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及能量关系 6
第一节 物质的计量 6
1-1 物质的量摩尔 6
(一)摩尔 7
(二)摩尔质量 8
(三)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 9
1-2 气体的计量气体定律 10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
(二)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13
1-3 状态函数及其基本性质 15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5
2-1 质量守恒定律 15
2-2 化学反应方程式 16
2-3 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7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18
3-1 反应热效应焓变 19
3-2 反应焓变的计算 20
(一)热化学方程式 20
(二)黑斯定律 22
(三)反应焓变与生成焓 24
(四)反应焓变与燃烧焓 25
本章的基本要求 27
习题 28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度、程度和方向 31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度 31
1-1 反应速度概念 31
(一)碰撞理论 33
1-2 反应速度理论 33
(二)反应机理概念 34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35
2-1 分压或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6
(一)质量作用定律 36
(二)反应速度常数 37
(三)反应级数概念 37
2-2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8
2-3 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8
2-4 影响反应速度的其它因素 39
第三节 化学反应程度化学平衡 40
3-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0
3-2 化学平衡的建立及特征 41
3-3 化学平衡常数 42
(二)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规则 43
(一)平衡常数及其影响因素 43
(三)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应用 45
第四节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移动 48
4-1 分压或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8
4-2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0
4-3 平衡移动原理 51
4-4 化学平衡计算 52
第五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54
5-1 反应方向与热效应 54
5-2 反应方向与混乱度改变 56
5-3 化学反应的推动力 57
5-4 化学反应程度的理论确定 60
第六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 62
本章的基本要求 65
习题 65
第三章 酸和碱 70
第一节 经典的酸碱理论 71
第二节 质子酸的分类及通性 72
2-1 质子酸的分类 72
2-2 质子酸的通性 74
第三节 氢氧化物碱的分类及通性 75
3-1 氢氧化物碱的分类 75
3-2 氢氧化物碱的通性 75
第四节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76
4-1 电离平衡和电离常数 76
4-2 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关系 78
第五节 强酸、强碱的电离 81
5-1 阿仑尼乌斯的部分电离理论 81
5-2 德拜-休克耳的完全电离理论 82
5-3 有效浓度(活度)概念 82
5-4 缔合式与非缔合式电解质概念 83
第六节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 84
6-1 水的电离 84
6-2 水溶液的酸碱性 86
6-3 pH 87
6-4 酸碱指示剂 89
第七节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91
7-1 同离子效应 91
7-2 缓冲溶液 92
第八节 酸碱的质子理论和电子理论 96
8-1 酸碱质子理论 96
8-2 酸碱电子理论 99
本章的基本要求 99
习题 100
第一节 离子反应方程式 103
第四章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103
2-1 盐的水解 105
第二节 盐的水解反应 105
2-2 盐的水解计算 107
(一)水解平衡和水解常数 108
(二)水解度 113
2-3 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114
(一)浓度的影响 114
(二)温度的影响 115
(三)酸碱度的影响 115
第三节 沉淀反应 117
3-1 沉淀反应与物质的溶解性 117
(一)溶解-沉淀平衡与溶度积 119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119
3-2 溶解度和溶度积 119
3-3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121
(一)沉淀的生成 122
(二)分步沉淀 127
(三)沉淀的溶解 128
(四)沉淀的转化 131
3-4 沉淀剂的使用 132
(一)沉淀剂的选用 132
(二)沉淀剂的用量 133
本章的基本要求 135
习题 136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 139
第一节 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139
1-1 氧化值 139
1-2 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141
1-3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43
1-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45
(一)氧化值法 145
(二)离子-电子法 146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146
2-1 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147
2-2 原电池符号 149
2-3 电动势的理论确定 150
第三节 电极电位 151
3-1 电极电位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152
3-2 电极电位的测定 152
3-3 电极电位的影响因素 154
3-4 电极电位的理论确定 158
4-1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159
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159
4-2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161
第五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若干应用 163
5-1 产品的合成 163
5-2 杂质的分离 164
5-3 金属电化学腐蚀的防护 164
本章的基本要求 166
习题 167
第六章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171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 171
第二节 原子光谱与原子能级 172
2-1 氢原子光谱 173
2-2 原子能级 174
第三节 原子中的电子 177
3-2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178
3-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178
3-3 几率密度与电子云 179
3-4 量子数与能级图 180
(一)主量子数与能层 180
(二)副量子数与能级 180
(三)磁量子数与轨道 182
(四)自旋量子数 183
第四节 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分布 188
4-1 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 189
4-2 基态原子的建造原理 189
第五节 原子的基本性质 192
5-1 原子的结构特征 192
(一)电子构型 192
(二)有效核电荷数 193
(三)原子半径 194
5-2 电离能与电子亲合能 195
(一)电离能 195
(二)电子亲合能 197
5-3 电负性 198
本章的基本要求 198
习题 199
第七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01
第一节 离子键 201
1-1 离子键的形成 201
1-2 离子键的特性 202
1-3 离子的结构特征 203
(一)离子电荷 203
(二)离子构型 204
(三)离子半径 204
2-1 共价键的形成 206
第二节 共价键 206
2-2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207
2-3 共价键的特性 208
2-4 共价键的类型 209
(一)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 209
(二)σ键与π键 209
(三)单键与重键 210
2-5 键参数 211
(一)键焓 211
(二)键长 213
(三)键角 214
2-6 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几何构型 215
(一)理论要点 215
(二)简单分子的几何构型 217
2-7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19
2-8 配位共价键 222
(一)分子内配位键 223
(二)分子间配位键 224
2-9 分子轨道理论 225
本章的基本要求 228
习题 228
第八章 晶体结构 230
第一节 晶体与非晶体 230
1-1 晶体与非晶体的特性 230
1-2 晶体的类型 231
第二节 分子间力与分子晶体 233
2-1 分子极化 233
(一)分子的极性 234
(二)分子的变形性 235
(一)非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 236
2-2 分子间力 236
(三)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 237
(二)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 237
2-3 分子晶体 238
第三节 原子晶体 239
第四节 离子晶体 240
4-1 离子晶体的特性 240
4-2 AB型离子晶体的典型结构 241
(一)三种典型结构 242
(二)半径比规则 243
4-3 离子晶体的晶格焓 244
4-4 离子极化理论 246
(一)离子极化及其影响因素 247
(二)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248
第五节 金属晶体 250
5-2 金属单质的晶体结构 251
5-1 金属键 251
5-3 金属的通性 252
第六节 小结其它类型晶体 253
6-1 四类基本晶体 253
6-2 层状晶体 254
6-3 链状晶体 255
本章的基本要求 256
习题 256
附录 258
附录一 本书采用的单位及基本物理常数 258
附录二 常见物质的热力学数据(298.15K) 261
附录三 酸和碱的电离常数(298.15K) 272
附录四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98.15K) 273
附录五 标准电极电位(298.15K) 275