想 44

(二)尚书的人文思想 46

(三)左传的人文思想 47

七 人文主义先驱者 49

(一)管仲 50

(二)晏婴 51

(三)郑子产 51

(四)叔向 52

甲篇 子学时代——思想的多元发展 孔子——淮南子 59

第三章 孔子 61

一 怎样了解孔子 62

二 传统的更新 68

(一)宗教 69

(二)经典 70

(三)历史文化 71

三 伦理的概念群 73

(一)礼 73

(二)仁 74

(三)孝 77

(四)礼、仁、孝的关系 78

四 自我实现 80

五 道德与政治 83

六 人道社会的理想 85

七 历史的地位 89

第四章 墨子 99

一 思想的特征 100

二 对儒家的批评 106

(一)天鬼之争 107

(二)非礼 108

(三)非乐 110

(四)非命 111

三 形式主义的爱 112

四 尚同——一个乌托邦的政治构想 116

五 社会改造 121

六 墨学后期的发展 125

(一)认识论 127

(二)逻辑思想 128

第五章 老子 137

一 老学探源 138

二 思想的特征 141

(一)正言若反 142

(二)返回自然 144

(三)创造的反叛 146

三 形上的概念群 148

(一)道 148

(二)道与自然 151

(三)有与无 152

四 反智及其问题 154

五 无为的政治论 158

六 和谐的社会论 161

七 返朴归真的人生 165

第六章 庄子 175

一 传承与创造 176

二 思想的特征 181

(一)热爱生命 182

(二)万物平等观 184

(三)因任自然 187

三 道——形上学的意义 189

(一)本体论的意义 189

(二)宇宙论的意义 190

(三)道无所不在 190

四 反智 192

五 对现实世界的态度 196

(二)厌恶人间的事 197

(二)应世是出于不得已 198

(三)治天下之道 199

六 死生与物化 200

七 人生的修养与境界 204

(一)恬淡寡欲 207

(二)虚静 207

(三)坐忘 208

第七章 惠施与公孙龙 217

一 古籍中所见的惠施 218

(一)庄子 218

(二)荀子 219

(三)韩非子 220

(四)吕氏春秋 221

(五)说苑 223

(六)墨辩注 224

(七)世说新语 224

二 惠施思想的特征及其思想史的地位 225

三 惠施思想十论 228

四 公孙龙思想渊源问题 233

五 惠施与公孙龙 235

六 公孙龙五论 242

(二)白马论 242

(二)指物论 245

(三)通变论 247

(四)坚白论 249

(五)名实论 251

第八章 孟子 255

一 孟子与孔子 256

二 思想的特征 258

(二)内在理性 259

(二)天人合德 260

(三)道德的理想主义 262

三 伦理的概念 263

(一)仁 264

(二)义 264

(三)孝 266

四 心与性 268

(一)心与性的概念意义 268

(二)性善论 270

(三)心性的工夫 273

五 仁政与王道 277

六 民本与革命 282

七 道统观与历史观 287

第九章 荀子 299

一 荀子与孟子 300

二 思想的特征 303

(一)理智主义 303

(二)礼义之统 306

(三)天生人成 307

(四)批判精神 309

三 天论 314

四 性恶论 318

(一)性本身的意义只是自然和本能 319

(二)性恶如何产生 320

(三)用什么来消治恶性 321

五 政治论 323

(一)君道与臣道 324

(二)富国与强国 327

(三)贵民与革命 328

六 认识论 330

(一)能知与所知的探讨 330

(二)知觉论 331

(三)认识心本身的探讨 331

七 逻辑思想:概念论 333

(一)制名的功用和目的 334

(二)同名异名之所由起 335

(三)制名的原则和种类 335

八 荀学的影响 337

第十章 韩非子 351

一 韩非与前期法家 352

(一)李悝 353

(二)吴起 353

(三)商鞅 353

(四)申不害 355

(五)慎到 356

二 思想的特征 357

(一)反传统 357

(二)变的史观 359

(三)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361

三 人性论 362

四 反智 365

五 法 368

(一)法是唯一的标准 369

(二)法是公布的法令 369

(三)法的统一性与公平性 370

(四)法的强制性 372

六 术 373

七 势 375

八 社会政策 378

第十一章 混合与变化:先秦思想的终局 389

一 过渡时期的思想趋向 391

(一)混合 391

(二)变化 393

(三)统一 395

二 易传 397

(一)易传提要 397

(二)宇宙论 399

(三)天人关系 402

(四)有关变化的理论 403

三 礼记 405

(一)礼记提要 405

(二)礼记中的荀子 414

(三)礼记中的法家成分 416

(四)礼记中的阴阳家思想 418

四 吕氏春秋 421

(一)内容提要 421

(二)吕氏春秋中的阴阳家思想 424

(三)吕氏春秋中的道家思想 426

(四)吕氏春秋中的儒家思想 429

(五)吕氏春秋中的墨家思想 433

(六)吕氏春秋中的法家思想 433

(七)吕氏春秋中的名家思想 434

五 淮南子 435

(一)内容提要 435

(二)淮南子中的阴阳家思想 436

(三)淮南子中儒、道的对立 439

(四)淮南子中道、儒、法思想的混合 440

乙篇 儒学的制度化与玄学的兴起 董仲舒——范缜 449

第十二章 董仲舒 451

一 尊儒运动 453

(一)尊儒运动前儒者的活动与运动的经过 453

(二)儒家所以能独尊的原因 457

(三)独尊的意义及其影响 459

二 董仲舒与先秦儒学 461

(一)人性与教化 462

(二)君民关系 463

(三)心性 464

三 天人关系 466

四 道德论 472

五 政治与经济 476

六 人性论 480

七 历史哲学 485

第十三章 扬雄 495

一 思想史上的价值 497

二 太玄 501

三 尊孔 505

四 儒学 508

五 学习理论 512

六 批评精神 515

(一)疾虚妄 516

(二)评诸子 517

第十四章 王充 525

一 影响王充的人物 526

(一)桓谭 527

(二)扬雄 528

二 天道自然与天人不应 530

三 方法论与认知特性 535

(一)方法的建立 535

(二)认知特性的探讨 538

四 批评之一:疾虚妄 542

五 批评之二:评诸子 547

(一)儒家 548

(二)道家 550

(三)墨家 550

(四)名家 551

(五)法家 552

(六)阴阳家 553

六 人性论 554

七 命运的探讨 557

第十五章 崔寔、王符、仲长统 569

一 三个批评家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571

二 三个批评家的客观环境 574

三 崔寔 576

四 王符 581

五 仲长统 586

第十六章 玄学的兴起与演变 599

一 玄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601

(一)清议与清谈 601

(二)社会政治的原因 603

(三)经学与玄谈 604

(四)思想史的内在理路 605

二 玄学的内涵与特征 607

三 玄学的演变 613

第十七章 何晏与王弼 621

一 何、王之间 622

二 何晏的思想 626

(一)论语集解举例 627

(二)道与无 628

三 王弼的思想 633

(一)玄学的方法 633

(二)本体论 636

(三)宇宙论 639

第十八章 阮籍与嵇康 645

一 七贤与阮、嵇之间 647

二 阮籍的生活与思想 651

(一)阮籍的生活 652

(二)阮籍的思想 655

三 嵇康的生活与思想 658

(一)嵇康的生活 659

(二)嵇康的思想 660

第十九章 向秀与郭象 673

一 向、郭注庄的疑案 674

二 向、郭的思想 678

(一)从自然到独化 678

(二)人生论 683

(三)政治论 686

第二十章 范缜 695

一 神灭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 697

二 范缜的辟佛和他的神灭论 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